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放养”过度

时间:2022-04-17 02:40:41

“幼儿园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好玩的、发泄天性的地方,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背唐诗、学数学?那是老师该做的事情,家长的任务就是陪孩子尽情玩耍。”这种“放养”做法代表了一部分精英型家长的观点。他们觉得,自己因为父母过严的管束和沉重的学习压力,早早失去了童年天真无邪的快乐,因此,他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自由。

可是这种由于“自身缺失”而矫枉过正后的现代育儿观,却会让我们的孩子走到另一个负面。

代表人物:圆圆妈妈

出生:20世纪70年代后期

童年缺失物:自由

教育主张:不上兴趣班、不给任何约束

我的母亲可能是那种完美主义者,当年是全市有名的女强人,还得过“省级劳动模范”称号,童年给我留下的最多回忆就是写不完的课外作业和学不完的兴趣班。母亲对我异常严厉,从小要求我要勇敢、独立、能照顾弟妹,每次期末考试,如果我不能进入年级前十,就铁定要吃一顿“竹笋炒肉”,还要写悔过书。

我4岁就被母亲送去学钢琴、舞蹈、书法、美术,我觉得很不开心。现在一看到钢琴就想起当年一边哭一边练琴的悲惨场面。

现在我的女儿圆圆也快5岁了,什么特长班都没上过。和小区里其他的小朋友比,简直可以说是“不学无术”,但她活得很快乐、很自在。圆圆看到隔壁小朋友每周都去上钢琴课,也曾闹着要去学。但学了一个月就再也不肯去了。她的钢琴老师来做了好几次工作,说圆圆有天赋不能浪费了,我一笑了之。

对于上幼儿园,圆圆也总是兴趣不长,至今已经走马灯似地换了3家幼儿园,还经常逃课。妈妈总是数落我太纵容圆圆,而且担心她长大后一无所长。我则不客气地反驳她:“我就是要娇惯她,就算我的女儿没有你的女儿优秀,至少她活得很快乐――而且我当年被迫学了这么多兴趣班,现在不也是一无所成吗?”

矫枉过正危害大

因为儿时的教育在自己身上造成种种遗憾,企图在下一代身上做个纠正,这当然没错。但是,有时矫枉过正也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错误1:充当孩子的全能上帝

表现:以为什么都要满足孩子,以为自己是全能的上帝,对孩子的任何要求,不分析合理或者不合理就全盘答应。

危害:你在制造一个小“愤青”

会给孩子造成只能别人听从自己、适应自己的错觉,让孩子丧失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孩子会变得自私、不懂得关怀别人。长大以后,遭遇挫折时,往往会认为是社会不公,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小“愤青”。

错误2:别阻碍他探索世界

表现:小时候爸爸妈妈这也不让我做,那也不让我碰。现在我要让孩子什么都试一试,让他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展!比如,孩子爱上了电脑游戏,但早一点接触”科技产品”有什么不对?也许他会成为未来的比尔・盖茨呢,所以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该让他试试。

危害:没有敬畏之心的孩子更没安全感

我们赞同要让孩子去体验,探索世界,但不等于不给他任何规则作为参照物。没有参照物,他就永远不能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超越自己。当孩子不能在规则和自由之间形成比较,无法了解自己行为的边界时,反而会通过不停破坏和挑战权威来获得安全感。这样,你虽然给了孩子形式上的自由,却扼杀了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错误3:一切顺其自然

表现:孩子的成长是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很多东西他长大后自然会懂,我们没必要给他太多条条框框,束缚他天赋的能力。

危害:没有责任感

孩子的天性需要尊重,但也需要引导。当孩子失去家长的引导时,他会不知道要如何为自己所作所为造成的后果负责,变成一个没有社会家庭责任感的人。

“立规矩”有必要

孩子2岁以后就要开始给他建立游戏规则,让孩子知道自由的边界,他的探索就有方向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1.对于什么是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你要心中有数。

2.你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该遵守的原则,违反原则之后会有什么结果。比如孩子如果三次以上把玩具丢得满地都是,就应该接受惩罚,3天内不能玩玩具。

3.规则一旦执行就没有余地,不能有时候行,有时候不行。拒绝孩子的要求或执行规则时一定要态度坚决、语气温和、语言简洁。

4.与孩子在一起时,要全神贯注;和孩子说话时,要专注地看着孩子的眼睛,不要眼神游移、东张西望。

5.非原则性的事情,在孩子没发脾气哭闹之前,尽量满足他。

6.如果孩子发脾气了,要尽量少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你可以走开,等孩子自己平静下来,再讲道理。不过,切记,少跟孩子讲大道理。

当孩子犯错误时,很多家长喜欢苦口婆心地去教育他,比如说,“爸爸妈妈挣钱很辛苦,但你乱丢东西、浪费饭菜,你这是不珍惜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你吃苹果时自己总是挑大的,这是很自私的行为”……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大道理他们往往无法理解。规则就是规则,自由不是无限制的,必须得有行为规范。

上一篇:孩子口臭,中医解忧 下一篇:食物多样营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