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博葩的例举与特点略述

时间:2022-04-18 12:30:01

[摘 要] 凉山彝族博葩是一种具有娱乐、测智等功能的韵文体裁,在彝族民间文学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价值,“博葩”翻译成汉语为“来源”、“来历”之意。在彝族社会中任何事物都讲究来源、来历。本文例举彝族博葩实例并肤浅略述博葩的特点。

[关键词] 凉山彝族;民间文学;博葩;起源

博葩在凉山彝族民间文学中属较被忽视的文化意象,在民间和学术上没有过多的人了解与研究,一直以来彝族博葩都处于将被边沿化的尴尬境地,而作为彝族母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而言,博葩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它来源于日常生活,并在日常生活的婚嫁喜事或节日集会等大型场合中表演,是彝族母语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笔者也是看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及报导才引起心中的共鸣,通过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对博葩进行肤浅的略述。

彝族民间里人们对博葩并不陌生,“博葩”意指“来历”、“来源”、“起源”或“源头”,是万事万物的开山之祖,彝语里也有“博尔博葩”之称法。在彝族民间文学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博葩,小到一根不起眼的草,大到能说会道的人类,且博葩一直都是神圣的,一般在婚嫁与节日聚会等大型场合中表演,具有娱乐和测智等功能,一个懂博葩的人在类似的场合中是被众人尊敬的,但目前彝族博葩没有得到更多人士的关注,博葩的传承与发展较滞后。

在凉山彝族博葩中从设计谋略的博葩、吹风的博葩、酒的博葩、到人的博葩应有尽有,数目之多。如:《金属的来源》、《竹子的来源》《山羊的来源》、《疾病的来源》、《狗的来源》、《鸡的来源》、《蛙的来源》、《猪的来源》、《房子的来源》、《绵羊的来源》、《跳蚤的来源》、等等。

下面例举两个彝族博葩中的部分内容:

千千万万年前,有个马蛋从天落,从青天落到蓝天,从蓝天落到彩云里,从彩云落到白云里。大雁见了说:“这是我的蛋”,拣来孵了三年又三月,孵出雁儿来没有,没有孵出雁儿来。从白云落到黑云里,老鹰见了说:“这是我的蛋”,拣来孵了三年又三月,孵出鹰儿来没有,没有孵出鹰儿来。从黑山落到土儿山顶,从土儿山顶滚到土儿山腰,从土儿山腰滚到土儿山脚。云雀见了说:“这是我的蛋”,拣来孵了三年又三月,孵出小鸟来没有,没有孵出小鸟来。马蛋滚到竹林边,斑鸠见了说:“这是我的蛋”,拣来孵了三年又三月,孵出小鸟来没有,没有孵出小鸟来。马蛋滚到石缝边,老鼠见了说:“这是我的蛋”,拣来孵了三年又三月,孵出小鼠来没有,没有孵出鼠崽来。马蛋滚到泥土里,蜥蜴见了说:“这是我的蛋”,拣来孵了三年又三月,孵出崽儿来没有,孵出一匹马来。从蛋里孵出的这匹马,呼吸很微弱,该长角的地方,长出耳朵来,耳朵终于代了角。鼻孔喷气似白雾,马鬃好似一排竹,马尾有竹竿粗,前蹄腾尘灰,后蹄飞泥土。马属‘雪子’类,生下无数后代,分成五个支系:一支是骏马,二支是骡子,三支是驴子,四支是草原上的大种马,五支是山里的花斑马。

丰收了呀丰收了,山顶上的荞麦粒,像滚石滚着来汇合,山腰的荞麦粒,像锦鸡跑着来汇合;山脚的荞麦粒,像野兔跳着来汇合。丰收了呀丰收了,播下一斗收三石,赶上马儿驮荞麦。驮到村寨边,白狗达一来欢迎,摇着尾巴来欢迎;驮到元坝里,猪鸡一起来欢迎,哼着曲调来欢迎。用箩装荞麦,箩筐装不下,剩下酿酒喝。………砍下三截竹根,做成三副口弦,送给三个姑娘。是口弦在低吟,还是姑娘在低吟,口弦在低吟,姑娘也在低吟。过去这么低吟,现在也这么低吟。

从以上彝族博葩中可以看出,博葩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俗易懂、耐人寻味等特点;内容上对画面的刻画形象生动,语言运用收放自如,且趣味性较浓,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前后对应,富有一种诗性的文学美;博葩的表演在传承彝族母语文化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婚嫁喜事等民俗活动中也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加上独特性与通俗性等特点,使博葩成为彝族民间文学中一个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学意象,是精妙绝伦的彝族民间口头文学,是彝民族智慧的结晶。

除此之外,彝族博葩还具有区别于神话和传说的哲学寓意,整个博葩的内容没有神话和传说的味道,没有一点“神灵”色彩,而是更多地呈现人们或动植物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感知世界的朴素现实主义观念。彝族博葩是研究彝族哲学、自然科学的重要语料,具有极大的学术研讨价值。

参考文献:

[1]阿鲁斯基.阿鲁金乐著《凉山彝族风情奇趣谈》2000年.

[2]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编委会1991年编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少数民族卷》(川新出图90字第261号).

[3]罗曲.李文华.彝族民间文艺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1,09.

作者简介:加洛木呷(1986―),男,民族:彝族,籍贯:四川西昌,学校: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职称:学生,学位: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彝族语言与文化。

上一篇: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医翻译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