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图案艺术特征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15 10:58:52

瓦当图案艺术特征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瓦当艺术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及其演变,同时也折射出其所处时代的人们的思想文化、政治、和对生活寄予的美好愿望。并重点总结瓦当图案的艺术特征中的构图和造型手法,分析其与现代标志设计的共通之处和可借鉴之处。通过对瓦当图案的研究与学习,作者认为应从中国传统瓦当图案中汲取营养,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更好地借鉴传统设计语言并实现创新,推进中国当代标志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瓦当 图案 标志 设计

一、瓦当艺术

在传统建筑中,铺设屋顶的重要建筑材料——瓦,从形态上来分有筒瓦和板瓦两种。瓦当是装饰在屋顶垄缝上最下面一块筒瓦的瓦头,具有排水、防蛀、防侵蚀及美化装饰屋檐的作用。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瓦当实物出土于陕西扶风周原遗址,为素面半圆形瓦当,距今有大约4000年的历史。西周时期的瓦当有素面无花纹和刻画花纹两类,有些瓦当上残留有绘饰的朱红色。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瓦当纹饰各具特色,以秦国、齐国、燕国的瓦当纹饰艺术效果最为突出。齐国瓦当多为半圆形,常见左右对称式的树木双兽纹,图案的布局和装饰风格简洁疏朗。燕国的瓦当多以狰狞的饕餮作为纹饰,复杂厚重的纹样呈现出森严、狞厉、粗犷的美感。秦国以及后来的秦代瓦当主要为圆形,图案有云纹、网纹、葵纹、花瓣纹、四叶纹等,也有鹿、鱼、鸟等动物纹样,以动物纹瓦当尤为精彩杰出。西汉是瓦当艺术的鼎盛时期,瓦当工艺精湛,图案的种类和形式极大丰富,有动物纹、植物纹、云气纹、几何纹、文字纹等类别,构图巧妙、造型生动、线面结合,作品风格质朴浑厚、自由奔放、大气磅礴。特别是以“四神纹”为代表的动物纹瓦当和以吉祥文字装饰的瓦当,将瓦当装饰艺术的水平推到了巅峰。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象征着佛法庄严的莲花纹开始大量在瓦当上使用,直至隋唐,莲花纹一直是瓦当图案的重要题材。此外,唐代的宝相花纹瓦当、人物纹瓦当、联珠纹瓦当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宋元明清时期,瓦当的装饰作用和装饰效果明显淡化,图案的种类相对减少,明清宫殿主要用龙纹瓦当,雕刻精细华丽。

二、瓦当图案的艺术特征

(一)构图上的严谨多变与巧妙适形

瓦当图案均为严谨而巧妙的适合纹样。无论是适合半圆形还是圆形,图案的构图都紧凑饱满而又舒展大方,很好地适合装饰面的外轮廓。作为适合图案,其构图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形:

1.自由均衡适合

运用动植物或其他物象自身的形态与动态,在装饰空间内做均衡有序的布局安排,注意正负空间的均匀,如果是多个形象的组合,则注意形与形之间的主次、疏密、动静的关系。让形象充分显示出自身的美感特征和态势的同时,又很好地适合在装饰空间之中。如瓦当的代表——四神瓦当(图1),均采取自由均衡式构图,使青龙、朱雀、玄武、白虎的形象饱满适合在圆形的空间中,动作舒展不拘谨,又不失威严震慑之意。另一个佳作是秦代的奔鹿纹瓦当,不仅简洁概括出奔跑着的鹿的特征,而且还很好地注意了正负空间的均衡、疏密、动静的关系。汉代“千秋万世长乐未央昌”文字纹瓦当,因势将多个文字进行字体大小、笔画粗细和线条曲直的改变,合理匀称地将文字适合在圆形中。

2.左右对称适合

左右对称适合在半圆形和圆形瓦当中十分常见。以垂直的中轴线把瓦当分为左右空间均等的两部分,左右两边安排相同或相近的形象。这种构图方式庄重、稳定、大方,也不失自然活泼。如战国齐树木双马纹瓦当(图2),以树的树干为中轴线把瓦当分为左右均等相同的空间,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绘,手法抽象概括,但不失美感。圆形莲花纹瓦当中,象征圣洁的莲花构图左右完全对称,符合佛教含义的庄严神圣。

3.上下对称适合

上下对称适合是以水平线将圆形瓦当分为上下均等的两部分,上下各安排相同或相似的形象,与左右对称适合异曲同工。较之左右对称,上下对称适合构图的瓦当出现的较少,典型的有秦“四鸟纹瓦当”,汉“上林”“甘林”文字纹瓦当。

4.中心放射适合

中心放射适合构图以瓦当圆形的圆心为对称点,以通过圆心交叉的垂直线与水平线为骨架和分割线,把圆形空间分为均等的四部分,在每一部分中安排相同和相似的形象。图案四面均齐,充分适合圆形,视觉上饱满均匀。此中心放射式构图较为典型的是云纹瓦当,以中心乳丁为对称点,以垂直线和水平线将其分割成等均的四部分,每部分各有一个蘑菇状的云纹纹饰。视觉上给人严谨饱满的感觉。文字纹“长乐未央”纹饰的瓦当也同样采取中心放射式构图,将文字进行合理的变形,使其适合在圆形之中。

5.中心旋转适合

中心旋转适合也是以瓦当的圆心为基点,围绕着圆心的形象具有方向和动感,围绕着圆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造型也多以曲线形出现,图案显得活泼生动,同时也严谨地适合在圆形中。葵纹瓦当即是运用中心旋转适合构图的典型例子。粗曲线围绕当心乳丁旋转适合,如一个太阳花或顺时针旋转的水涡,极具动感美。

(二)造型上的高度概括与大胆夸张变形

简练概括是瓦当图案在造型上最重要的特征。瓦当有限的装饰空间和模制的制作工艺决定了造型上需要省略细节,将自然形象高度提炼,简化的同时又特征鲜明。造型的概括体现为平面化,如瓦当图案中对动物的表现多为动物侧面姿态,造型平面剪影化,轮廓鲜明清晰,省略繁复的结构、细节,突出动物的形态与动态。再如瓦当图案中的莲花纹则是以俯视的角度平面展开,表现莲花的基本造型特征。造型的概括还体现为将形象概括为简洁的点、线、面元素,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瓦当图案在简练中具有形式美感和一定的符号化特点。如秦“云鸟纹瓦当”中,运用“S”形曲线、圆点、简洁的块面构成的鸟形有机组合,图案形式感极强。

夸张变形是瓦当图案另一重要的造型特征。一方面,夸张变形是为了更好地适合圆形空间,另一方面,夸张变形也能够突出形象的美感和特征,使图案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如四神纹瓦当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动物,都夸张了动物自身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并加入创作者的想象,使之更生动凝练,成为瓦当图案中的经典之作。文字纹瓦当也常常“因形而变”,由于要适合圆形,因此文字需要整体变形,增减笔画,组合字体。如“日乐富昌”瓦当,“字体为缪篆,盘曲纠绕,线条流畅圆润,极富装饰性”①是对夸张变形的极好诠释。变形后的文字具有更强的艺术效果。

(三)寓意上的以形达意与吉祥象征

瓦当装饰图案具有装饰的审美性,同时也具有装饰的功能性。除了视觉上的美感之外,也具有更深层面的寓意美。瓦当图案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云纹、文字……其象征寓意特征都非常明显。如西周瓦当图案最有特点的是重环纹、弦纹、同心圆等,这些看似抽象的纹样实际上象征着天穹,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对上天的崇敬和君权的威严。秦汉瓦当图案中很大一部分是神话传说中的祥禽瑞兽,与辟邪、长生、升仙等文化内涵有着密切联系。如其中龙代表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虎显示王朝的强大;夔象征王朝威震四方;云则表明帝王得道升仙的幻想等。四神纹瓦当图案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方位、季节、色彩等,具有更为丰富而深刻的象征寓意。文字纹瓦当图案则根据文字内容的不同,体现指示地点、纪事纪念、吉祥祝词等各种意义。其中吉祥祝词类文字瓦当在数量和种类上最多,大约有百余种。大多数吉祥文字瓦当都用于皇家宫殿,主要是祝愿皇帝长生不老,统治万代久长。如“延年”“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富贵万世”“长乐未央千秋万世昌”等。

三、瓦当图案艺术特征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发作用

将瓦当图案与现代标志图案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分析其中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借鉴运用瓦当图案的构成方式、造型特点、形式美感、风格韵味,使现代标志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

“标志是一种象征艺术,代表着某一特定的事物,在图案设计中属于单独纹样或适合纹样的范畴。”②“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③从以上标志的定义阐述可以看出,构图上的适合、造型上的单纯显著、对事物特征的表现、传达象征意义等特征是标志图案与瓦当图案所共有的。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学习借鉴瓦当图案艺术特征,也应从这些共通点入手。

(一)构图的学习借鉴

标志设计需要凝练。“构图紧凑、图形简练是标志艺术必须遵循的结构美原则。”④“具有凝练美的标志,不仅在任何视觉传播物中都能显现出自身独立的完整的符号美,而且还对视觉传播产生强烈的装饰美感。”⑤因此标志设计也常常采用适合构图,并采用对称、均衡的手法,使图形凝练、美观、协调、适形。瓦当图案中多种多样的适合构图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来源。如标志设计借鉴瓦当纹饰列表对比图中的标志设计(图3组1),其中心旋转适合构图明显借鉴了葵纹瓦当图案的特点。(图3组2)中的标志设计则借鉴了汉代“飞鸿延年”瓦当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

(二)造型的学习借鉴

标志设计具有符号美,造型高度简练概括,夸张变形,省略一切繁复的细节,造型高度平面化,并突出特征,具有一目了然的高度识别性。要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也可以从古代瓦当的造型艺术特征中汲取营养。如(图3组3)中标志图案对树木的表现,正是借鉴了战国时“双兽树纹”瓦当中树的简洁造型,将树干与树冠概括成寥寥数笔线条,形象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图3组4)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标志,将文字笔画进行弧度变形,以适合圆形并更具装饰性。这种文字造型上的变形手法也来源于古代文字瓦当图案。

(三)风格的学习借鉴

瓦当图案的简洁、优美、古拙的艺术风格;点、线、面的灵活运用和完美结合;斑驳陆离的拓片感觉……引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可以极大丰富标志设计的表现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并体现一定的中国特色,在这方面的借鉴也有很多优秀的例子。如(图3组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标志设计借鉴了汉四神瓦当中朱雀的造型进行简化处理,线条与黑白块面的分布、用笔的感觉都吸收了瓦当拓片的质感。整体风格古朴浑厚,有助于更好地体现标志的内涵意义。

(四)象征涵义表达的学习借鉴

一个好的标志设计“是以造型为媒介,进而超越形体进入精神领域,能接纳多元思想、事件、传统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产生一股信仰般的力量”。⑥现代标志设计要通过外在的形象和形式传达内在的象征涵义,表现的是说明、指示作用,体现的是信息传达传播的功能,更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古代瓦当图案也同样是以特定明确的图案造型来体现所装饰建筑的性质和功能,反映古人避祸免灾、祈求美好的愿望,甚至包含了其所处时代的哲学思想、经济文化、等。因此,将瓦当图案象征寓意的手法运用于现代标志设计,可以使标志设计不仅有外在形式上的新颖,更有内涵思想上的延伸。

结语

斟古酌今,当代的设计界如何运用本土文化设计语言进行创新和发展,是设计师需要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欧美西方国家的设计思想、理念和艺术形式传入中国,我们对其从认识接受,到被动模仿,再到融化吸收,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⑦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者意识到民族文化设计元素的宝贵,并尝试继承传统,创新应用,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真正实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标,需要我们广泛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剖析传统设计思想,总结传统设计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将古代图案元素直接移用。本文即是在继承传统创新设计方面做出的初步探索,对中国古代瓦当图案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将瓦当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相联系,找到现代标志设计借鉴传统的有效方法。

(注:本文为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201210022042)

注释:

①赵力光.中国古代瓦当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740.

②刘砚秋.标志设计技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

③④⑤许颖.世界标志大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4.

⑥门德来.现代标志设计创意与表现[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⑦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参考文献:

[1]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2010级学生

(指导教师:高阳)

上一篇:城市公共设施系统设计 下一篇:国内珠宝设计高等教育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