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时间:2022-04-18 05:04:09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认识,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重视情境创设、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的有效性来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最关注的应该是它的有效性,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盼发展。

一、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地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二、如何实现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1.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在一节课中,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会让学生久久回味,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切合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3.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数学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为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不排斥接受学习,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几何图形的有关定义、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重视探究学习,“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

4.重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名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因此,组织数学活动必须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建起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模式。

5.重视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实施有效的评价是提高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措施,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上一篇: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