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思考

时间:2022-04-15 10:48:42

关于创建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思考

摘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2012年3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挑选20个县(市、区)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创建活动。为积极响应上级决定,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要采取的六项具体措施,即:一要有明确的创建目标;二要着力建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情监测、动物疫病防控屏障、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六大体系;三要实行严格的技术措施,包括免疫、监测、检疫、强制扑杀、防疫监督、消毒灭源等;四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五要保障项目建设经费投入;六要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等。

关键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防疫现状;郧县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6-0017-04

为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湖北省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畜牧强省建设,2012年3月,湖北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决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全省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总体目标是通过充分发挥创建活动县(市、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明显提高,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六种重大动物疫病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扎实做好郧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就如何开展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介绍如下,与广大同行探讨。

1郧县动物防疫现状

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既是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连接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走廊。全县土地面积3 863 km2,辖20个乡镇(场),338个村委会,3 1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4万户,人口60万人。2011年,全县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为77.8万头、12.3万头、21.7万只和400.7万只,其中年出栏(笼)分别为36.12万头、2.1万头、8.7万只和200.35万只。禽蛋产量13 224 t,肉类总产量38 350 t,畜牧业产值过10亿元。全县有畜禽规模养殖户1 051户,其中生猪养殖大户347户,存栏生猪48 600头;肉牛养殖大户66户,存栏肉牛2 300头;山羊养殖大户408户,存栏山羊46 900只;家禽养殖户230户,存笼蛋鸡120万只,肉鸡38.4万只。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郧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坚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加资金投入,健全防疫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为畜牧业生产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1)动物防疫体系健全,队伍稳定。自2005年开始,郧县切实按照省、市业务部门要求开展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防检统一,诊疗放开,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的动物防疫体系。目前,全县新成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两个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有从事动物防疫、检疫人员205人,其中县级30人,乡镇175人。全系统具有畜牧兽医中专以上学历143人(其中县级30人,乡镇113人),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18人。政府每年安排“以钱养事”经费105万元,专门用于解决乡镇防检监督员和防疫员的劳务报酬,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2)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构健全。县委、县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郧县预防控制畜禽重大疫病指挥部”和“郧县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长,畜牧、卫生、工商、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层层抓落实。

(3)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顺畅。县预防控制畜禽重大疫病指挥部制定了《郧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和《郧县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指挥部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储备金10万元。根据上级要求,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分队,足额储备必需的防疫应急物资,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

(4)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郧县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质量逐年提高。2012年春防,全县生猪存栏42.47万头,猪瘟、口蹄疫实防42.41万头,生猪蓝耳病实防37.25万头,生猪免疫标识佩戴37.25万头;耕牛存栏7.78万头,口蹄疫实防7.76万头,免疫标识佩戴7.76万头;山羊存栏13.94万只,口蹄疫、羊痘实防13.93万只,免疫标识佩戴13.93万只;家禽存笼402.9万只,鸡新城疫实防391.4万只,禽流感实防402.9万只。以上所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密度都在95%以上,比2005年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2郧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必要性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在无疫区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比其他区域相对特殊而更严格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进行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形成一个疫病防控的相对“特区”,从而实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和净化重大动物疫病,促进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增强动物及动物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出口基地。

我国从2001年开始重点在四川、重庆、吉林、山东、辽宁和海南等6省(市)建设了五个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2003年9月建设项目已全部通过验收。为保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质量和效果,农业部先后制定了《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条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一些地方先后颁布实施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条例或办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和动物防疫屏障体系,较好地控制了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极大改善,畜牧业占农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禽产品出口量已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郧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有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良好的动物防疫屏障条件。同时,郧县又是十堰市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大县,畜禽饲养量及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在全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郧县经过多年的动物疫病防控实践,全县冷链体系建设已日臻完善,兽医队伍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县级实验室装备已基本能满足监测和诊断工作的需要。同时,自2004年以来,历经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等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县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防控经验,为郧县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一篇: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系统的构建与维护 下一篇: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