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触、叩、听”基本功 临床医生不能丢

时间:2022-04-17 12:53:23

“视、触、叩、听”基本功 临床医生不能丢

清晨查房,某医生向我汇报病区病人情况。其中有一位病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病人入院4天,是以发烧、肝功能异常、神志朦胧而收住病区的,病人28岁,男性。管床医生向我汇报说,该患者入院前一周,因身体不佳,上腹不适,去某市级医院就诊,“B超”印象为“腹腔大量腹水”。次日乘火车到省城某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仍为“腹腔大量腹水”。当时,患者和家属十分紧张,又赶回家乡人民医院就诊,“B超”同样结论,拟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我听完病情介绍后,立即检查病人:患者腹部平软,无移动性浊音存在。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便一再询问家属及管床医生,他们一致回答说,患者腹部与刚入院时一样大小。可以说,通过我的仔细触诊,病人的病情基本清楚了。我不免有些诧异,便让管床医生看看自己的肚子!我告诉他,如果说患者肚子里有大量腹水,那么你的肚子里就有特大量腹水!我分析说,由于诊断上的错误,又经过几天的利尿治疗,造成病人体内水和电解质失去平衡,加之病人数天来进食很少,并发烧和出汗等,结果导致患者虚弱,意识朦胧。我让患者伸出颤动的双手,这虽不是典型的肝昏迷前期扑翼样震颤,但已进入边缘。其实,如果当时患者入院时,临床医生进行一下腹部移动性浊音检查的话,便一定会发现这3张“B超”单有误,就不会定下错误的治疗方案。这都是由于我们的一些临床医生忘记和不重视临床诊断的基本功(视、触、叩、听),过于轻信仪器的检查所带来的后果。

由于该病人在诊断上得到及时纠正,治疗方案对头,患者终于在10天后高高兴兴地痊愈出院了。

实话实说,该患者这次患病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虽有肝功能异常,但并非罹患病毒性肝炎。

由此病人,我又联想起另一病例:几年前的一天夜晚,急诊室里来了一位急诊孕妇,诉说晚饭前出现腹痛,呈阵发性、进行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当时值班的医师考虑到有“宫外孕”的可能,但他并没有做认真的体检,而是让病人去做“B超”检查。检查结果为阴性,于是当班医生便作为一般腹痛进行了处理,结果孕妇死于“宫外孕”大出血。后来,尽管医生受到严重处理,但患者已去,生命不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位临床医生过分地迷信了“B超”,忽视了认真的体检。如果这位医生能再做一下妇科检查,如阴道后穹窿穿刺,就可基本明确诊断,就可以急诊处理,完全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教训决不能忘记。我认为:作为临床医生,除了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之外,切不可忽视了临床上“视、触、叩、听”基本功的训练和运用。如果我们的临床医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许多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心理健康要“八戒” 下一篇:退休女性,用“化解妙法”解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