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品质的语文教学

时间:2022-04-16 10:43:09

追求有品质的语文教学

于漪老师曾说过:“教语文就是生命在歌唱,没有生命就没有语言。把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出来,这样以文章的人文内涵震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语言的推敲中提升学生的能力。”而察看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现语文教师总喜欢在泛泛朗读与架空分析上绕圈子;教师乐意并习惯于在文本的表面滑行,使得语文教学千课一面,让学生感到乏味而少有收获。

举一个“图”例: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必要引导学生归纳出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也是从五幅图出发:曝背谈天图、冬郊植物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而教学郁达夫的另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时,还是五幅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如此一来,学生只要学好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似乎就能包打天下。这些案例带来的深层思考则是: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否真正逼近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否真正凸显了语文课的品质意义?

脱离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考虑的问题。教师要以具有穿透力的自觉意识去解读课文内容,构建具有一己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语文教学要建立学生和“这一篇”课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经验与作者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链接。然而,考量一下应试背景下的学生,会发现他们的人生经验与阅读经验极其有限,这种“链接”常常尴尬,课堂上常会出现“链接不通声暂歇”的局面。教师要善于营造品质之场,让语文教学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一般情况下,教师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多把鉴赏的焦点聚集在文章描写荷塘夜色部分,即分析所谓“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眼中有景,却忽略了景中之人;或者着眼全篇,泛泛而谈所谓的“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其实,一个高中学生,从修辞角度品析本文景色之美,是不难的;文中所流露的喜悦与忧愁相交杂的状态,学生凭直觉也能感悟得到。关键是,“是夜之月只是朱先生之月,是夜之荷只是朱先生之荷”。只有朝这一层逼近,才能真正理解作者之心境和语言之妙处,才能把握课文的核心价值。同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所以成为散文精品而代代传诵,不只是缘于作者描写秋景秋物之细致,而是文中融进了只属于郁达夫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京所独有的,不如说是专属郁达夫的,全然只是郁达夫的秋”。如此,才能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上升到审美的高度。

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关于故乡的散文,文章的情感深藏不露,是一篇可作多元解读的美文。有些教师引领学生解读到“本文表现了乡村文明衰落和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即止,其实还没有触及到“这一篇”文章的核心。这篇散文不是一般的故乡恋歌,而要传达一种存在主义的虚无。由情美上升到理趣与思辨,让读者思考人生的存在方式,乃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本文的核心价值又不止于此,作者独特的言说方式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每一篇课文都会包含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言语形式的学习,要通过感受、领悟,吸收、运用等形式,积淀培养良好的言语能力。在学习一些语文经典篇目时,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若只是停留在缺乏理性理解做基础的盲目的“读”的层面,是可惜的。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指出:“光凭语感并不能解决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理论逻辑,如果完全不从语言方面分析,悬空而无据地感悟,采用完全经验性的学习,学生是学不会自己分析鉴赏的,更不能达到通过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目的。”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晚年的巴金攥着饱含血泪的笔表达着对一只小狗的忏悔,对的控诉,对人性的反思。然而,由于学生对时代的陌生,他们不易真正体悟作者的真实情感,于是很难走进文章的深处。有位教师在处理这篇课文时,以“据说”一词作为切入点。当小狗包弟成为“危险品”被考虑送走时,作者说:“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试验用。”结果是,包弟没有逃脱被送医院变成解剖品的厄运。教师要求学生仔细揣摩“据说”一词的特别意味:这里的“据说”仅仅是“我”听别人说的吗?对于小狗包弟的处理,只有“只好送医院”一条路子吗?学生讨论后认为,在作者“半靠边”的情况下,将一条狗送到乡下或随意放逐还是可以的(这样起码不必眼睁睁看着包弟走向死地),但是“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作“试验用”,可能就有牺牲小狗“将功折罪”的意味。所以,“据说”一词在这里就显得特别沉重,它是巴金老人写到这个细节时的无奈遮掩与痛苦感叹,也因而,满纸呜咽中的忏悔与愧疚让人想见作者的痛入骨髓。

好的语文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显现着诗意手法;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品质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的快乐教育法探讨 下一篇:真情实感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