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反思

时间:2022-04-16 07:43:14

关于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反思

在实践新理念时,加强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与研讨,不盲从、不轻信,有利于良好学习环境的建立和设计出合理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笔者一直坚持对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索和反思,下面结合自己的粗浅认识谈几点体会。

一 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

它可以综合成一种教与学的精神,在教与学的全过程和局部都可折射其光芒,引导教育者的教育态度,完善受教育者的个性品格。它是以整合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三维体系,即自主是品质,合作是体质,探究是衍生。

它不是具体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渗透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与学,其再现方式具有开放性、多层次性和继承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因形成表现为:其教学过程是多元智力发展的过程。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有“自我”具有个性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外因形成表现为:纪律的保障不是关键。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干,他们总在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之中。

二 小学阶段的自主、合作、探究实践

笔者在多年的听课研究中发现,小学阶段的自主、合作、探究与其他学龄阶段的表象特征是不同的。通过对多位授课教师教学的探讨和总结,认为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式”自主学习,是小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

自主与他主、被迫、机械等只是一个“度”的问题。那些将小学阶段的课堂理想化为教学主体由学生来承担,教学进程由学生来掌握,教学目标由学生来确立,教学内容由学生来评估等的论述,实为空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结构尚未达到一定水平,自主与被动更可说是相对的两个“量”。心理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与调查已表明:个体自主的行为能力随着年龄和知识的推进,只有到了初中阶段,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交叉重合。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在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主导地位的下降和小学生主体地位的上升是随着年龄同步而守恒的。“被动式”自主学习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被动”过渡到自主,这中间有一个时间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只有充分把握好这一过程的“度”,建立必要的教师对新知的介绍和对方法的启示等的学习,才会出现“被动”转向具有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如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建立“能学”;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建立“想学”;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基础上建立“会学”;在意志努力方面建立“坚持学”等表现形式。

2.教师发起的课堂交往,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大的好处在于相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学习,比较容易在最近区域之间进行相互间有效的心智交互,从而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小学阶段的合作学习,由小学生发起是不成熟的,主要是由教师发起。教师发动的合作交往学习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过分地强调合作首席教师的意志,教师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错觉,错误地把合作学习中生成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效果的认定,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把握好交往合作学习的“度”,关键在于教师在发起合作交往中能否放权给小学生,能否体现出让小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如:让小学生有权与任何一位或多位同学合作;有权选择作为合作的首席;有权到课堂的任何角落组织合作;有权不与人合作或有权倾听和讨论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发起的课堂交往的关键,在于能否唤起同伴意识和合作精神,开阔视野、激发想象、优化心智。

3.转化习题研究,深化美育探究

“当代中国,美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列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杨河教授在“当代美育前沿问题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美育年鉴(2012)》出版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当前,小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主要以习题为中心展开。在大量的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小学阶段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和从教学内容引申出习题,让学生参与探究成了主流,这种目的在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究活动,探究的质量是不高的。内因在于教师没有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区;外因在于探究活动中的实验成为摆设,推理和判断成为了肤浅讨论,课后调查成为过程空想。改变现状,必须引进美育,党的十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美育提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是对于美育重要作用的深入阐释,是今后加强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美育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切美的东西总是积极向上的,传播的是正能量。只有转化那些解剖式肤浅的习题研究,逐步深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小学生们才会从学习中真正找到探究的契机,从而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品质和探究能力。

上一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发学生英语阅读潜能 下一篇:让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