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2-04-15 09:35:45

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BiPAP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分别予相应治疗措施治疗3天后比较三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前三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差异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无创双向气道正压(Bipap)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04-02

【Abstract】Objective:To examine the therapeutic value and nursing effect of 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ventilation COPD patients with type-Ⅱrespiratory failure(RF).Methods:90 cases of COPD patients with RF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 group,BiPAP group and intubation group.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re and after 3 days treatment and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were mad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There were 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aO2,PaCO2and pH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blood gas ysis showed that three of blood gas indices(PaO2,PaCO2,pH)were greatly improved in BiPAP group and intubation p(P

【Key words】NOn-invasive ventilation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 respiratory failure

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们通过不同方法对90例COPD合并II型呼衰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发现 Bipap通气能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90例,均符合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气促明显,发绀并有不同程度的困倦或嗜睡或精神错乱等神经精神症状。分为:A组对照组、BiPAP组和气管插管组,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61.7岁,男 18人,女 12人;B组BiPAP组平均年龄63.7岁,男 19人,女 11人;C组气管插管组平均年龄 62.9岁,男 12人,女18人。

1.2 方法:三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以x±s表示,各组间测定指标的数据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法,证实方差齐(P>0.05),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治疗前后两组间用t检验。P

2 护理

2.1 治疗因素实施前护理:对患者或家属做好详尽的治疗前的解释,消除其恐惧心理,详细说明气促、呼吸困难原因, 通气不足导致肺泡气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需要使辅助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解释原理:肺内气体交换,氧气被输送至动脉血(氧合),而CO2从中清除。肺内气体交换障碍通常导致低氧血症,因为CO2的弥散能力远大于O2,并且局部低通气(肺泡通气不足)导致的CO2 清除力降低导致呼吸衰竭。

2.2 治疗因素实施时护理:对照组实施时即单纯鼻部安放氧气管;BiPAP组:四头带的松紧度以不漏气为好,选择大小合适的硅胶面膜式面罩。对于口腔不能闭合者,选择面罩通气,防止造成漏气过多而影响治疗效果。固定时应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松紧下不漏气为好;气管插管组:预防感染,防止喉头水肿。

2. 3 运动康复性护理:被动使病人活动受限,失去自由。因长时间处于同一不能翻身时,可导致身体某部位的疼痛与不适,如枕部骶尾部疼痛等,甚至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给予病人床头抬高30°~35°,2 h~3 h协助更换,并于叩背促进排痰。每天指导协助病人活动四肢2次,每次15 min~20 min。起床是最有效的引流,同时使病人增强了体力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每天按摩腹部2次或3次,每次15 min~20 min,促进排便。

2.4 加强与患者交流:由于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患者需戴上面罩,因而影响语言交流。故应教会患者与医务人员交流的方法,如击掌、打手势、眨眼、点头、摇头或传呼器呼唤医务人员来描述不适或需要,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

2.5 营养支持: 正压通气患者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等,应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以避免产生较多的CO2,加重CO2潴留,必要时静脉输入营养药,以保证治疗期间的营养需求。

2.6 呼吸机的维护:呼吸机由于长期运转,注意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监听运转声音,及时发现异常,防止发生意外,内套管每天消毒2次同时对空气过滤网除尘清洗,湿化液每日更换,冷凝水收集瓶置于管路最低位,及时倾倒,防止逆流。

3 结果

见表1。

治疗前三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差异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呼吸肌疲劳、痰液引流不畅是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COPD急性加重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液分泌增加、黏膜水肿等原因,使气道阻力增高;外周小气道提前闭陷使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升高,两者均使吸气功能消耗增加,容易产生呼吸肌疲劳。

BiPAP无创通气是在压力支持通气的基础上给予吸气相和呼气相不同压力水平的通气支持,吸气时给予较高的正压通气,克服气道阻力,增加潮气量,改善通气/血流(V/Q)比例;呼气末提供较低水平的气道内正压,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闭陷和肺泡塌陷,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1]。从而降低患者自主呼吸做功和氧耗,减缓和防止呼吸肌疲劳的产生;增加有效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CO2潴留[2,3]。本组观察结果显示, 通过以上的积极护理,BiPAP组病人较之于常规治疗组能迅速提高血氧浓度,有效降低动脉血CO2,从而改善机体酸中毒状态,其疗效确切;在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方面虽不如气管插管组明显,但Bi-PAP组呼吸机同步性能好、无创,具自动漏气补偿功能,有较好的湿化效果。但对于一些及危重病人,仍然需要气管切开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因此,通过合理的治疗因素的实施,各方面的积极护理,应用Bipap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

参考文献

[1] 梁宗安,等.经鼻罩正压通气对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实用肺科杂志,1997,4(3):25

[2] Brochard L,et al.Improved efficacy of spontaneous breathing with inspiratory pressure support.Am Rev Respir Dis,1987,136:411

[3] 韩守信,王淑艳,韩晓梅,等. BiPAP呼吸机吸入氧气含量影响因素对COPD患者疗效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2002,25:254-255

上一篇: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下一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