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书声伴随着人才成长

时间:2022-04-17 09:24:17

琅琅书声伴随着人才成长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环节中不仅占据着基础性作用,而且也是小学语文在其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阅读,可以看作是牙牙学语的起步阶段。低年级的一线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精心细致的指导阅读等途径,培养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让琅琅书声伴随着人才成长。

关键词:阅读;阅读方法;阅读形式;人才成长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离不开阅读教学。学生通过对文章进行阅读,能将信息进行认真收集和处理、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发散思维、获取各种审美体验,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据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阅读起步阶段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并提升阅读能力呢?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但在阅读理解、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语文低年级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大识字量,多认少写,同时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处处是儿歌、句句见真情的自由发展、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阅读环境。我们要借助这个有利的因素,让学生及时体验到阅读的喜悦感,从而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精心设计课程,激趣导入课文。精心设计每篇课文,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这当中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如《海底世界》一课的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老师告诉你们,大海中有着无穷的奥秘,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

(2)朗读激趣。①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即可以安排学生扮演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在教授《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充当小白兔、小黑兔和兔妈妈;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小白兔输掉比赛后的难过,小黑兔赢了比赛后骄傲得意的神情及兔妈妈对两只兔子的关爱。通过这种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达到熟读的目的。②采用竞赛的朗读方式。经常在班级开展“爱学习,爱朗读”之类的朗读活动,并将此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这样,寓教于乐,小学生更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参与性。如在教授《骑牛比赛》这一课时,我组织部分学生当裁判,评判自己周围同学的朗读,其他学生踊跃参与,很多孩子把牛的疯狂及骑手的高超技艺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了出来,小裁判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甚至亲自范读,课堂气氛相当活跃。③配乐朗读。在进行课文朗读时,不妨选取恰当的音乐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内心,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图画激趣。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较为具象,生动美丽的图画往往能起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作用。教师可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以优美的图画。有些优秀的课件可以将画面化静为动,点石成金,锦上添花。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绿茵茵的树木,蓝湛湛的天空,碧澄澄的小河,以及绿油油的草地,金灿灿的向日葵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学生看过图画后兴趣盎然。

二、指导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1)图文结合法。低年级课文大都配有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但形象、生动,还含有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声情并茂的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可以先看图,根据图画内容概述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并观察课本中穿插的图画,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并猜猜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由于这些插图是故事情节的形象化,学生可以根据图画进行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然后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看课文内容是如何将这个插画故事进行描述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插图观察能力,主动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句大有益处。

(2)读思结合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采用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的教学办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鲁班和橹板》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教学思路,在读书中感悟课文内涵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老艄公撑船的吃力,鲁班看到后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这样,思维在读中得到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

(3)读说结合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读与说两者巧妙结合起来,并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进而才能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时,首先由学生充分地接触并感悟文中大量鲜活的语言文字后,我认真设计了一套例如这样的说话训练模式:第二年夏天,蚂蚁和蝈蝈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让学生想象说话,给学生留有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读写结合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相互结合的办法效果明显。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读写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如在教学《雨点》 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雨点的欢快,感受其中的童趣。学完这篇课文后,我鼓励学生:“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呢?小诗人们,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交流时,我发现运用这种读中结合写作的学习训练方法,学生能马上将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灵活运用,把一段话描绘得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情趣,兼具丰富的想象色彩。

综上所述,对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注重情感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多多读书和看书。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并运用语言,借此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让琅琅书声伴随着人才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卫.让朗朗书声充满校园——再谈朗读教学的意义与方

法[J].甘肃科技,2010(5).

[2]林燕梅,刘梅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展

开想象[J].教育评论,1998(4).

上一篇:生动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文言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