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计量指标研究述评

时间:2022-04-16 01:04:32

专利计量指标研究述评

[摘要]就当前国内外主要的专利计量指标,从适用性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并就其计算方法和表征意义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分析发现,专利指标主要从量、率和质的角度,体现宏观技术领域、中现具体企业和微观专利文献方面的差异。最后,对当前专利计量指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尤其是对我国专利计量中存在的一些独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解,希望可以对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专利计量 指标 计算方法 表征意叉

[分类号]G35

1 引言

专利计量作为专利分析方面的一种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反映某一产业和具体企业的发明活动、技术水准及其在科学技术与济竞争中的地位和贡献等,甚至也可以应用于微观层面特定专利的质量评价中。指标作为专利计量方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量化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技术水准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对专利计量的研究也涉及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计量指针划分,且以全球有机电激发光技术相关专利做了实证分析,但却并未对这三个层次的专利计量指针作出系统详细的阐述和应用分析,同时也未对当前专利计量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分析讨论。鉴于此,本文深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主要计量指标,从适用性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以期能够客观地评价某一产业、具体企业和特定专利文献的技术创新水平。

2 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分析

当前,国内外的专利计量指标有很多,目,其巾多数指标既可以应用于宏观层面关于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准衡量,也可以应用于不同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准或创新能力比较,又或用于特定专利的技术力量或创新程度估计等。不过,笔者认为宏观层面的专利计量指针,更多的应该是强调“量”的变化,即反映整体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准变化或整个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等;而中观层面,则应该关注于“率”的变迂,即度量具体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未来变化等;最后在微观层而,则强调具体专利的“质”的差异,即不同专利发明活动的创新程度、济价值等之间的差异。

2.1 宏观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

宏观层面的专利计量指针是用于衡量某一技术领域的发明活动或其发展状况的。这些指标一方面通过整个行业的专利数量变化,反映了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根据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发展的轨迹,即由诞生到壮大再到衰退的路线,区别开不同技术的发展阶段。宏观专利汁量指标如表1所示:

上述9个指标,历年专利授权量和技术集中度具有普适意义,可以运用到任何技术领域的分析;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系数和技术衰老系数,则充分应用r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没计这三类专利间的创新水平差异,这样的指标具有领域相关性,不同行业问的差异比较大;技术强度指标则是取两个指标“专利数”和“当前影响指数”的长处,形成的一个新的指针,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方面有较好的应用。至于美国授权专利量、三方专利量和PCT中清数,一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国家专利局在权威性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又杜绝了“本土优势”的影响,在显示技术领域巾不同国家间的技术实力差异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对此,Zan Huang、Fang-Mei Tseng、周文彦、Lee s等人对具体的领域进行了应用。

2.2 中观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

中观层而更多的是区分具体企业在这个领域中的地位,显示不同企业问的技术水准差距,敝多数的计量指标需要反映出该企业在此行业中的“率”变,见表2。

中观层次的计量指针,从专利类型、专利量变、与科学的联系、专利引用、专利被引等多个角度的率变,衡量了企业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准、创新程度等,从而更客观地反映了该企业在特定技术领域所处的地位。就具体企业而言,专利授权率、专利增长率、技术力量、企业研发重点、企业活性因子、技术独立性、专利效率等指标所涉及到的专利数据,一方面容易获得,另一方面计算方法也易于实现。而相对研发能力、相对专利被引证率、引用频率、科学关联度、H指数等指标,就需要借助权威的专利数据库,通过计算竞争企业的对应指标值,在比较的基础上,发掘自身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劣势,以便为企业制定“跟随型企业战略”、“防守型企业战略”等提供参考。其中,Li Y R和Li T Y、CozijnP W、栾春娟等人、官建成等人、邱均平等人。对具体的企业进行了评价分析。

2.3 微观专利计量指标及其应用

微观层而的专利计量指标,通过多个角度的比较分析,反映了单件专利文献的“质”的区别,揭示了具体专利的质量和创新水平以及其可能的济价值,见表3。

微观层次的专利计量指针,充分结合专利说明书中的主要特征项(分类代码、引文类型、权利要求项、同族专利、申请时间、授权时间、发明人等)问的不同含义及其表征意义,通过分析不同专利间特征项问的差异,辨识专利的质量和创新水平。其中,科学关联性、前向引文量、后向引文量、第一次被其他企业所引用的时问等与专利引文相关的指标,在表征具体专利文献的质量、创新水平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技术覆盖范围、权力要求数、同族专利数量和发明人数这四个指标,对于无引文的专利文献而言,是很好的选择。至于指标“专利名称和摘要”,在判断专利文献的技术水准、济价值方面,是比较有效的指标,不过,对该指标的分析要求领域内的专家方可。Yi-Hsuan Lai和Hui-ChungChe、Martinez-Ruiz A、Jansen W和Risov M、Kas Kasravi都从微观层面对专利文献进行了分析。

3 总结

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专利计量指针在国家层面的应用,已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检验,包括在科学技术评价、知识产权实力等方面的计量分析;同时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计量指针也已基本形成。但是,当前的专利计量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计量中指针与数据概念混淆(指针是用于明确地解决一些猜想的度量方法);计量中以指针为导向,而不是以问题为导向;计量中不区分领域间的差异,一味套用现成的指标等。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尽管专利计量指标可以对技术领域、具体行业或特定专利进行量化分析,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专家在专利计量分析中的作用,最好是结合二者的优点,构建以专利计量指标量化分析为主,以专家评议为辅的计量体系。

然而,相对于国外较为完善的专利数据库,我国的专利文献数据库中没有专利引文,这样国外计量指标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引文计量指标就不能应用于我国的专利计量分析中,从而使得我国的专利计量指标体系巾缺乏合适的可以借鉴的用于评估具体单件专利价值的指针。与此同时,技术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而专利指针作为度量技术水准的重要手段,如果专利计量仅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孤立的层次进行分析,而不考虑其各个层次问的关联,就会破坏技术的系统特性,从而影响到通过专利计量分析技术水准的有效性。

针对目前已有的被机械割裂开来的三层次专利计量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借鉴学科知识测度体系的理念,构建基于专利知识网络的专利知识测度指针体系,即深入到专利文献的篇章内部,以专利知识单元为基本组成单位,以专利知识链(表征专利知识单元问的各种关联,如共现、依存等)为主要连结途径构建的专利知识网络测度。

[作者简介]高继平,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生,7篇.丁,女,1962年生,教授,博士,50余篇.

上一篇:论文被引的文本因素分析:多学科视角 下一篇: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