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东部参与产业国际转移,促进中部经济崛起

时间:2022-04-15 11:34:30

延续东部参与产业国际转移,促进中部经济崛起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企业成本攀升压力,中国沿海地区产业所受压挤日渐严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向外转移以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萎缩,中国沿海大量占据产品链低端的生产企业倒闭,中国政府大力扩大内需以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怎样抓住这轮产业国际转移的机遇和迎接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促进诸如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已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所关注和急需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产品内分工理论对产业国际转移的解释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诸如中国,所参与的国际加工贸易,是利用国外零部件和其他资源在本国进行加工、制造、装配,然后将产品销往国外而发生的贸易,其通常的形式是发达国家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利用发展中国家已有生产能力加工装配产品,然后将产品运往境外销售。这种加工贸易是产品分工的典型形态之一,展现出产品工序的跨国跨地区化。而世界产业转移是指顺应竞争优势与劣势的转换,通过产业要素跨区域流动,把某一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经济现象,我国东部地区参与产业国际转移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的转移,因此,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视角探讨,能够更加深刻的解释这种产业转移现象的本质,与其说是产业国际转移,不如说是产品生产制造环节的转移。

同时,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微观企业运行层面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与产品内分工生产方式推广深化相适应的,一些诸如供应链、价值链、外包、转包、企业服务业外包、模块化等的概念,都以生产区段国际分工和全球组合为基本着眼点。全球产业转移,实质上是生产环节的转移,而资源能耗低,附加值高的技术环节仍牢牢把握在跨国公司内部,而大多将中间的生产环节投资在我国,这也是资源消耗最大,附加值最低的环节,跨国公司甚至有意通过各种手段,遏制参与其国际生产环节的其他公司的技术创新,以确保其本身在该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利益。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必须一方面把握全球经济走向和跨国公司行为机理,另一方面清楚了解我国企业和经济现状的优劣势,这样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全球产品分工。

二、 中国参与产业国际转移现状

1. 东部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

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内地供给的充足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土地和内地巨大的市场,抓住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企业,不仅有利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沿海吸收的大多是国际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产业专业和外包订单,得到迅速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许多制造企业依靠OEM生产方式,即“贴牌生产”赚钱加工费用,占据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依靠中间制造环节加工贸易,是我国东部沿海乃至全国大多数制造业的基本特征。这种以“代工生产”的成长模式,使作为接受代工的中国企业陷入了“技术依赖”甚至是“技术陷阱”,即本来就仅只具有对产业低端的加工能力,自身缺乏产品设计和研发优势,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的中国企业,对于国外跨国公司更加依赖。

从全球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剧,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对各国要素比较优势的衡量,在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纷纷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本国的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占据了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同时把产品价值链的中间低端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内部占据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即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我国东部地区因其独特优势成为了跨国公司竞相投资的地区,东部经济也因此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这背后,我国企业自身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深层次的发展,因为缺乏自主创新等核心竞争力而无法与跨国公司抗衡,充当着“世界制造中心”和“国际代工者”的角色,而付出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破坏的沉重代价,为了追求“低成本”而牺牲了劳动者的利益。

2.中部经济和资源现状

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0%;人口3.6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自然资源是我国三大地带中最为丰富的,能源、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储蓄量在全国居第一,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从产业资源来看,中部六省不仅具有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四大高科技产业和汽车、钢铁、轻纺、水电、第三产业等五大产业群的先天之利,而且具有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等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日益同东部地区拉大差距,而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举措的实施,其增长速度也日益落在西部和东北三省的后面,产业结构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市场力量的牵引,中部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东部地区以纺织、服装、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和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传统加工制造业,正在加快向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较为便利、资源环境容量大、综合商务成本较低的中部地区转移。中部经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时机已经成。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萎缩,中国沿海大量参与产品链低端的生产企业倒闭,中国政府大力扩大内需以

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部崛起顺应了这一导向,在危机面前,中部地区发展应注意什么?在这一轮新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中部企业和政府应该做些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其自身地理、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优劣情况,既吸取东部发展经验中合理之处,也看到其还需完善之处,择之用之。限于篇幅和笔者水平,本文将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三、中部地区参与国际产业转移以加速经济发展的措施――产品内分工视角

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带动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较为便利、资源环境容量大、综合商务成本较低,这使得中部地区具有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相关措施的实施证明中部地区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决心;而广大的国内市场是承接转移的保障。通过参与全球产品生产环节的参与,来促进本地产业升级的路径,国内学者刘志彪提出了从OEM到ODM再向OBM的转移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大量和持续的吸纳了以加工装配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大量的外资企业在中国以东部为主的地区制造产品,而东部本土企业,由于创新能力的落后和缺少品牌,组织能力低下等因素,只能在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吸纳跨国公司代工订单,主要涉及一些低档的非耐用消费品等产业。中国加工贸易快速增长,半数进出口贸易是加工贸易,半数以上的进出口贸易来自外资企业。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外订单减少等各方面影响,导致了2008年中国沿海大量粗放型加工企业倒闭,这一现象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国内学者提出了三步走的产业升级阶段:一是提高“本土企业接受外包订单价值/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升级阶段;二是OEM转向ODM的升级阶段;三是OEM、ODM向OBM的升级跳跃阶段。从东部地区经验来看,技术外溢的效应在第二阶段中体现出来,由于中国企业进入一个高度竞争的开放性国际市场,国际意识逐渐增强,锻炼了劳动者和企业高管,增强了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干中学”使接受代工企业学到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而随着代工者能力的增强,发包者让代工者承担的生产环节越来越多,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升级。而最终像OBM的升级跳跃,是个更加复杂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成本和学习能力。可以说,在我国东部还未出现成熟的从OEM转向OBM的先例,这需要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来转化,但是在中国台湾、韩国三星的成功转型,为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也与国家提出的“吸收创新”相一致。

2.转向内生性技术进步,提升中部企业竞争优势

技术进步是企业和当地经济乃至一个民族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事实也证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一批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品牌的现代产业和高科技企业收到的冲击比技术含量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企业小得多。因此,中部逐步崛起的经济中,自主创新应该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主要动力。创新在经济学中可以理解为技术进步,影响技术进步的路径中,外源性技术进步和内生性技术进步是两种不同的选择。由于内生性技术进步是建立在本国活动基础之上的,因此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独立性的特点,是获得自主创新能力重要路径,也只有获得了创新能力,在参加产品内分工环节上,才能参与设计研发的价值链高端环节。

现在我们国家对外的技术依存度超过50%,近年来,工业产品新开发的技术,有70%是属于外缘性的技术,尽管中国在专利申请上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但是全国的企业当中,还有99%的企业连一件专利都没有,大量的企业都还是依靠利用外国的技术,或者中国其他企业所开发的技术在生产。所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在国内现在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同时,吸收消化的经费严重不足,我们国家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是1:0.06,而韩国、日本企业比例达到1:5-1:8,这说明引进技术还要依靠自己吸收消化才能够真正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才能够形成竞争力,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也做得很不够。在中部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不足,加大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将外源性技术进步转向内生性技术进步,加大研发力度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建筑企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构建产业集群,提高中部地区经济竞争力

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定义产业集群为,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从产品内分工角度的理解,可以借用青木昌彦对模块化理论将产业集群理解为一个由很多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半自律性的系统,一个由多个企业集成的模块,每个企业可以进行独立生产和设计,参与全球产品的生产制造甚至分销物流环节,并且这个系统具有资源集聚、协同创新和区域品牌效应。

在国外,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影响这一个地方经济的强弱。如美国有了硅谷和128公路高科技产业集群,美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发展,而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也对当地经济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柱,区域集聚为支撑的产业在我国十分普遍,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目前,中部地区已经基本形成还武汉都市圈、武汉-黄石产业带、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南昌、九江工业走廊,芜湖-九江工业走廊等城市群,并初步显示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但从中部经济发展状况看,各地内部资源禀赋比较相似,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资源主导型战略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并且各地方缺乏有效的合作博弈关系,导致区域产业结构严重“同构化”和“低度化”,制约了产业聚集的资源集成效应,产业集群有待加强。因此,中部地区应结合地区本身的资源特色,进一步发展适合本省市发展的产业集群,另外,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制度环境的创造、提高产业关联度、拓展融资途径等多方面措施也是促进产业集群的有效方法。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一步步深化,广大的中部地区乃至西部地区,将逐渐融入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浪潮中。本文提出,中部崛起应因地制宜,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为发展路径,以产业集群为实现载体,强化企业和地区核心竞争力,走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关中部地区抓住产业国际转移的机会迅速崛起并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的问题,有待更多的理论去丰富,更多的实践去证明。

(作者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

上一篇:服务的可贸易性、贸易形式与贸易基础:文献综述 下一篇:浙江省民间金融现状及其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