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广西这片热土

时间:2022-04-18 01:09:20

人们常说,广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着十二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起了一座座富饶美丽的家园。

然而,远在我们人类有文明记录之前,也就是五千年乃至数万年前,这片土地上所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呢?大地上除了奔跑着凶猛的兽群外,是否也有我们矫健的先民在与自然界和谐共生?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繁衍的呢?

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告诉我们,这片亚热带的土地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河遍布,洞穴众多,北回归线横贯它的中南部,为古人类生存活动提供了极为理想的环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文中、贾兰坡、吴汝康、李有恒等考古界的泰斗级学者,组织了中国最优秀的古人类考察队,来到了广西。他们先后在来宾、柳州、柳城、桂林、百色等地,发现了十多处重要的古人类及脊椎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其中重要的发现有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莲洞人和甑皮岩人四处古人类遗迹,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很重要的遗址,如以大石铲为标志的百色古人类文化遗址、以稻作祭祀遗物为标志的隆安古人类文化遗址等。大家都知道,发现古人类遗迹的地方,在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于是,我们广西就成为了国内继北京周口店、云南元谋之后又一古人类研究的热点地区。

我们先来看一看麒麟山人。到过来宾的人都知道,这座山离来宾县城不远。因为它的形状像麒麟而得名。一九五六年一月,著名考古专家裴文中率领的考察队,来到了麒麟山。经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考察队发现这座不高的石山四周有平地,有溪流,山腰七米高处,有一个山洞。而来宾一带平均海拔在二百米以下。裴文中根据他多年的考古经验,心中涌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地方极为适合古人类的生存。一番挖掘,果然在山洞里出土了许多令人激动不已的东西,有残破的人类头骨及肢骨化石,有粗制的石器及人工打制石片。专家推断,其生存年代处于晚期智人阶段,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后期,距今五万年至一万年。也就是说,在那远古洪荒时期,红水河流域就有人类居住了。令人兴奋的还远不止这些,专家对麒麟山人与柳江人、甑皮岩人化石的脸部特征所作的对比表明,麒麟山人有可能属壮族先民的始祖,并且很有可能是用火的先人。麒麟山人的发现,对我们现代广西少数民族起源的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裴文中等人在来宾发现麒麟山人之后,又在柳州发现了白莲洞遗址。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南郊12公里的白面山北坡,洞口距地表高27米,洞内有一条长370米的地下河。当时虽未发现巨猿和古人类化石,但在堆积层中却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物,如人类活动留下的软体动物外壳和少数鹿牙等化石,还有扁尖的骨椎和粗制骨针。70年代以后,柳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协助下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有了巨大而丰富的发现,有两枚人类牙齿化石,石器500余件,大都为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和少量新石器时代的磨光石器,还有一种穿孔石器,被认为是用于农业播种点穴用的,表明白莲洞人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经济。在遗址中出土了2500余件动物化石,说明白莲洞人以狩猎经济为主;使用火的痕迹非常明显,烧火堆积有二处,均呈椭圆形,并有烧过的动物骨骸,说明白莲洞人已有熟食的生活习惯,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生活的标志。据近期的科学测定,人牙化石迄今已有3.7万年的历史。

白莲洞已被辟为国内第一座综合性洞穴科学博物馆,是一处研究广西史前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柳江人头骨化石,是在1958年9月被发现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柳州市东南新兴农场的工人在一个叫通天岩的岩洞内挖掘肥料时,发现了一具较完整的头骨。经过层层上报,随后经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发掘,相继发现四个胸骨和五个腰椎骨,以及一批大熊猫、箭猪、中国犀、剑齿象、巨猿等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后来,这个人类头骨化石经古人类专家吴汝康研究,定名为“柳江人”,并认为是原始黄种人(早期智人)的中年男性。距今已有4万至5万年历史,其体型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是广西乃至全国最早的现代人化石。据最新资料,经多个研究机构对通天岩出土地点的文化层进行铀法年代测定,作为古人类群体的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

我们再来看看桂林的甑皮岩人。甑皮岩位于桂林市南郊峰林平原上独立山的西南侧,1965年由区市文物普查队发掘,出土男女老少婴完整骨骸30多具,属原始集体合葬,以屈肢蹲葬为主,另有骨器数十件,陶片近千,动物化石及水生螺蚌类骨壳数千,还有火塘、灰坑等遗迹,还发现了中国最早期的陶器。专家推测,甑皮岩古人类的生活年代距今大约在7500至1万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较早的古人类。

下面我们拿北京的山顶洞人来作为参照,比较一下我们广西的几个地方的古人类的生活年代。北京山顶洞人的年代是距今1.8万年。显然,我们的柳江人、麒麟山人比它要早,白莲洞人与它年代相近,甑皮岩人则要晚。与山顶洞人一样,他们都属于晚期智人。

除上述四个古人类遗址外,在崇左、都安、百色等地都发现原始的砍砸器、刮削器等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南宁、横县、桂林等地还发现经过磨制的石器和各种骨钩、骨镞等,充分说明史前时期生活在广西的古人类已经懂得使用自制工具来捕鱼和狩猎了。

我们可以想见,在现今称为广西的这块广阔的大地上,早在7千年乃至数万年前,就已经奔跑着我们勤劳勇敢的先民。在如水般逝去的悠悠岁月,他们一代又一代地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地艰苦打拼,同时又与生长于斯的大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形成了广西本土多民族的格局,而且创造了与中原文化大体同步的八桂大地灿烂辉煌的文明与历史。

(作者系广西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编审,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上一篇:基层动态 第1期 下一篇:云冈石窟雕刻中的长柄香炉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