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探秘:穿越时空的曼妙之旅

时间:2022-04-16 09:09:50

玛雅探秘:穿越时空的曼妙之旅

迄今为止,玛雅文明还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迷局。公元10世纪的玛雅遗迹,散布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之中,由于年代久远,原有的缤纷色彩已经在岁月中渐渐褪去,只剩下砖石固有的灰色,但那种质朴的古意,却是“无色胜有色”。古旧的建筑与碧绿的雨林一经组合,会产生强大的化学反应,能量之高,足以让观者叹绝。我的中美洲旅行,最精华部分就是探寻玛雅文明。

蒂卡尔:聆听圣灵之声

蒂卡尔,意即“能听到圣灵之声的地方”,是最重要的玛雅城邦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玛雅古城,公元200年到公元850年左右达到顶峰。10世纪末,蒂卡尔被彻底遗弃,在原始森林中默默地度过了几百年光阴。

如今,高大茂密的植被重新覆盖了危地马拉北部的蒂卡尔,绿油油的苔迹铺满一砖一瓦,但那些神庙,仍然高耸于丛林之中,展现出一幅绝世风景。难怪1977年乔治・卢卡斯在拍摄第一部《星球大战》时,把这里作为拍摄地。当你走进它,会有寻宝般奇妙的感受,尤其是日出前踏入丛林,感觉会更加不同。蒂卡尔是惟一可以在凌晨进入的玛雅遗迹,这样的机会,绝不能放过。

要看日出,就得凌晨3点起床,到蒂卡尔后,买票进入,还要步行25分钟左右,穿过黑暗中的丛林,登上70米高的神庙。那里,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场所。

大家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行,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喘气声,夹杂着莫名的兴奋,这时,丛林的高处传来骇人的嚎叫声,连绵不绝,彼此呼应,那声音如此嘹亮而清晰,仿佛是从高音喇叭中传来的声音。如果一个人行走,一定会被赫住的。后来才知道,那声音来自丛林中的猴子家族――吼猴。

蒂卡尔现有六座项上有神庙的阶梯金字塔,是蒂卡尔巅峰时期建造的,他们已被早期的探险家用数字编号。看日出的地方,就是位于最高处的4号神庙金字塔上。站在塔顶可眺望蒂卡尔古城全貌。前方,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海洋,间或有淡淡的云雾缭绕,几座高耸的神庙屹立其中,远处的天空,已经露出淡淡的红色,几百个人的拥挤却绝对安静,伴随着婉转的鸟鸣。

看日出的游客,被集中在一起,由一名英文流利的导游陪同讲解。这是一名危地马拉人,他轻声轻语,惟恐破坏了这一片寰宇的宁静。

蒂卡尔建在沼泽环绕的丘陵上,由九组建筑群和大广场组成,以桥梁和堤道相连,占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整个8世纪,蒂卡尔曾连续出现三个强大的国王:阿卡高王、雅克京王和奇坦王。今天所看到的蒂卡尔城,就建于这三个国王的太平盛世。

外貌惊险的金字塔是蒂卡尔最主要的建筑成就,这里的玛雅金字塔和墨西哥,埃及的有很大不同,般为斜截锥形,由高大的台基及其顶端的神殿构成,其外观十分匀称。蓝天之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网,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蒂卡尔金字塔斜度达70度的惊人设计,其外形有如欧洲哥特式教堂般奇峭,因而被称为“丛林大教堂”。

盛世时,蒂卡尔城市面积超过65平方公里,居民达5万,共有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坛,石碑等遗迹。其影响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控制着近200万人口。仅中心区域,就有大型金字塔十几座,小型神庙50多座,以古老的中心广场为核心分布四周,旁边还有装饰着浮雕彩画的王宫和廊庑围绕的市场。

公元9世纪,蒂卡尔开始衰落,玛雅人遗弃了这座有着辉煌建筑物的古城,现在,茫茫丛林之中,只留下了那好几千座建筑物。就像人们不知道玛雅人是如何建造了这些金字塔一样,我们同样不知道玛雅人为什么要废弃蒂卡尔。那异常璀璨的文明突然中断,给后人留下了个巨大的问号。

中美洲的玛雅丛林中,只有蒂卡尔成为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它不仅有文化的价值,也兼有自然的壮美。从4号神庙下来时,发现棵奇异的参天大树。当这棵树映入眼帘时,好几个人都叫了起来。这棵树着实大有来头,它就是玛雅传说中用来比喻三个世界的树。树叶部分被称为UPPER WORLD,就是上天神明(天堂),树底的根部被称为UNDER WORLD,是地下世界(阴间)。中间的树干就是玛雅王朝的象征,连接着上天神明和地下世界,玛雅传统的祭奠仪式,就是表达着一个连接上天与地下的使者,正在传递天上与地下生命的轮回。

奇琴伊察:奇迹外的奇迹

墨西哥东南部奇琴伊察的金字塔,是所有美洲玛雅金字塔中最为出名的一个,2007年7月7日,奇琴伊察金字塔与中国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道,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奇琴伊察古城的整体环境,比起蒂卡尔,帕伦克和乌斯马尔的茂密森林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它名声大噪,因为这里有几样难得一见的宝贝。

库库尔坎金字塔是奇琴伊察的宝贝之一。库库尔坎是玛雅语,意为“羽蛇风神”。羽蛇神是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丰收,羽蛇神头部的造型和中国的龙非常相像。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来自中国,中墨两国古代文明可能有某种联系。

在我见过的金字塔中,这座金字塔的造型最为工整,端庄和大气。它是奇琴伊察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筑,其设计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底座呈正方形,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层台阶,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这些定位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武士神庙是这里的第二宝贝,这座建筑,几乎是所有玛雅古城中的孤品,建筑共有四层,庙的前面和南面是一大片方形或圆形的石柱,名为“干柱群”。每根石柱的每一面都雕刻了托尔特克武士形象。这些雕刻都曾被上色,到现在还有残留。

这些石柱过去曾支撑着巨大的宫殿。它的入口处是一个用巨大石头雕成的仰卧人形像,古玛雅人称它“恰克莫尔”神像,这个神在玛雅文化中非常罕见。但为什么要摆出那样一个奇怪的姿态呢,根据推测,他胃部的托盘用于接受祭品,包括跳动的人的心脏,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圆盘用于接受其他祭品或者是放置灯火一类的东西。

神圣天然井也是这里的一宝。在玛雅语中“奇琴”意为“井口”,“伊察”则是统治者。在缺乏河流湖泊的尤卡坦半岛上,地下暗河系统是玛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这些天然的大水井对玛雅人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古城中的这口深井,就是奇琴伊察名字的由来。

这口深达23米的天然井为当地人提供饮用水,被作为朝圣之地。在干旱年代,活人被扔入井内,以期感动雨神,缓解旱情。事实上,已有不少作为供品的贵重金属,玉石和宗教图像从井中打捞上来了。许多被投入井中的人似乎还只是孩子,至少那入井后即被淹死的人绝大多数是孩子。那些在井中数小时后仍存活的人则被救起,并受到礼遇,他们被认为已与雨神交谈过了。许多从井内发现的物品属于特尔托克时期以后的年代,所以有理由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口井一直被视为神圣的地方。

将玛雅进行到底

目前世界上尚存的金字塔,分为三大类――埃及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和玛雅金字塔。

埃及和美洲金字塔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帝王的陵墓,而后者主要是用来祭神的场所。由于美洲金字塔的分布时间和范围更为广泛,所以也更具有多样性,外型相差也非常大,不会“审美疲劳”。

美洲的金字塔,很多都可以攀爬,站在高处看风景,更是一道道养眼的盛况。而埃及金字塔,大多都被围了严严实实,只有其中的一个,你可以钻到下面的地道中去,憋屈着流大汗,却几乎什么都没看着。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洲金字塔已经拒绝攀爬了。保护建筑的原因还在其次,主要是伤亡事故接连不断发生。据说现在的政策是,只要某一处金字塔发生了事故,就要被包围起来。因此,今后能攀爬的金字塔只会越来越少。

我曾到过美洲九处金字塔景点,其中最精华的五处是墨西哥的埃尔塔欣,奇琴伊察,帕伦克,乌斯马尔和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应该算是覆盖了最主要的金字塔景观,而且,所有这9处景点,都无一例外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之中,算是将玛雅进行到底了。

上一篇:三月花红润娇颜 浪漫温泉碧水湾 下一篇:意乱情迷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