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时间:2022-04-17 04:57:24

创卫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2011年6月,晋城市创卫指挥部督查组走进老府巷、东昌巷、焦谷洞、西河路、西安街、书院街等24条在建、待修街巷,查路面破损情况,看整修工程进度,并拍照留存,让人们记住城市的变化,看到城市进步的历程。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晋城市委、市政府立足晋城实际,着眼于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优化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创卫,让我们的城市不断进步,仅仅从背街小巷和旱厕改造就可见一斑。

市区20条背街小巷7月底前换新装

城市道路建设是全国爱卫办暗访反馈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群众反映强烈并影响百姓出行和城市形象的热点。

6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老城区的石府巷,看到建设者们正在进行后期施工。石府巷是老城区比较破败的一条小街巷,由于年久失修、设施陈旧,虽然几经修整,但大都是缝缝补补,路面损毁严重,排水设施淤塞不畅,给沿街单位和居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这次对石府巷的改造,除了重新铺设路面、安装单侧路灯之外,还将对地下的排水、供水、供暖等管网进行重新铺设,实现“路平灯明排水通”的城市道路标准。沿街商户胡秀英告诉记者:“路修好了,路灯接好了,排水也通了,我们住着也舒服了,政府可为咱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市民郭东林说:“路修了以后,通畅多了,受益的是我们这些沿街住户。”

除石府巷之外,这次列入20条小街巷改造的还有东仓巷、老府巷、西河路、焦谷洞、赵宅巷、团结巷、人和巷、七府巷、下元巷、观巷、西安街、司家巷、高都寺、府南巷、瑞泽巷、书院街、泰昌巷、新华巷、东交巷、实验小学门前道路、火车站路以及凤台、凤苑两小区主干道等,总改造面积4.7万平米,工程总投资2000多万元。在进行改造的20条小街巷中,大多数都集中在人口密集、商铺众多的老城区,个别街巷最宽处6米,最窄处只有1.5米,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入,给改造工程带来了很多不便。市政公司总工程师王会林说:“街巷比较窄,垃圾外运、建筑材料内运都很困难,我们的办法是利用早上和晚上时间进行施工,既不影响居民,也不影响工程进度。”

改造市区20条背街小巷,是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从6月初起,已有13条小街巷开工改造。据了解,20条小街巷改造工程除少数几条小街巷需要在暑期进行施工外,大多数小街巷改造工程都将在7月底前全面完工。届时,换上新装的20条背街小巷,将极大地方便广大居民出行,改善老城区生活环境。

单位旱厕改造成为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提升的突破口

针对老城区下水管网覆盖率较低,单位、居民户用旱厕较多的实际情况,2008年以来,市创卫指挥部制订了一系列旱厕整改方案,首先是督促市直、城区、泽州县各单位、学校无条件改造或取缔使用旱厕,目前已取缔或改造了50余座;其次是随着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推进,逐步取缔居民户用旱厕。与此同时,市政府投资近千万元,选择人流量大、位置适中地段新建了8座标准公厕,改造提升了50座公用厕所,在主要街道、人员密集地段选择了30个有开放条件的临街单位,以每年补助一定经费的方式,开放单位公厕供市民使用。在新建、改建、开放公厕附近街道显著位置设置了指示牌,使市民朋友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创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创卫工作开展后,修补破损路面、补种绿化带、修理路灯、增添垃圾箱等等,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忙碌的人们。我们生活的城市,道路整洁了、垃圾少了、环境好了,创卫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不仅解决了多年遗留的“脏、乱、差”问题,还使群众成为环境的监督者、参与者、维护者。随地乱扔的垃圾、枯萎的绿化带、坑坑洼洼的地面,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创卫是对城市的综合整治,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面貌,让市民拥有更加整洁优美、更加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生活得更加安逸、更加舒心。

近年来,晋城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创卫需要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共同改善我市的卫生状况,美化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要积极倡导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市形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风尚和公共卫生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创卫工作,个个争当创卫模范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图说城事 第14期 下一篇:和女儿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