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熊”史诗

时间:2022-04-15 10:48:37

The Epic of Golden Bear

杰克・尼克劳斯档案

全名:杰克・威廉姆・尼克劳斯(Jack- William Nicklaus)

外号:金熊(Golden Bear)

出生日期:1940年1月21日

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

居住地:美国佛罗里达州北棕榈海滩、俄亥俄州Muirfield村

家庭:妻子芭芭拉,5个子女,11个孙子女

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

特殊爱好:钓鱼、打猎、网球和滑雪

转为职业球员:1961年

开始参加PGA巡回赛:1962年

开始参加PGA常青赛:1990年

世纪传奇

杰克・尼克劳斯1940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富有的药剂师家庭,富裕的家庭条件使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打球。杰克・尼克劳斯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示出高尔夫才能:12岁开始,5次蝉联俄亥俄州青少年高尔夫球锦标赛冠军,并于1959年和1961年两次获得全美业余锦标赛冠军。1960年尼克劳斯作为业余选手曾以两杆差距获得美国公开赛第二名。在业余球坛大丰收后的尼克劳斯开始在职业球坛崭露头角。1960年美国公开赛最后一轮,尼克劳斯与球王阿诺・帕玛和本・霍根同组争冠军荣耀。直到后9洞尼克劳斯出现两次三推,才失去三人之中的领先优势。虽然最后的冠军是帕玛,但霍根当时就预言“如果尼克劳斯再年长两岁,他将以十杆的差距获得冠军。”

一切如本・霍根所言,尼克劳斯技术精湛,他的击球比任何人都远,而且十分精准。在果岭上,他的推杆能力过人,想要的都能打进洞内,在赛场上,尼克劳斯参加的每场比赛都势在必夺,因为他的专注力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上肥胖的身材和一头金发,媒体送给他一个别号“金熊”。

1962年,初出茅庐的尼克劳斯在美国公开赛中击败阿诺・帕玛,一举成名。阿诺・帕玛知道这位年青人很可能是自己未来的对手,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帕玛是当年的奖金王,最佳球员,被视为夺冠大热门。他一路领先,气势逼人,拥有大批的主场球迷作后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尼克劳斯顶着巨大压力在最后关头追平帕玛,比赛进入延长赛。尼克劳斯在前17洞一直领先(从前的比赛规定延长赛打到18洞),并将沉着冷静保持到最后,帕玛以3杆之差落败。年轻的尼克劳斯打败了仕途正盛的帕玛,让无数人为之震撼。他终止了高坛上的帕玛时代,开始了生命力顽强的尼克劳斯时代。

从1962年到1986年,尼克劳斯战绩卓越,共夺得了七十三场PGA美巡赛的胜利,其中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十八场四大满贯赛冠军。他也是历史上第四位完成职业四大满贯赛的球员。他是最年轻的名人赛冠军,也是最年长的名人赛冠军。进入常青组,他威风不减当年,从1990-1995年之间,共获得10次冠军,包括2次美国常青公开赛。1996年,尼克劳斯第40次参加美国公开赛,这次参与本身就是一项至今无法超越的记录。尼克劳斯在比赛中取得并列第27名,287杆的总成绩正是霍根曾经赢得美国公开赛的成绩。当尼克劳斯走下第18洞果岭时,所有的欢呼为他响起。正是这一系列骄人的成就,尼克劳斯被公认为二十世纪高球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员。

圆石滩之梦

尼克劳斯对圆石滩球场有着特殊的情感,“我不是那种很草率决定的人,但自从我在圆石滩首次练球的那一刻起,便深深爱上了这座球场。我在圆石滩打了约300场球,在世界其他球场打了约600场,相对而言,圆石滩让我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我发挥的也最为出色。”谈到圆石滩球场,尼克劳斯总是侃侃而谈:“圆石滩球场的地理位置最佳,有些球洞设计上也费尽脑汁,激励着我去挑战一切,圆石滩球场正是善于思考和构思者的乐园,它能让我发挥最大的技巧和激情去参赛。”

就是在圆石滩球场,1972年美国公开赛上演了经典之战。那一年,尼克劳斯拿下了美国名人赛,想趁热打铁把美国公开赛也揽入囊中。在比赛中,尼克劳斯打到第二轮仍然领先,到了第三轮,是个大风天气,但尼克劳斯打出了72杆的好成绩。关键时刻,尼克劳斯却被一个梦所困扰,尼克劳斯说:“在梦中,我每次都很轻松地以三杆领先,但是到第17洞,我始终无法打出标准杆,然后走向了18洞,在那里我每次发球都发到旁边的海里,我用各种杆打了一遍,最后还是打出了界。”到了比赛那天,他果然在17洞以三杆领先,但不同于梦境的是,他在最后一洞打出了一个绝顶好球,顶着风把球直接打到距洞口仅有几英寸的地方,成功夺冠。

对尼克劳斯来说,梦只是对胜利的极度渴望,也就是这种高度的精神压力变成了旺盛的战斗力。

精神力量

精神的力量有多大没人可以测量到,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人为一种精神而奋斗,他就可能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尼克劳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球员,从步入高坛以来,尼克劳斯就一直以一种近乎顽固的精神奋斗着,每场比赛他都追求完美,或许是在这种性格的驱动下,尼克劳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别人无法承受压力的时候,他依然平静如常。

在伍兹小的时候,尼克劳斯就是他的偶像。伍兹六、七岁时,他的父亲给他讲了尼克劳斯的故事,从此,尼克劳斯成为他心中的楷模。伍兹到处收集尼克劳斯的资料,把报纸剪下来,贴在床头,把他当作奋斗目标。当伍兹成功后,他发现他还差一样东西,那就是尼克劳斯的精神,尼克劳斯从1962年到1986年,七十三场PGA美巡赛的胜利,十八场四大满贯赛冠军。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里,他能一直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伍兹曾经高度评价尼克劳斯的精神动力: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是怎么调节自己的心理的,如果我们知道了就能轻松获胜。或许就是这个秘诀正是尼克劳斯长久以来始终保持颠峰状态的根本所在。

就运动状态而言,用个不大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伍兹就象泰拳,凶猛刚硬;而尼克劳斯更像中国太极拳,绵绵延延,无休无止。在年龄最佳时期,伍兹会比尼克劳斯打得更好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到中年后他会比尼克劳斯更好吗?答案无法确定,但很多人倾向否定,人们普遍认为,伍兹过早的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这种垄断感可能会影响他以后的发展。此外一些外界因素也在干扰伍兹的事业,例如家庭因素,尼克劳斯的结婚后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事业,但伍兹自从美人在旁之后,明显影响到了事业。这也是尼克劳斯胜过伍兹的地方:一种精神专注力永远也不会受到影响。

但尼克劳斯却对后生小辈充满鼓励,他说,“泰格正在经历一个任何都可能遇到的困境,人必须要跨越这样的鸿沟。对像泰格这样的人来说,他随时都会再爆发。”老前辈的话不仅是对伍兹的鼓励,更是把一种责任传到了伍兹的手中,更象是一种王位的新老交替。

常青赛后,尼克劳斯减少了联球次数,除了纪念赛,尼克劳斯2004年几乎没有其他赛事安排。他在逐渐离开多年的征战的球场,但比赛那种特别的氛围和竞技的感觉时常再上心头。最让这位73个PGA巡回赛得主头疼的是,他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告别他的球迷,他不希望将之变成媒体的喧闹节日,他希望他的离去能够尊贵而且安静,他只希望能和妻子静静地坐在湖边钓鱼。

尼克劳斯是高坛少数几个能把事业和家庭兼顾的人,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结婚已经43年的妻子巴巴拉是他永远的港湾,他的子孙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生活乐趣。现在他的家庭成员已经相当庞大,他有17个孙子,用他的话说:“我的孙子可以组建一支篮球队了。”著名球员李・特裹维诺曾说过:假如尼克劳斯能把高尔夫事业放在首位而不是家庭,上帝知道他还会有多么伟大的成就。

上一篇:高尔夫球车变身“极品飞车” 下一篇:快乐而百感交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