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韵致 7期

时间:2022-04-17 02:20:56

丧鼓

喜欢鼓由来已久。小时候随父母在湖南沅陵麻伊水乡生活,那地方节庆或红白喜事都作兴打鼓,鼓声穿透力强,隔老远就能穿云渡水而来,不像敲钹,要到耳边了才觉咋哇。咋哇是湘西土话,嘈杂的意思。钹声小却咋哇,鼓声大反倒宁静。这就是我喜鼓不喜钹的缘由。

成年后在棋坪苗寨听过一次丧鼓。丧鼓其实就是丧歌,又叫哀歌、挽歌,这种丧家之乐起源于西汉高祖即位年间,据《幼学琼林》载:齐王弟田横踞海岛不附汉,诏之,横拒诏自刎,从者奉首于朝,到宫不敢哭,只好伴歌以示哀之。

苗族人的哀歌极具浓郁地方特色和诗意,鼓师没有现成唱本,一般都是根据死者和丧家的故事现编现唱,唱腔低沉、婉转、悲戚,鼓点直抒胸臆,苍凉无比。即便听不懂歌词,单听唱腔,也觉得十分凄恻,只不过有了鼓点,凄恻就不至于让人悲伤,也许是美让人忘记了悲伤,甚至生死两忘。

死者必须体面,儿孙才请得动鼓师。

鼓师很老了,一高一矮,骨瘦如柴。两面大鼓竖在面前,人缩在鼓后显得很小。乍一看,你会觉得惴惴不安,担心他一不留神石化,或一口气上不来背过去。但他一开唱,你就会为之骨酥,筋麻,肉颤,血奔,那是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这时你再看鼓师,最真实的感觉就是荒野中的石头也是有春天的,春天一来,石头都会开出花来。

丧鼓响起,全村老少都来听。听丧鼓的人每人都会带来一根木柴,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架在篝火上。柴越加越多,火越烧越旺,这是对鼓师的尊重,也是丧鼓的一个习俗。

丧鼓真是用来敲的。鼓师手里握着一根杂木棍,削成梭子形,年深月久,那物件被主人把握得有了色泽光亮的包浆。讲究的棍头上还缠着一指铁皮,即便如此,这也算得上简陋寒酸的了,然而只要鼓师将它轻轻握在手里,这件简陋寒酸的家伙什对于听鼓的人来说,就已足够炫目。再加上大鼓立在火堆旁,鼓边那一排耀眼的铜钉跟鼓槌上的铁皮包浆相映生辉,人们真觉得眼前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火光跳跃,人影幢幢,鼓师一边敲鼓,一边哀歌,鼓槌指到哪,哪都能发出单调、寂寞、空旷、苍凉的声音。

我坐在矮个子鼓师身边,从头至尾把他看在眼里。脸色透着营养不良的青白,一双胶底鞋,鞋跟趿着,寒天没穿袜子,露着脚后跟。破旧的裤子脱了线缝,裤腿处用一段白线缝补过,但显然是鳏夫的手艺,粗针大线而且线头没打结,很快自动滑脱。裤脚处从踝关节一直开到底,裤脚边也裂开了,像一把张开的折扇。衣襟上的扣子也掉了三个,一个扣着,另一个没扣,线头松了,勉强挂在他的下巴处,他的头勾着,眼睛闭着,下巴抵着衣领口,随着唱歌时的气流那粒扣子危在旦夕地晃悠,可怜兮兮的样子。在他唱丧歌的时候,我的眼睛一直没离开过那粒扣子,直到确信它暂时不会掉下来,才认真听他的唱词:

“薤上露,何易,露明朝更复起,

人死一去何时归?玉兔金马不整齐。

叹人生,谁能在世几千秋……”

他唱得很轻,但吐字清楚。他唱的是丧歌序曲《薤露歌》,声音略带嘶哑,哭腔,有的字被哽咽吞进肚里,在腹中打几个滚之后又吐出来,还是那么清晰,但已经沾了心泪,湿漉漉冒着哈气,有些淡淡的咸味,飘散在四周。

唱完《薤露歌》,两个鼓师唱《对鼓》。矮个子鼓师双脚实在冷得受不了,轻轻在鼓底下跺着,和着他手里的鼓点,一击一拍,一问一答。问:请问第―歌郎从哪方来?答:从东路而来。问:看见什么大哥?答:看见猛虎大哥。问:猛虎大哥对你怎么说?答:你且听――猛虎大哥眼鼓鼓,孝家请我打丧鼓,牛皮大鼓两面花,打鼓送别老人家。合唱:送一程,嘱一程,来时莫落桃花店,去时莫落杏花村。当心桃花招风流,杏花村落脚的是酒鬼……

这一唱一和的歌词很通俗,我听懂了,甚至听懂了歌词中所包含的诙谐和旷达,但我依然感到伤感。不是为死者伤感,也不是为自己伤感,甚至说不出究竟为什么伤感,哪怕是面对鼓师的饥寒交迫,面对他十分投入的情感,唱出无比忧伤、苍凉的曲调伤感,也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可我知道都不是。鼓师的声音哽咽,我的眼眶也立马湿润,继而流出一颗接一颗硕大的泪。泪水沿着我的眼窝流到鼻翼,脸颊,再往下,流星划过夜空一般,倏地落入尘埃。

那个下雪的夜晚,我坐在冰冷的地上,像中了魔法似的两眼直瞪着鼓师,听他们为生命而唱歌,为死亡而击鼓。声声鼓点敲打着人心,敲打着寂静村寨,向群山包围的空间四处扩散,向生死轮回,向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扩散,向夜色、火光、天籁以及冥冥大化弥漫扩散。

鼓师很少叩击鼓面,直到一段又一段歌词唱完,才会手掌叩击鼓面,紧一阵慢一阵地配合听众无法控制的情绪,紧一拍,心如撞鹿,慢一拍,黯然销魂……

听戏

听说溆水河畔那临水、倾斜、潮湿的老街巷,如今还那样临水倾斜潮湿着。

时逢端午节,巷子里到处撒着雄黄,门楣上挂着菖蒲艾叶,有的人家还熏了驱虫香,满街飘着袅袅的青烟。

青青的石板路上,一个女子随龙舟鼓从清晨走到午夜。她一边走,一边凝神倾听,诧异张望,会心微笑,深深呼吸……她的高跟鞋“橐橐”敲打着路面,乍然停下来,巷子便静得骇人。她久久伫立着不动,怕再踩响一块石板,惊动满巷月光。这时,街巷转角处“吱”一声门开,有人拨亮挂在木柱上的灯盏。昏黄灯光照亮女子清白如水的脸,这张脸写满张扬的记忆。

女子涉江而过,在这个艾蒿飘香的端午节夜里,对记忆中的古巷作深情抚摸和丈量。

有的老门楼,仍留有烟熏黑的镂花窗,依稀可辨“梅鹊闹春”“四季喜”等装饰图案。有的楼门紧紧关闭着,从门锁锈蚀的程度,女子知道这楼里已无人居住,里面关着的是悠悠岁月,还有从板缝中浸入的河风。唯一体现现代气息的就是门楣上钉着蓝色的门牌号码。这个牌号正巧与女子城市的住宅牌号一模一样,如此,这仿佛离人很远又很近的古巷,叫人更添缠绵心思。

这样古朴的街巷,在溆浦,在别处,如今已不多了。

当年,女子在这样的巷子里听过戏。

这个女子是我。我的外公在台上唱高腔,扮演长胡须老生。我还记得当年是多么不喜欢老生,从来不多看他一眼,只喜欢花旦和青衣,恨不得眼珠子长在她们身上,好记住她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

“秋江一望泪潸潸/怕问那鸿雁儿也/别离间/生出一种苦难言。”

这是《秋江别》折戏中陈妙嫦的一段唱腔。 据老胡琴师介绍,溆浦的辰河高腔音调丰富,唱腔多变,结构十分复杂。比如“秋江一望泪潸潸”一句,是以《江儿水》(曲牌名)开的头,接着“怕问那鸿雁儿也”转《锁南枝》,“别离间”三个字又是《满江红》第六腔,“生出一种苦难言”则紧接着转《小桃红》至梢腔。像这样不安份的唱法,不仅在音调上显得夸张,而且节奏上简直是乱透了。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它就是那样霸道,那样不计一切后果地向你倾情宣泄一种创造性的激情和审美。

然而,你只要细细一想,那溆水是怎样穿越石壁险滩,一波三叠任意流淌的,你就觉得这唱法有道理了。任何一种地方戏曲,都与那地方的流域有关,所谓本土艺术离不开生它养它的土地,这话一点也不假。

玩灯

远远地,从河洲一带村寨传来玩灯的锣鼓鞭炮和清越的歌声。

接着,城门口响起接灯的鞭炮。玩灯的人蜂拥进城,欢乐的潮水淹没了小城。

街上,人头攒动,人声喧腾,几乎所有的门窗都打开了,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地赶来赏灯。

“噢,闹花灯,正月十五闹花灯喽。”

我跟在外公后面边跑边喊,刚穿上脚的新鞋跑掉一只,想回头去找,可回头哪还有路,只见人潮灯海席卷而来,我一惊,赶紧弃了找鞋的念头,跟随人潮往前跑。

在我心里,最惦记的是蚌壳灯。许多神秘的传说,温馨的故事,都藏在一张一合的蚌壳里,那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和惊喜。

当然,最要紧的是扮演蚌壳精的女子身材苗不苗条,脸蛋俊不俊俏。如果失去这个因素,那么再美丽动人的故事也会大打折扣。

我已经跟着蚌壳灯跑了大半夜了。它的鼓点、动作、一招一式都能背下来,可我就是迷恋那一开即合的炫目,一纵即逝的美丽,不肯转移视线。

后来外公跟我商量,问我愿不愿意跟他一起演一回蚌壳戏。我一听,简直要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我心里打的就是这算盘,要的就是这句话。见我笑逐言开,外公便挤进人群与锣鼓师傅交涉,不一会儿,外公便披上扮演渔夫的蓑衣来到我面前,并且给我拿来了那个美丽得令人怦然心动的蚌壳。

当我这个瘦小的身躯钻进篾织的彩色蚌壳之后,外公迫不及待地了唱起来:

“满天星斗碧琉璃,星月交辉河汉明,汉河明,又只见月朗星稀。”

外公唱毕,锣鼓点子骤然响起。咚咚咚咚――嚓,咚咚咚咚――嚓,咚咚嚓,咚咚嚓,咚咚咚咚嚓。锣鼓点子是我的戏,我一板一眼地跟着它走步、动作、造型。双手一直坚持举过头顶,使劲抓着青丝细蔑扎成的扣环,将越背越沉的蚌壳使劲张合。哪怕脚软手酸,脸上也始终保持着水波荡漾的笑容。

“我是精,我是蚌壳精,我是一开即合的眩目,一纵即逝的美丽……”

世界上只有这个惊喜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下半夜,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还在回忆人如潮、灯如潮、欢声如潮的情景。外公蹲在床前,就着一盏油灯,为我被蔑丝划破的手掌心抹桐油。

窗外,月光如水,油灯上结出了一朵大大的灯花。

醉鸟

一场大雪像老天事先准备的。

先是落了半夜雪米子。雪米子在北方称雹子,雹子我没见过,想必比雪米子要大得多,然而我知道雪米子要比雹子漂亮,雪米子一粒粒全是梅花形,桂花大小,花瓣清晰,一朵朵晶莹剔透,即便化为水,也是一朵花的神形,娇娆不改的。

雪米子打在瓦屋上毕毕剥剥响,有些还像钢蹦似的蹦进瓦缝,落到楼板上,想砸人楼板一窟窿。可惜,那时有楼板的人家不多,没有楼板遮挡,于是便直接落到家中。因此,乡下有句俗话:茅屋漏雨,瓦屋漏雪。

后半夜,老天收了雪米子,悄悄落起了泡雪。泡雪不管下多大,总是无声无息的。有一年,我住在城里,城里的冬天也落泡雪,而且并不比我见过的乡下泡雪小。临窗的街道有路灯,我躺在床上看着路灯周围飘雪,一片片真有鹅毛大小。后来竟细碎到混沌一片,苍茫万里,好似银河从天而降,流金淌银地滚滚倾泻,十分美丽壮观。

乡下人将这种雪天编了一句谚语:雪米打底,准备油盐柴米。意思就是这场雪会持续很久,并且会有很长时间的冰冻,这会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因此要早作准备。

乡下称冰冻为“结棱”。结棱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在泡雪落了三尺厚的情况下,再落一阵细雨,雨停寒风一吹,雪面上便结了一层薄刀子似的冰棱,这样的结棱时节,便是狩猎的大好时机。

我先说说醉鸟。

醉鸟是孩子们的捕猎行为。偶尔也有大人参与,但多为血性男人不屑。

醉鸟自然需要酒。而且是烈酒。乡下的烈酒只有烧刀子,湘西人又称苞谷烧,一般人家烧不起酒,但家家却珍藏有烧刀子。顾名思义,烧刀子是家酿苞谷酒,头锅,劲很足,入口辣舌割喉,像刀子一般锋利。

醉鸟的方法:取一小把米,用烧刀子浸泡几分钟,为了让米撒在雪地上醒目,最好用一小块对联纸将米染红,晾干,备用。

斑鸠在我们家乡是常见的鸟类之一,麻褐色,有些像麻雀,比麻雀大,尾巴稍长。麻雀与斑鸠是喜欢与人类共处的鸟类,它们栖息于村庄及稻田周围,常成双成对于开阔路面、庭院地面觅食,不怕人,除非受到惊扰,才会缓缓振翅,贴地而飞。

大雪覆盖持续几日,斑鸠、麻雀饥饿难耐,纷纷集结在房前屋后的院场边或树梢上,只要将酒泡的米撒在雪地上,不一会儿,只见一道黑影一闪,一只探路的斑鸠腾空展翅,在院场上打了一个转,落在米粒附近,四下看看没有伏击,逐上前试探性地啄了一粒米,哈,真香!斑鸠得意地昂起头,冲同伴打了一声招呼,便只顾自地啄食起来,等其余的同伴来齐,这只打头的斑鸠已经醉过去了。看它的醉态好可爱,来的时候身体皮毛还因天寒地冻绷得紧紧的,这会儿几粒米落喉,浑身血管像着了火似地发烫,接着连皮毛也柔软蓬松起来。它想使劲抖擞羽毛,可是精神萎靡不振,样子显得力不从心,脑袋耷拉不到半分钟,身子便软软地瘫在雪地上,不动了。同伴们在没有危险的提示下,集中精力、痛痛快快地饱餐了一顿散发着浓浓酒香的大米,只可惜不久它们也纷纷效法那只头鸟,安乐蓬松地躺在了雪地上,验证了人类的一句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属于人类的既残忍又愚蠢的办法屡试不爽。今日在某个院场中了招,明日在这个同样院场还可以让这些只知饥饿,不知死活的鸟儿中招。

同样的办法,还可以用来捕捉麻雀和竹鸠。

有句俗语:斑鸠般四两,竹鸠足半斤,麻雀一两不用秤。这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同时也说明了人站在一个聪明的高度,对这些低级动物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狩猎

狩猎在我们那儿不叫狩猎,叫赶山,也叫撵肉。撵肉这个词在曾经缺衣少食的短缺经济年代是比较感性的一个词,能够直接引起男人们的冲动和兴奋。

山里的男人没有几个不喜欢撵肉的,除非他是公认没有血性的男人。就像越南的河利秀,还有中国那个老在评委里头混,扎花头巾,使兰花指,说话像女人的吉米。

男人们在雪天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撵肉。话说起撵肉的男人就不是男人了,一个个都变成了雄狮,狮子是要吃肉的,那就上山吧。“喔嗬――”扯开嗓子吆喝一声,狗就明白主人的意图,顿时狂吠起来。狗吠的声音有多种,这种声音使全村老少都明了:一场热闹的雪事就要开始了。

“撵肉喽――”许多半大的男孩子也跟在后面高喊,跃跃欲试。他们的母亲追在后面把他们揪住,用几匹浆布壳的棕将孩子的脚踝包上,然后用搭在肩上的麻绳细心地缠紧,这样便可以保护他们的脚踝不被冰棱割伤。狗也如此,享受同样优厚待遇。男人们就没理由如此奢侈了,他们大都只用棕叶裹脚防滑,扎紧裤管防雪而已。

老天爷有一种雪是专门为撵肉而落的,为了落这场大雪,老天事先要准备很久。首先,它得安排一个暖冬的假象,让那些獾子、野猪、狍子、麂子、刺猬等野兽事先吃饱喝足,养得一身好膘,失去不少奔跑力度;然后再阴冷一段时间,将野兽们憋闷在洞里,饿它几天;接着,老天开始紧锣密鼓地落了一整夜雪粒雪米雪雹子。老人们听着这样声势浩大的一片响声,就知道:坚实的雪底子不打上半尺厚不会停。果然,黎明时分,雪底子够半尺了,老天适时悄悄落起了泡雪。鹅毛大雪落了一整天,山川沟壑便再也分不清了,乡下人将这种情形编了一句谚语:棉絮盖得厚,翌年吃饭不用愁。害怕饿肚子的人们几乎从内心深处喜欢这样的大雪。老人们坐在火炕头吸烟,长长烟杆从早到黑杵在紫沫灰里,幻想着翌年丰衣足食的情形简直是一种惬意的享受。男子们名义上跟着猎狗上山撵野肉,其实也是为了追寻一个个失落在荒山野岭的雄心壮志。女子们三五一堆围着一块素纱花本纳袜底,而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妇人,眼睛长了倒刺,看不见花本的路数,只好心犹不甘地退居二线,做一点见不得人的粗针大线缝补活。

孩子们是最快活的天使――村东头竹篁边上一个滑稽的大肚子雪人便是他们集体的杰作。他们用稻草给雪人做了一头金色长发,又用黑木炭给它做上粗眉大眼,最有趣的是三个红辣椒布置得巧妙――一个红红的鼻头,两撇弯弯笑嘴唇,老远一看,你不笑它笑,你笑它更笑,逗得孩子们一天到晚围着它叽叽喳喳,像一群打破蛋的麻雀,给这雪天的山村增添许多快乐和生机。老人们望着孩子们乐疯了的样子便轻轻敲着烟袋里的烟屎,自言自语地说:乐吧,攒劲乐,乐够了今日,明日的泡雪就变成冰刀子了。

老人的话仿佛比菩萨的咒语还灵验,果然,到了下半夜,雨夹雪开始了。嗖嗖北风紧一阵慢一阵,很快就把泡雪上面的一层融化成冰,然后,雨落在冰上,像光了一层桐油,“桐油”再结成油冰……这就等于“盖”起了,老辈人称这叫“落光光盖”。真搞不懂,明明是结冰嘛,怎么叫“落盖”?总之,这个“盖”字没人解释得通,但细琢磨又觉得横竖有理,形象到位。可不是吗,老天使出这威力无穷的混沌大法,把山川河流统统“盖”起了,还不叫落盖吗?

落了“盖”,地面上就暗藏杀机了。试想,那“盖”虽只是薄薄一层,但它是多么冰硬,多么锋利;而“盖”下面的泡雪又是多么松软,多么深厚。那些饥肠辘辘的野兽出来觅食,碰上猎人使劲追赶,在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跑过程中,脚踝被刀片一样的薄冰割伤了,鲜血淋漓,自然越跑速度越慢,最后不费一弓一弹就能被人活捉……所以说,这种雪是专门为撵肉而落的。

撵肉的好时机到了,猎狗早就闻到了猎物的气味,因为那些呈梅花形状和笋壳状的脚印,要么是麂子,要么是野猪。至于那些獾子、果子狸之类的小东西更是一股骚味,猎狗一见它们的踪影,眼疾爪快,几个回合便把猎物叼住了,然后急不可待地跑回主人那里邀功。

真正的猎狗是不摇尾巴的,因为它没得尾巴摇。猎人在训练它的时候嫌它摇尾乞怜的举动下贱,将它摁在门槛上,一刀下去剁了。所以,我们家乡又有一句俗语:门槛上剁狗尾,一刀两断。比喻那些下决心绝交的人,双方所采取的无情行动。猎人剁狗尾巴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狗尾巴习惯摇摆晃悠,在捉山鸡的时候,还没接近山鸡的草窝,尾巴一摇,草叶晃动,老远就会惊起山鸡。山鸡飞走了事小,猎人生气事大,所以猎人一怒之下将狗尾巴剁了。

剁了尾巴的猎狗,只剩下一撮毛戳在天上,这比拖着一条尾巴,时刻摇尾乞怜的家狗显得骄傲、精神,至于狗自己痛苦不痛苦,方便不方便,那就没法考证了。

狗在满坡叫,人在遍山吼。这时,一只黄角麂子和一头三百斤重的野猪几乎同时钻出来,仓皇跑进人们的视线。这下可不得了,群情激昂,人们像被注射了吗啡一样兴奋,一个个吼声如雷,脚步加快地奔跑起来。而且为头的吹起了号角,“呜――呜”的声音提醒人们尽快集中起来追赶目标。渐渐地,有人看见目标了,白雪皑皑的山地上,远远跑着两个黑点,十分醒目。看见猎物的人想到自己跑在头里,一会儿分肉就会分到猎物的头,那劲头就更加充足,生怕别人埋没或抢了他的头功,嘴里拼命高喊:“我看见了,我看见野肉了。”他的吼声无疑起到更大的鼓动作用,人们不仅跟在他后面使劲跑,那些身体强壮的人更是想着要超过他,一直追到野肉的身边去,然后朝着野肉开一枪。不管枪法如何,只要开枪打中它,分肉的时候都会按照各人枪弹的记号分到一只腿。

掮枪的人很快占领了有利地形,而且撵肉的人也懂得如何将“肉”往枪口上逼。别看“肉”起先跑得比人快,只要跑过几座山岭,黄角麂子的腿便瘸了,跟在它后面的人都看见了它的脚印带着血,简直一步一朵梅花,鲜艳夺目,美丽无比。猎狗闻到血腥,叫得更加疯狂,黄角麂子心一慌,前脚陷进雪窝子,一个筋斗栽倒下去,再也没有立起来,三只猎狗围过去,那只美丽的黄角麂子便完蛋了。只见它一头杵在雪地里,半边脸贴在冰面上,雪白的冰棱越发衬映得它的一双大眼睛乌黑发亮。麂子临死是不会流泪的,但是它的瞳孔会放大,全部变成黑颜色,就是这双没有一丝眼白的黑眼睛,让人看了心头一凛,拉弓箭的手也会情不自禁一抖。

接下来,就只剩下那只愚蠢而又凶残的野猪了。对付野猪要讲究计策,因为它比麂子耐跑多了,人和狗都奈它不何,必须得将它往埋伏着的陷阱或枪口上引,可是野猪狡猾,它天生是个拱土的货色,鼻子十分灵敏,平日哪里布有陷阱,它都一清二楚,很难让它上钩。不过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它就是因为太记得陷阱,所以忘记了阵法,一个不小心,一头闯进阵法里脱不得身。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阵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一片竹林里选准野猪逃跑的路径,将许多竹子从上至下破成四开,分别压成弯弓,大雪覆盖之下,这些弯弓被野猪一碰,纷纷弹将起来,顷刻之间将竹林演变成冰棱飞溅,雪落纷纷,烟雾弥漫,刀光剑影的恐怖阵。野猪彻底怕了,它的一只眼睛被横飞的竹篾刺穿了,瞎了。绝望之中它只好掉头跑,这下正好撞在枪口上,上下左右,一齐向它开火,所有的铁砂弹都打在它的脑门上。它的另一只眼也被打瞎了,它横冲直闯了起来,那是它的最后挣扎……渐渐地,它的血差不多流干了,嘶叫的声音也弱了下去,终于,它笨重的身躯倒下,四脚朝天一蹬,翘了。

剩下来的事情便简单多了,带刀的人将猎物就在雪地上大卸八块,然后清点人数,按人头分肉。乡里的规矩是“山里的野肉,见者有份”。只要是参与撵肉的人,哪怕他是在分肉时最后一个赶到边的,照例也得分给他一份带皮肉。分肉的规矩自古如此,大概是原始社会狩猎人定下来的,没有谁敢改变它。但也有例外,譬如这天清晨,我的母亲打开房门,看见窗台上放着一块连皮带毛的野猪肉,肉是用箬竹叶包扎好的,显然,这是按照送礼的规矩,送给在乡村当老师的母亲的。母亲捧着这块肉,进屋时心里暖暖的,眼睛有些湿润,嘴里喃喃地说:“真是的,怎么给我也分一块肉呢?这是不劳而获呢。”母亲在乡里呆久了,也知道分肉的规矩。

她没有碰那块肉,而是将它搁在灶头上,打算等她的学生来齐了问问是谁家送来的。“吃亏吃在暗处,受礼要受在明处。”这是她那辈人做人的原则,也是雷打不动的。

姚筱琼,女,苗族,湖南沅陵人,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和出版各种体裁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多部(篇)作品获奖。出版长篇小说《罪名成立》《失手》,短篇小说集《芭蕉雨》、散文集《远山阳光》等。长篇小说《罪名成立》(原名:刑侦队长)、《五魁首》(暂名)分别获湖南省2008年、2010年重点作品扶持关注。长篇小说《杀人动机》获安徽文学2008年度长篇小说奖。

上一篇:基于EPON技术的职业院校网络性能管理系统的设... 下一篇:主持人语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