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16 09:37:24

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Esthet-X Flow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正畸矫治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对照组采用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粘接托槽。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时托槽总脱落率及6个月时前磨牙托槽的脱落率。结果 实验组3个月和6个月时的托槽总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6个月时前磨牙托槽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的临床效果优于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

[关键词] 光固化流动树脂;托槽粘接;脱落率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0-0137-03

光固化流动树脂是一种新近研发的材料,比光固化复合树脂流动性好、可塑性强,能更好地渗入脱矿的釉质微孔,在恒牙窝沟封闭[1]、楔状缺损的修复[2]、减少充填物的微渗漏[3]等方面常见临床报道。近来有学者进行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的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光固化流动树脂的粘接强度达到了正畸临床粘接托槽的需要[4]。我院从2011年应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9月在我院正畸科接受固定矫治的错■畸形患者50例,年龄13~18 岁,男27例,女23 例,共计1000颗牙齿。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拔牙的矫治设计且均采用全口MBT直丝弓矫治。患者无正畸治疗史,牙齿无发育异常(如氟斑牙、四环素牙等),来诊时口腔卫生状况良好,牙龈无红肿。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治疗,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明确良好配合的重要性。

1.2 患者分组

所有患者的牙齿分为左右两个象限,随机选取每一患者的一侧象限的牙齿为实验组,另一侧象限的牙齿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托槽,对照组采用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粘接托槽。同时设立各组患者数据表,记录患者的姓名、粘接托槽的牙位、每侧的粘接材料、粘接托槽的时间、每次复诊时间及每次复诊时托槽脱落的个数及牙位。

1.3材料与仪器

微蚀刻孔底直丝弓托槽(长沙天天)、35%磷酸酸蚀凝胶(贺利氏古莎)、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天津合材)、Esthet-X Flow光固化流动树脂(DENSPLY公司)、prime&bond NT粘接剂(DENSPLY公司)。LED光固化灯(杭州四方医疗器械)。

1.4 托槽的粘接

用慢速弯手机及橡皮杯蘸不含氟抛光膏抛光牙体颊面15 s,冲洗及气枪干燥牙面。常规酸蚀、冲洗及吹干牙面,使釉质呈白垩色外观。

实验组:牙面涂布prime&bond NT粘接剂,气枪轻吹,光照10s。将Esthet-X Flow光固化流动树脂涂于托槽底部,使托槽与牙面均匀接触,用探针小心去除多余树脂,托槽的近中、远中、龈向及■向各光照20s。

对照组:将适量的A、B液均匀混合后涂于酸蚀的牙齿表面,用空气轻吹,使牙面仅有一薄层处理剂。将调拌好的京津釉质粘合树脂糊剂涂于托槽底部,用镊子夹持托槽粘到牙齿颊面上,在粘接剂硬固前用探针小心去处多余粘接剂。

所有托槽均由同一医生粘接完成。粘接过程中使用吸唾管持续吸唾,以减少唾液污染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1.5 托槽脱落个数及牙位的记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每个牙位均严格配对记录。对于首次无法粘接的牙位及配对牙位从数据表中去除。叮嘱患者3 d内托槽脱落要及时复诊,或电话告知医生脱落的时间及脱落的牙位。医生将脱落的牙位与对照组相匹配牙位同时从数据表中去除。每位患者均要求4周复诊一次,将每次托槽脱落的个数记录到患者病志本,并随后记录到数据表。记录患者3个月内及6个月内托槽脱落的个数及牙位,并从数据表中去除期间调整托槽粘接位置的牙位托槽。每个托槽只记录首次脱落的复诊时间。

1.6托槽脱落率计算

3个月时托槽脱落率=粘接3 d后托槽脱落个数/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3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为:首次拟粘接的托槽数(500)-首次无法粘接的托槽数-粘接3 d内托槽脱落数-调整粘接位置的托槽数。

6个月托槽总脱落率=粘接3 d后至6个月时托槽总脱落数/6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6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为:3个月时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3~6个月调整位置的托槽数。6个月前磨牙托槽总脱落率=粘接3 d后至6个月时前磨牙托槽总脱落数/6个月实际进行统计的托槽数。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两个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首次无法粘接的托槽数各19颗。粘接后3 d内各有7颗托槽脱落。两组3个月内调整位置的托槽数各5颗,3~6个月调整位置的托槽数各3颗。实验组3 d后至3个月内有11颗托槽脱落,对照组3 d~3个月内有23颗托槽脱落。实验组3~6个月内脱落托槽6颗,对照组3~6个月内有13颗托槽脱落。实验组3 d后至3个月内脱落的前磨牙托槽数7颗,对照组3 d后至3个月内脱落的前磨牙托槽数17颗。实验组3~6个月内脱落的前磨牙托槽数4颗,对照组3~6个月内脱落的前磨牙托槽数9颗。

3个月每组实际进行统计分析的托槽数均为469颗。3个月时,实验组托槽脱落率为2.35%,对照组托槽脱落率为4.90%,两组3个月内的托槽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6个月每组实际进行统计分析的托槽数均为466颗。6个月时,实验组总的托槽脱落率为3.65%,对照组总的托槽脱落率为7.73%,两组6个月的托槽总脱落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6个月时实验组前磨牙托槽总脱落率为2.36%,对照组前磨牙托槽总脱落率为5.58%,两组6个月的前磨牙托槽总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托槽脱落率的比较(%)

3讨论

流动树脂是一种低黏度复合树脂,无机填料含量少,颗粒小,流动性大[5]。良好的流动性使流动树脂不仅能与牙釉质紧密结合,还与托槽底板的结构间紧密嵌合,因此有学者进行了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实验研究,认为流动树脂粘接托槽的效果与传统的正畸粘接剂(Transbond XT)无差异[4]。小颗粒填料的托槽粘接剂不易引起菌斑堆积[6],因此可以减少正畸过程中牙龈炎症的发生。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考虑应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 在达到临床需要的粘接强度的同时,减少粘接剂周围菌斑对牙周组织的损害。

通常情况下,患者初次戴上固定矫治器后,由于饮食习惯、刷牙习惯等需要在几天内有一定的改变,而在这期间,患者对矫治器的不适宜很容易导致托槽脱落,因此在进行托槽总数量的统计中,去除粘接后几天内脱落的托槽个数,并将各组脱落的托槽以配对的形式去除,以此排除由于患者的不适应性导致的托槽脱落并保证每组剩余托槽数量的相等。在正畸矫治过程中,对于粘接位置不正确的托槽,要及时地进行位置的调整,笔者将调整位置的托槽连同另一组内相配对的托槽数一并从总托槽数中去除,从而也保证了每组进行统计的总托槽数量始终相等。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粘接后3天内脱落的托槽数比较少,笔者认为这与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完善的心理干预及系统的口腔认知宣教有直接的关系。有文献报道,对佩戴固定矫治器的患者进行规范的宣教和心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矫治器的损坏率[7,8]。

在影响托槽脱落的众多因素中,操作者因素至关重要。医护操作方法的严格规范可大大减少托槽脱落率,缩短疗程,提高矫治效率[9]。本研究中,在粘接托槽的过程中,笔者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粘接前牙面进行了仔细地清洁,粘接过程中严密地隔湿并持续地进行吸唾,因此总体的托槽脱落率比较低。另外,总托槽脱落数中,前磨牙区托槽的脱落数比较多,这与一些文献的结果相一致[10]。笔者认为前磨牙区托槽脱落数较多的原因首先是前磨牙牙齿本身解剖结构的因素,其次,前磨牙位于牙弓的后部,承受的咬合力比前牙大,因此托槽的脱落率要高于前牙。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托槽脱落均主要集中在正畸治疗的初期(前3个月),樊林[11]也指出,不同的矫治阶段,托槽的脱落情况存在差异。正畸治疗的初期,为了排齐整平牙齿,镍钛弓丝尽可能地结扎入槽沟内而导致弓丝有较大的形变,镍钛弓丝具有的良好记忆性使得形变部位的弓丝产生较大的回弹力。咀嚼食物时,局部过大的弓丝回弹力和咀嚼力超过了粘接材料的粘接强度,就会导致托槽的脱落。本研究前3个月时实验组的托槽脱落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这说明光固化流体树脂临床实际的粘接强度要高于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

从本研究的3个月和6个月托槽总脱落率的统计分析可见,光固化流体树脂粘接托槽的脱落率均低于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的脱落率,这与文献统计非光固化类粘接树脂托槽脱落率高于光固化类粘接树脂的结论相一致[12]。笔者分析导致两类粘接剂粘接托槽的脱落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两者固化方式的不同。光固化流动树脂经过可见光照射后才能够固化,因此医生有充足时间将托槽放置在牙面的正确位置,保证了托槽粘接的准确性,并且固化后的粘接强度与环境温度、医生操作时间无直接关系。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属于双组份化学固化粘接树脂,其粘接强度与粘接剂调配均匀程度、医生操作熟练程度及环境温度有直接关系。当应用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粘接后牙区托槽时,由于口腔的狭小环境限制了医生的操作时间,加之环境温度高时,材料固化快,医生在固化期还移动托槽,都能够导致粘接强度下降。而环境温度低时,材料固化时间延长,在固化期内,未完全固化的粘接剂容易受到湿度干扰,发生水、唾液和血液污染而影响粘接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时流体树脂组前磨牙托槽的脱落率小于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组,这也充分说明了粘接后牙区托槽时,为保证托槽粘接后能尽量地减少脱落率,适合应用光固化类粘接剂。

[参考文献]

[1] 蔡琛,程田勇,刘唯. 自酸蚀粘结剂合并流动树脂对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5):660-662.

[2] 刘光丽. 流动树脂和固体树脂修复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J]. 中国医师杂志,2012 ,14(3):368-369.

[3] Chika Y, Tomohiro T, Alireza S. Effect of lining with a flowable composite on internal adaptation of direct composite restorations using all-in-one adhesive systems[J]. Dental Materials Journal,2012,31(3): 481-488.

[4] Albaladejo A,Montero J,Gomez de Diego R, et al. Effect of adhesive application prior to bracket bonding with flowable composites[J]. Angle Orthod,2011 ,81(4):716-720.

[5] Richard van Noort. 口腔材料学[M]. 冯海兰,徐明明,译. 第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03-107.

[6] 林久祥,许天民. 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M]. 第4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87-88.

[7] 黄敏,赵磊,彭劲英. 集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疗效影响的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478-480.

[8] 程莉,郭玲,杨丽俊. 青少年正畸患者托槽脱落常见原因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9: 308.

[9] 刘俏燕,洪承霞,赖燕群,等. 操作方法对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3,32(23):154-155.

[10] 郭爱军,孔锐,芮菊华. 正畸直接法黏结托槽脱落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 4(9):572-573.

[11] 樊林. 固定矫治器化学固化粘贴托槽脱落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8):1180-1182.

[12] 方文静,王松,童庆华. 三种粘结材料对中、重度氟斑牙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22):20-21,25.

(收稿日期:2013-11-28)

上一篇:优质护理理念在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 下一篇: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型臀肌挛缩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