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产业看城市化发展

时间:2022-04-17 07:55:08

从第三产业看城市化发展

本文从成都市第三产业的角度对成都城市化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城市化的一些建议。

第三产业;城市化;影响;成都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91-02

一、现阶段我国关于城市化的各种说法

1.城市化有利于启动内需,解决政府财政压力及产能过剩

2.中国推动城市化有利于创造巨大的全球市场。

3.城市化之忧.根据国家土地“占补平衡”、“先补后占”的政策规定,城市化将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二、成都市第三产业分析

图1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

图2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业体系

资料来源:《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见图1),传统第三产业不断充实,新兴第三产业不断涌现,服务业务体系已初步形成(见图2)。2009年,成都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33.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其中,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50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1%;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16亿元,增长41.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869亿元,增长41.7%;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2.6亿元,增长33.4%。同时,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第三产业的优质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成都市第三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生产业规模较小,造成规模效益偏低,现代化水平偏低;二是产业内部比例关系不协调,服务业内部,仍以传统的商贸、运输为主体,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和咨询等生产业规模较小,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尤为薄弱(刘中显,2011)。三是成都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仍然缓慢。虽然2009年成都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9:44.5:49.6,但仍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水平,限制了产业间的互动发展。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充分吸收多余的劳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都市的城市化发展。而城市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还是看第三产业能否稳步、健康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成都市在发展第三产业时,依托自身“天府之国”的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加了就业和居民收入。同时积极吸引外资,使得一批金融类、咨询类外资企业进驻成都。高素质人才的增加,为成都市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潜在动力。

三、建议

结合以上问题,笔者针对成都市城市化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然而,服务业务税负过高,存在实际上的双重征税(白重恩钱震杰,2010)。因此,首先,国家应修订法律,降低服务业的税收负担,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成都市应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针对旅游业,应进一步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自身的巴蜀文化、熊猫文化,着力打造休闲旅游都市;针对金融业,应积极引入外资,吸取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经验。

2.鼓励企业创新,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城市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城市化稳定发展的实现,需要市场主体――企业――能够稳步发展。而创新是一个企业活力的源泉。但事实上,根本看不到这些企业在发展知识产权、生产技能、服务模式或有任何意义上的“产权”――也就是不能被立即复制的产品(EdwardS.Steinfeld2009)。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同时,企业应具有本土经营国际化的战略思想,加强与产业链末端客户的沟通交流,随时获知客户的最新需求,以实现和客户更高程度拟合以及创新。

3.警惕人口老龄化问题

正如上文所说,城市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而他的发展,还离不开另一城市主体――居民。现在,成都市已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而人口老龄化将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是养老及负担;其次是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意味着科学、技术和管理进步的减少;三是当劳动力进入老年的时候,他们便由净储蓄者变成纯消费者,这样使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大幅下降(法里德・扎卡利亚,2009)。因此,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出台各项政策,完善养老体系,并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以切实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

参考文献

[1]刘中显.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1第2期.

[2]白重恩,钱震杰.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事实、原因和对策[J].比较,2010第45辑.

[3]Edward S. Seinfeld.当代中国产业创新、整合与技术升级[M].转自KarenR. Polenske.创新经济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倩(1988.11.1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贸易问题。

上一篇:浅谈珠三角的经济发展 下一篇:基于平衡记分卡框架的城市物流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