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号在乐团演奏中的几种演奏技巧

时间:2022-04-17 01:38:27

论长号在乐团演奏中的几种演奏技巧

在交响乐团中,长号属于铜管乐器。铜管乐器有自己的发音原理,而一切的发声原理又来自于物体震动。音的高低取决于震动频率的快和慢。与e的乐器不同,铜管乐器不像弦乐器那样靠拉弦产生的震动声音;也不像打击乐器靠鼓锤或靠手击打鼓皮产生声音或木管乐器那样依靠哨片产生的震动。

铜管乐器作为发音体来说,它的发音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嘴唇的震动,首先是把唇震及号嘴练习练好。在乐团中演奏,没有唇震、震动点的吹号是不会有正确和干净的长号音色的。所谓的让嘴唇震动就是自己能把自己的嘴唇吹响,当然让嘴唇吹响只是长号演奏起步的基础。因为起初的震动只是我们的内唇在震动,也可以说这种震动是费力不讨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试想内唇的肉比较柔软,相对来说靠内唇来震动是比较容易的,但这样的弊端就是外唇的存在会使原来足够能使嘴唇震动的力量不能完全把嘴唇震动开,而且靠内唇震动会影响到音色的透明度和嘴唇无法快速而又灵敏的运作,我们练习唇震的目的是为了嘴唇震动灵敏,只有嘴唇灵敏的情况下我们的演奏才能不费力。练习唇震和我们练习乐器一样,都有相对应的科学练习方法,在能吹响嘴唇的前题下可对照钢琴或别的乐器来进行适合自己能接受的音域。先从音阶开始,琶音练习曲,甚至一些简单的曲目的练习。在国外可以经常看到铜管演奏家们用嘴唇和号嘴进行乐曲的演出。在乐团里,如果没有好的长号音色是不会有什么更大的发展的。

优秀的长号演奏家还要有一个正确和规范的口型。所谓的正确和规范只是给大家拟定了一个标准,但每个人的口型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原因或许是先天或者后天等因素所造成的,但按照标准来做肯定是对的。首先我们了解口型的时候应该知道支撑嘴部肌肉运行的五个固定点,他们分别起到了支撑和运动、发力的作用。这五个点分别是在上唇的两个点,他们管肌肉发力,嘴角的两个点管唇部支撑,最后一个在下颚,那个点是最特别的,也是在以后解决高低音问题时最关键的一个点。当我们知道这五个点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象到正确口型的样子,这样的嘴型在吹奏的过程中比较好支撑和发力。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演奏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个拟定的标准。他们在吹奏的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嘴贴着牙齿,而是鼓腮吹号,那些人当中也有不乏有一些国际知名的演奏家,但当我们看到他们演奏的时候会发现他们虽然鼓腮但是他们的整个脸部肌肉是不动的,不是来回的鼓腮。

另一个可以提高长号音色的练习是号嘴练习。当我们了解了唇震的基本方法后且又有了一定的唇震基础的时候,我们应该在练习唇震之外加号嘴的练习,号嘴的练习和唇震的练习都十分的重要。在我们上号之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都是要在号嘴的练习过程中解决的。比如说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号嘴放在嘴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目前被我们所知道的有三种位置:第一种上唇三分之一,下唇三分之二的这种方法是有局限的。也许目前在国内还有许多人还在用这种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吹奏的人是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的。道理很简单,我们在讨论唇震的时候就提到过,固定我们的嘴型有五个点,上唇就占了两个,而且我们在由低音向高音吹奏的过程中嘴唇的运行方向始终是向中间聚拢,上唇的两个点起到了主要的发力作用,假如我们只是留给上唇三分之一的号嘴的情况下,那样就会使上唇的两个主要发力点不能很好的向中间聚拢,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在低音区没什么难度,但是高音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另一种是上下唇各一半,这种方法也有许多人在采用,而且要比第-种方法,但是同样存在着第一种位置的毛病。第三种是上唇三分之二,下唇三分之一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科学的方法。把三分之二的号嘴留给上唇,使上唇的两个肌肉能够轻松地聚拢。只有在聚拢的情况下,我们吹奏高低音时才能保证音色的统一。所以说我们在选择号嘴在嘴唇位置的时候第三种方法应该是我们需要应用的。

长号是一件音域非常宽广的乐器。我们一般知道的长号的音域是从大字组E到小字一组降B或者上面大三度的D。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长号演奏家可以达到上述2倍的音域,高音可达到小字2组的降B,低音可达到钢琴大字组以外,总共5个多8度那么宽广的音域。其实它的音域并不只是这样的,要比我们想象的宽得多。

我们都知道长号本身属于铜管乐器,而铜管乐器又是泛音所构成的,这样乐器的本身是不存在音域的限制的,只是因为人的自身极限才限制了乐器。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长号的宽音域特点,高低音的通透练习及气息的正确控制是长号演奏过程中较难而且需要多加练习的基本技术,没有通透练习吹奏任何东西是不会连贯通畅的。

在长期的乐团实践中,我总结出了“通透八练习”,这个环节的练习只有在唇震练习、号嘴练习和长音练习有了很深基础的时候才适合。通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吹号时找到正确的嘴部肌肉的运行方向,从低音到高音能够保持非常的连贯没有断层。高低音的通透练习其实就是连音的练习,包括有把位的同泛音列的连音练习,这种练习对于长号演奏者来说还涉及到了把位连接的问题。练的时候要比其他铜管难一点,但因为它属于同一泛音的系列,所以想做好这样的练习困难并不是很大。另一种则是有把位不同泛音的练习和无把位不同泛音的练习。铜管乐器的发音是由嘴唇的震动和气息共同作用下发音的,而嘴唇的松紧变化,改变风口的大小和快慢气息所带来的不同压力,使乐器震动发生改变而发出不同音高的泛音。练习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知道我们的练习是为了把泛音与泛音之间的格(泛音格)练的越来越小,只有格小了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嘴唇才能快速而又灵活的运行,明白通透练习的重要性我们就开始我们第一个练习,同样也是“通透八练习”里最艰难最重要的练习,可以说没有“1练习”后面的练习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能做也是不能使音连贯和通透的,速度也是不可能做到很快,当做“1练习”的时候,我们先从2个泛音(大字组降B-小字组F)或者3个泛音(大字组降B-小字组F-小字组降B)开始练习,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拿镜子照着自己的嘴唇练习,这样有什么毛病就能够及时发现方便自己解决。

至于声音变的不干净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一直提到的唇震问题,我们的嘴唇是否一直在进行训练,是不是用外唇的震动也是影响声音干净与否的原因。当然这两项经过长时间的练习都是可以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是否找到了自己的震动点。可以说没找到震动点的演奏员是不可能有正规干净的音色的。而且这个点是将来帮助我们达到高低音通透的至关重要的点,也是能否把超高音域的音吹好的一点!要想解决超高音,嘴唇的运行方向必须是向中间居中的。当嘴唇不能居中的情况下音色是不会保持统一的。

演奏者在练习完“1练习”的时候, 需要进行“2练习”及后面的练习,所谓“2练习”是四度、五度、八度的练习。长号乐器可以进行连续练习(从小字组降B ―小字组F一大字组降B―小字组降B),从一把位到七把位都要练。次数最好是每个把位连续三次的练习。“3练习”所练的是一个八度的练习,而“4练习”则是两个八度的练习。在每个把位练到三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把八度和十六度跨度的音练的像三度、四度、五度那样连贯。五、六、七、八练习,练习的都是嘴唇大小范围之间能够更加灵敏和许多高难度的组合练习。当然做到这些不是靠说就能做到的。

在长号演奏中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正确、科学的方法。首先方法应该排到第一位。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我们再怎样练习也是白练。在我遇到的铜管演奏家中,大多数都很少接受这样的训练,认为就算不经历这样的训练,演奏时一样可以发出很优美很连贯的长号音色。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拿欧美国家的演奏作品进行对比。会感到自己没他们好。自己不管怎么样练习都不能接近他们那样的水平,其实这就是方法的问题。外国人吹号也只有极少数是从小开始练习的,大多数的人也都和我们一样,他们练号也是要从基本功开始,最先解决的都是嘴唇的震动和高低音的通透、连贯,然后才开始进行其他的技巧练习和作品演奏。

作为一名优秀的长号演奏家,必须知道该如何将嘴唇吹响,包括内唇的震动、外唇的震动及嘴唇的运行方向、号嘴练习、通透练习。这些练习都是由嘴唇进行变化而达成的。唇部轮廓动作越小演奏的速度及音域跨度就越快、越连贯。假如我们把唇的震动归到一个点上那么我们嘴的动作就会越小。再大跨度的音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可以快速、连贯的演奏。当演奏者感觉是一个点在震动时,嘴唇可以更加灵活放松的震动。演奏者有了正确的长号音色、纯律的音准、四个半八度的音域,以及各种演奏音阶琶音的技巧(包括软吐、颤音、滑舌等)时,就可以很好地、准确地演奏音乐作品了。这样的演奏才可以真正体现作品的艺术性。

作者简介:

周刚,辽宁歌剧院 ,长号演奏员 , 国家三级演奏员。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常见误区及改善对策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词汇记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