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体育消费分析

时间:2022-04-17 06:19:35

中日体育消费分析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中日体育产业构成、产业模式及产业现状的对比分析,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缓慢主要是竞赛表演业滞后;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应逐渐建立市场主导型产业模式等问题,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主导型、体育消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为健康投资”、“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等新型消费观念在我国悄然兴起,体育产业在中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众多产业中,体育产业只能称之为“朝阳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体育产业归为中国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本文针对我国体育产业与日本体育产业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产业构成比较

随着体育事业的日益突起,各国纷纷注重体育活动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体育产业”一词便应运而生,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体育产业就是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世界各国体育产业现状发展不平衡,美国是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经营水平最高的国家,日本与中国是体育产业市场化后起的国家,发展相对较慢。日本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某具体产业上经营现状仅次于美国。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体育用品业及体育赞助业发展状况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日本体育产业构成以“小而专”为主。中国体育产业涉及范围很广,而作为本位产业的竞赛表演业及健身娱乐业发展稍微落后于体育用品业,从而造成体育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缓慢,如体育业、体育经纪业、体育旅游业等,我国体育产业构成涉及范围广,大多数产业仍处于萌芽状态,形成了“全而不专”的全面撒网之势。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这与我国辽阔丰富的地理资源紧密相连,人们在黄金周可以放松神经走进大自然,参与体育健身的娱乐性活动,如漂流、攀爬等刺激性游戏,这是我国与日本体育产业相比而具有的独特的优势。

二、产业模式比较

产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市场主导型,一类是政府参与型。政府在发展本国体育产业中的作用是判断该国产业模式的标准。

日本是后发的体育产业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参与型。日本的国际工业贸易部对本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设定目标,并且利用多种手段引导、调控和规范体育市场主体的组建和运作。日本政府根据本国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实际发育程度,确立体育用品业为发展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渐地把非盈利性机构转向盈利性机构,减少了政府财政的开支。

我国体育产业是在国有、国办体育事业的基础上起步的,体育产业化初始阶段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培养的,因此政府在发展体育产业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国也是政府参与型的产业结构模式。但是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逐年加深,这种模式或多或少的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滞后于其他相关产业,我国职业体育产业发展仍不具自身造血功能,经营最好的俱乐部也只能保持收支平衡,从而增加了政府投资的力度,不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1995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1995—2010年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因此我国体育产业模式应逐渐向市场主导型过渡,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产业模式,直正让企业自主经营,让市场配置瓷源,让体育产业自由发展。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产业现状分析

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以广阔的市场来实现产业增值,人们在体育方面的消费程度决定体育产业的前景。体育消费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的迅速增长,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空间。国外体育产业都是围绕消费者需求,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产业。各国根据本国具体条件有所侧重,重点发展那些市场大、投资小、效益高的基础行业。

(一)日本体育产业

日本体育产业是和消费者紧密相连的,日本专门成立了体育用品协会、休闲发展中心等,这些机构专门研究体育用品的需求、生产、进口和出口,由于日本大众健身娱乐消费非常普及,国民对体育用品的需求量很大,日本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业,一些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目前均在国外开展业务,在国外就地生产经营,日本的棒球和高尔夫球用品几乎垄断了欧美市场。

(二)中国体育产业

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的交流,各种高水平、高观赏性的体育比赛与大众健身、娱乐体育等,作为以时尚、休闲、健康娱乐、消费为主流的当代通俗文化的一部分,使我国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培养了消费者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新了生活观念。转变了体育消费观念,使其把体育当作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起到培育和扩大体育消费市场的作用,体育参加人数的增长将刺激体育用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由于受经济的影响,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例还非常低,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我国居民在2002年人均体育消费额为78.5元,体育消费占人均收入的1.65%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据报道,日本在1998年的人均体育消费就达26.2美元。体育消费只有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并且有一定剩余后才能变成现实。由于我国经济尚欠发达,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低,体育消费额相对也较低。调查表明,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除日常消费之外)占重要消费支出的第六位,第一位是子女的教育,第二位是家用电器,第三位是住房,第四位是书报,第五位是高档服装,之后是体育用品消费,家庭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平均在2000元左右。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体育用品的销售势头良好;竞技体育向俱乐部方向发展,体育也开始起步,体育事业的无形资产也得到认识和发展,以体育代表团的名义和标志特许使用权和广告赞助额逐年增加等一系列产业的开发,应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近年来,随着周末、长假休闲体育的发展,体育与旅游的关系更为紧密,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四、建议

(一)加大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包装力度,在中国市场形成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娱乐业为核心的“小而专”的体育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

(二)我国体育产业应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及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直正让企业自主经营,让市场配置资源,让体育产业自由发展。

(三)积极引导消费者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建立地域性特色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1]周伟利,比较中外体育产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

[2]王金枝,从国外体育产业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前景[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2)

[3]鲍明晓,体育产业一一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何蕊,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山东经济,2005,(1)

上一篇:外国集中型城市化分析 下一篇:浅谈林场国有林地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