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福建无烟煤300MWeCFB锅炉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22-04-17 08:14:46

燃用福建无烟煤300MWeCFB锅炉运行情况分析

摘要:介绍了东方锅炉厂自主开发的300MWe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福建劣质无烟煤的运行实践情况,从锅炉设计特点、冷态、热态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查找锅炉设计存在的问题。运行实践表明,该炉型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特性。

关键词:300MWeCFB运行特性

前言

福建省龙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2×300MW 机组,燃用当地劣质无烟煤,锅炉为东方锅炉厂自主开发的300MWe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该锅炉借鉴了东锅自主型135MWeCFB锅炉的成功经验,首次采用了大宽深比的单体炉膛、不对称布置的三个分离器等全新结构,因此该炉型具有布置紧凑、运行控制简明等特点。

该工程2×300MW CFB燃煤机组分别于2009年12月22日和2010年2月11日投产发电,机组投产以来实现安全稳定运行,锅炉蒸发量、蒸汽参数、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但也存在屏再超温等问题。为了解国内自主开发型300MWeCFB锅炉的运行情况,使国产化大型CFB锅炉得到更好地应用和发展,本文着重对锅炉运行和性能测试两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1锅炉简介

1.1 锅炉设计规范

表1锅炉设计参数

1.2锅炉结构

东锅自主开发型(DG1025/17.45-Ⅱ16型)300MWe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锅炉主要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三个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回料系统和一个尾部竖井(HRA)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炉膛内前部布置有屏式过热器、屏式再热器,后部布置有水冷蒸发屏。

锅炉炉前集中布置八台无烟煤给煤机,并设有启动烟煤仓。播煤口在前墙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炉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弯围制成的水冷风室,热一次风从风室两侧墙进入炉膛底部的水冷风室,通过布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炉膛前后墙锥段区域布置两层二次风口,实现燃料的分级燃烧。炉膛后墙靠近布风板的位置布置了四个排渣口,分别对应四台滚筒式冷渣器。

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布置有三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和对应一分为二的“J”阀回料器。尾部竖井采用双烟道结构,前烟道布置了三组低温再热器,后烟道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两组高温过热器、两组低温过热器,向下前后烟道合成一个后,在其中布置有两组螺旋鳍片管式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采用光管式,一、二次风道分开布置,沿炉宽方向双进双出。

2燃料特性

锅炉设计燃料为挥发份极低、极难燃烬的福建劣质无烟煤,设计和校核煤质元素分析资料见表2。

表2设计和校核煤质元素分析资料

3 锅炉运行性能分析

3.1锅炉冷态特性

3.1.1布风板阻力特性

炉膛布风装置由水冷风室和安装有钟罩风帽的水冷布风板构成,布风板面积约为230m2。通过冷态测试,计算冷、热状态下的布风板阻力与一次流化风量的关系曲线,如图3-1所示。根据冷态测试结果,换算到锅炉负荷100%B-MCR,流化风量为设计值条件下,锅炉布风板阻力约为4.85kPa。

图3-1布风板阻力与一次流化风量的关系曲线

3.1.2临界流化风量和炉膛料层阻力特性

试验床料采用0~3mm的炉渣,床料初始静止高度为800mm,后通过冷渣器排掉部分床料,将床料静止高度降为600mm。在上述两个静止床料高度下,进行流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料层下,床层的临界流化风量都约为16×104Nm3/h,临界流化速度为1.4m/s。

3.2锅炉热态运行特性

3.2.1锅炉启动点火

针对福建劣质无烟煤极难着火的燃烧特性,在常规“床上+床下”油点火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启动点火烟煤仓,在平均床温达500℃以上,采用脉动给煤方式,投入适量烟煤,根据床温情况逐步退出油枪。当平均床温达800℃以上,投入无烟煤。目前冷态启动用油30t左右,烟煤60~80t左右,点火至并网约8~10h。

3.2.2锅炉运行参数及稳定性

锅炉主蒸汽、再热蒸汽、烟气流分布等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机组最大出力达330MW,最低脱油稳燃负荷为116MW。经燃烧优化调整,机组显现良好的调节性能。但是,床温分布偏差较大,影响整体温度水平,如表3。

表3#5-300MW负荷炉运行床温分布

3.2.3锅炉性能试验

经燃烧优化调整后分两个满负荷工况对锅炉进行性能测试,性能试验期间的煤种与设计煤种基本相当,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300MWe CFB锅炉性能试验主要数据

按ASME PTC 4-1998标准计算出锅炉平均效率为89.3%,与锅炉设计保证效率还有1.5%的差距,主要存在飞灰可燃物含量及排烟温度偏高两大问题。

3.2.4锅炉节能减排特性试验

在脱硫方面,该锅炉配备一套石灰石连续输送系统。石灰石经过前墙下二次风管依靠二次风压头均匀播撒在炉膛里,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图3-2为额定工况在Ca/S摩尔比为2.3时,SO2的排放浓度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SO2的排放浓度稳定在100~200mg/Nm3区间,脱硫效率超过92%。

在脱硝方面,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分级燃烧的特点,密相区处于还原气氛,通过优化一、二次风配比,有效遏制NOx的产生。图3-3显示了额定工况下NOx的排放浓度曲线,NOx的排放浓度稳定在30~60mg/Nm3区间,最高不超过70mg/Nm3,实现了NOx低排放。

在粉尘治理方面,该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静电+布袋”复合除尘方式,有机结合了电除尘与布袋除尘收尘特点。在电区后设置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布袋,具有较好的清灰剥落特性,同时采用了分室结构和长袋低压脉冲技术的清灰系统,通过设置合理的清灰方式和脉冲制度,有效地防止布袋糊袋和磨损现象,保证了布袋除尘效率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电袋除尘器能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额定工况下粉尘的排放浓度基本稳定在36mg/Nm3左右。

4存在的问题

4.1投产初期再、过热器管壁超温问题

该炉型首次采用大宽深的单炉膛布置方式,受热力不均、水力不均的影响,蒸汽的热偏差特性显现的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高负荷时,屏再个别管壁超温高达634℃,而低负荷时屏过个别管壁超温至560℃。为此针对屏再、屏过超温情况分布图和根据敷设浇注料对汽温影响经验,在受热面区域实施阶梯式分布、敷设浇注料,超温问题基本解决,屏再各管段基本无热偏差。

在屏过方面,对超温屏敷设浇筑料,通过减温水量改变各受热面对热量分布情况,在正常运行中基本上可以将壁温控制在合格范围。但在启动过程中,由于热力不均,超温现象仍时有发生,在运行调整上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4.2床温偏差问题

自投产以来,发现炉膛上部床温分布不均,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分布,偏差最大达100℃左右,在排除床温测量不准外,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一是该锅炉首次采用两侧进风和三个不对称回料器,这种进风方式易造成炉内动力场分布不均,各个区域流化风速不一致,三个回料器的循环倍率不同;二是锅炉首次采用大宽深的单炉膛结构后,在炉膛中心线后墙处仅布置两屏水冷蒸发屏,显然炉膛中心区域受热面数量远远少于两侧;三是两侧测点位置紧靠炉膛夹角,所测的炉膛温度有可能是边壁流下落的灰温,干扰了正常测温。

4.3排烟温度偏高

原设计上,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14台加长型伸缩式吹灰、8台伸缩式吹灰器、16台固定式吹灰器。在调试初期借鉴外厂运行经验,在省煤器、空预器各增加一倍吹灰器,但从运行效果来看,固定式吹灰器吹灰效果较差,受热面管壁上的积灰差,影响换热效果。随着锅炉运行时间越长,积灰越严重,排烟温度越高。

5结论

DG1025/17.45-Ⅱ16型已在我厂实现连续运行120天,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设计值。实践证明,该锅炉适合燃烧劣质低挥发份的福建无烟煤,实现福建无烟煤的高效、洁净、环保的利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泉州八中科学实验楼框架隔震设计与分析实例 下一篇:石屑和废弃石粉深加工制备人工砂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