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方言中的介词“搁”

时间:2022-04-17 07:09:00

渑池位于豫西山区,地处西安和洛阳之间。渑池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洛嵩片。渑池县南面的果园乡是笔者的家乡。本文的语料取自渑池县果园乡南庄话,在所讨论的问题上基本能够反映渑池方言的语法特点。渑池方言的介词“搁”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在”,兼有部分“从”和“到”的用法,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是不尽相同。本文试与普通话的对比分析中,阐释渑池方言中介词“搁”的详尽用法。

一、 引介对象

介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就是引介,即把后面的宾语介绍给主要动词。渑池方言中的介词“搁”可以引介处所、时间、方位等。

1. 引介处所。“搁”引介处所时,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

谁家娃子搁地下打滚哩?

今儿个搁屋看了一天电视。

也可以置于动词之后。如:

眼长搁哪儿哩?镇大本书你都看不见!

你真是骑驴寻驴,手巾不是别搁你身上哩,你吆喝啥吆喝?

2. 引介时间。

听说你爹搁麦口起病犯了?

搁过去谁家媳妇敢跟公公犟嘴?

3.引介方位。

你这人搁人前是一套,搁人后又一套,到底是想咋哩?

我住搁这儿哩时候,你不来寻我;正会儿我搬走了,你又想起我了。

4.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

你能搁我布袋里掏出来算你能!

想搁我身上发财恐怕有点儿难。

这里的“搁”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从”。在渑池方言中,这里的“搁”也统统可以换作“从”。但渑池方言中的“搁”不出现以下句子中:

你看这人,从上到下给我搜了约(一个)遍儿。

咱莲朋姐家跟咱住一排,从东往西数第三家,你去吧。

也就是说,渑池方言的“搁”不出现在和“到”、“往”配合使用的结构当中。

5.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终点。

火车上人多,保险点儿,钱夹搁书里吧。

话没说完,车可开搁咱门口儿了。

这里的“搁”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到”,渑池方言中表示行为动作的终点也用这个“到”,如:

要不到钱,我就天天住到你屋里。

慢点慢点,要不是风筝都挂到树上了。

我们看到,这里的“搁”和引介处所的“搁”出现的语法位置是一致的,但所不同的是,引介动作行为终点时,句末的语气词是“了”或“吧”;而引介处所时,句末的语气词常用“哩”。

二、与普通话介词“在”的比较

以上所述是渑池方言中的介词“搁”的主要用法,即相当于普通话中介词“在”的意思。动词“在”表示在世、活着的意思,在渑池方言中还是存在的,如:你爹啥时候不在了(你父亲啥时候去世了)?普通话中动词“在”的其他用法被替换成其他的表述,如:

普通话:他在不在啊?渑池话:他搁这儿没有?普通话:我在办公室。渑池话:我搁办公室哩。普通话:东良在不在家啊?渑池话:东良搁屋没搁屋/东良搁屋了没有?

我们看到,渑池方言中的动词“搁”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这和普通话的“在”意义相同:

你搁哪儿哩?锄搁哪儿哩?

我搁你家屋哩。搁咱小屋里。

“在”在普通话里表达人或事物的位置时,其后的处所词可以省略。如:

你明天在家吗?在。

但是,与普通话中“在”不同的是,渑池方言“搁”后的处所词一般不能省略。如:

你明天搁屋不搁屋?

搁屋[m ]。

即使省略处所词,“搁”也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其后往往带上语助词[m ]。如上例可这样回答:

你明天搁屋不搁屋?搁[m]。

与此相关的是,渑池方言中的“搁”还能直接使用“搁”的肯否定并列形式来提问。如:

你今天搁不搁屋?搁屋。

还可以用整个短语的肯否定并列形式以及其它方式来提问:

他今儿个搁屋不搁屋?他搁屋没有?

你爹燕儿个搁这儿没搁这儿?

但是,“搁”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可见,渑池方言中的介词“搁”不如普通话中的介词“在”虚化程度高。也就是说,“搁”不能表示动作的正在进行,“在”在普通话里其后还可以跟泛指的“这儿”、“那儿”。如:

你在这儿。

我在这儿。

在渑池方言中,动词“搁”后也常常接泛指的“这儿”或“那儿”。如:

你搁这儿,我搁那儿。

需要说明的是相应的介词“搁”既可以置于动词前,也可以置于动词后。如:

普通话:把钱花在必要的时候。渑池话:钱搁用哩着哩时候再花。普通话:你把书放在什么地方了?渑池话:你给书放搁哪儿哩?

三、介词“搁”的来源

渑池方言里的“搁”兼具动词和介词的用法。作动词时,“搁”有两个意义:一是相当于普通话的放置动词“放”。如:

东西搁你脸前头你也看不见,都不哲(知道)你长乃俩眼是弄啥哩?

我给钱搁你桌上了,你一会儿收起来。

作动词“放”的意义时,可以重叠。如:

这事往后搁搁,等过了年再说。

我没拿钥匙,进不去屋,东西先搁你这儿搁搁。

例中的“搁搁”相当于“放一放”,“搁你这儿搁搁”即“在你这儿放一放”。

二是相当于普通话的“加”。如:

我吃着这菜有点儿甜(淡),再搁点儿盐吧。

炒菜哩时候搁点儿糖,你觉着好吃不好吃?

渑池方言中关于“搁”的用法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

饭都做熟了,赶紧端搁桌上可开饭了,你们咋都镇慢哩。

人来了,门口儿还堆一堆东西,快点儿提搁屋里头。

这里的“搁”是介词“到”的用法呢?还是“搁”表动词“放”的用法呢? 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渑池方言中介词结构可能置于动词之后,因而这里的“搁”引介动作行为的终点,和“到”意思相当;同时,这里的“搁”还可解作动词“放”。因为渑池方言中的“搁”有和普通话一样的表示动词“放”的意思,如:

燕儿个(昨天)我给书搁你桌上了,你见了没有?

我给钱搁你包里了,你自己操点儿心。

对正(刚才)我炒菜哩时候忘了搁盐,趁锅没端,你赶紧去搁。

还有像上面三例,“搁”既可以表示动词“放”,又可以表示介词“在”的用法。这里的“搁”处于一种模糊、混沌的临界状态。除了以上较具特色的介词的用法外,典型的能够反映“搁”既具动词又具介词用法的是二者连接使用。如:

前儿个我看见你给书搁搁桌上哩,今儿个咋又不见了?

这里的“搁搁”,前一个是动词“放”的意思,后一个是介词“在”的意思。

从这三者并存的现象中,我们大致可以拟测:动词“搁”经常和表方位、处所的名词连用,日久天长,后面的介词脱落,发展出介词的用法。介词大多由动词发展而来的语言事实,从这里也可以得到些许启示。

[本文为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渑池方言研究”(项目号07FYY0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2]金昌吉:《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3]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彭小琴: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上一篇:二语词汇石化:表征、原因与启示 下一篇:从荣成方言看文白异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