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罗丹

时间:2022-04-15 11:21:02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罗丹

2014年底,罗丹艺术展――“永远的思想者”在国博开幕,包括《思想者》、《巴尔扎克》、《青铜时代》等在内的139件传世名作与中国观众见面。

这个展览是迄今罗丹在中国的最大规模的展览,尽管票卖到50元一张,前来参观的人还是很多,毕竟这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艺术。

亲眼看到这些雕塑,与以往千百次的在书上看到的完全不同:书上的是一个大师罗丹,亲眼所见的是作为发现者的罗丹。我们看到,他在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思想者》、《青铜时代》、《雨果》、《惠特勒缪斯女神》等作品中,是如何在造像中融合了对于生命真理的发现。

罗丹全名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19世纪的雕塑巨匠,代表着法国艺术的巅峰。此次展览通过“早期岁月”、“名人雕像与历史题材”、“渐臻成熟”与“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4个部分来呈现一个大师的诞生。

在第一部分“最初的岁月”中,我们看到罗丹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何逐渐形成。《青铜时代》可称为第一件反映罗丹风格的雕塑作品,也是罗丹获得巴黎雕塑界承认的奠基之作。第二部分是“雕塑家的诞生”。在1880年到1890年这10年间,罗丹成为名副其实的雕塑家,进入有资格接受国家订单的艺术家行列,其大体量的传世之作《加莱义民》和《地狱之门》均创作于这一时期。但同时,这时期的作品也经常遭到作品预订方的反对,因为它们的情感呈现和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都与那个时代流行的公共雕塑显得格格不入。第三部分为“渐臻成熟”。从《维克多?雨果像》、《巴尔扎克》和《惠特勒缪斯女神》这几个代表作中可以看出,罗丹逐渐走向象征主义艺术风格,作品简练,却气势磅礴,而一系列人像的变形处理也完善了这一主题。最后一部分为“走进神秘的罗丹工作室”,展示了罗丹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使用的包括肢解、组装和放大在内的处理方法,而这些方法在20世纪为大量现代艺术家所广泛采用。

本次展出作品除常见的青铜、大理石材质外,还有61件石膏雕塑。据介绍,由于天性脆弱,罗丹的石膏很少离开罗丹博物馆到国外巡展。此次展览通过大量的石膏雕塑,公众可以近距离深入了解罗丹的创作过程。

罗丹是一个遵从真理的人,这个真理大过艺术的规则,这个真理就是感情。他在留给世人的遗嘱中说,你们要有非常深刻的、粗犷的真情,千万不要迟疑,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即使和存在着的思想是相反的。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

上一篇:艺术市场寒风萧瑟 衍生品红梅初绽 下一篇: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