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堡子初探

时间:2022-04-15 08:27:55

【摘要】通过对笔者家乡甘肃地区的一种生土建筑――堡子的体验与认识,对于堡子出现的历史原因、原型,其空间组成要素与构成特点,夯筑的方式以及当下夯土技术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了解,从建筑与地方的环境、气候与文化相适应,并保持一致的角度理解堡子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堡子;功能;空间组成元素;夯土;乡土

我的家乡是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在黄土高原上总会看见矗立着一圈泥土夯成的垣墙,父亲告诉我,那叫“堡子”。堡(bǔ)子,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作:“有围墙的村镇,土石筑的小城或堡垒。”在本文中取其狭义,定义为:清末民初,西北地区由老百姓自发修建的(相对军堡而言)用于防御土匪、回回(当地人对回民的称呼)等的夯土建筑。西北地区的堡子,其核心是的墙,与古时候的羊马城无论从形式还是功能上都有着相似的作用。(《通典・兵五》:“於城外四面壕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亦作“ 羊马垣 ”、“羊马墙”。 )

1 堡子详情

1.1功能

本文所述堡子,其最根本的功能在于防御。历史上,西北地区长期靠近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分界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地缘政治,使这一区域一直战火不断,尤其是清后期至建国初期的近现代,政局不稳,灾荒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农民无法安居乐业,流离失所,为谋生计,大多沦为土匪。西北地区陕甘一带是回汉民族的重要杂居区,清政府因惧怕回、汉两族人民联合,共同对抗朝廷,于是从中挑拨离间,制造民族隔阂,煽动民族仇恨,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西南各民族农民起义的影响下,最终于同治二年(1861)年爆发了前后持续12年,遍及陕西、甘肃、宁夏、 青海和新疆等数省,回族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起义,史称“回民大起义” 。西北回民大起义中,回民军队持“灭汉兴回”的观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以杀光汉人为目标,以改变西北地区的民族构成比例,从而在西北地区拥有绝对统治权。回民起义被镇压后,部分回民也被迫沦为土匪,流窜活动于西北地区。土匪以及回民大起义活动严重影响着西北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防土匪、回民军以及清军(由于军饷不足,军纪散漫,清军也对百姓进行物资搜刮),自保平安,西北地区居民采取各种办法躲避战乱,于是堡子出现了。

堡子还有着居住的功能。据《清史稿》记载,为防御白莲教的侵扰,嘉庆年间堡子数量开始增多。这些堡子中有的可用作长期居住,主要出现在地主家修建的堡子,为保护自身利益,平日生活也围绕堡子展开。还有一类堡子用于临时或短期居住,由于穷人避难,独户主要靠挖窨(窨,yìn,地窖类),防护效果差,便由在当地有威望的人或地主富人带领,集全族或全村力量,修建规模更大的堡子,来敌侵犯时躲进堡子,敌退后又归入原地劳作生息,这类堡子提供避难时的临时或短期居住。

除去上述两点功能,堡子还承担储藏功能,毕竟防御的目的一方面是保护人命,另一方面是保证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贵重物品、食物、牲畜等),以确保损失最小化。

1.2 选址

黄土高原的地形分为塬、梁、峁、沟、川等,除塬外,梁、峁、 沟、川统称为黄土沟壑地区。塬面由于地势平坦开阔,在土匪、回民军到来时无处躲藏,因此,人口及财产损失及其惨重,而沟壑地区,丘陵众多,地形破碎,群山连绵,为住民提供了天然的安全屏障,且当时西北地区尚有原始次生林,有一定的覆盖能力,住在这一地区,土匪、回民军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了,没有当地人做向导,外来流寇较难在群山中找到出路,因此,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偏离道路或河川太远。鉴于黄土沟壑地区的地势地形特点,堡子建于沟壑地区成为保障安全的最好策略。

堡子的选址修建,充分利用地形,以最小的人力、 财力投入,达到堡子的功用,往往因地制宜,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堡子。整体来看,堡子分作两类。修建于梁、峁之上,统称为修建在山顶的堡子;而建于沟、川的交汇处,统称为山底的堡子。无论是山顶的堡子,还是山底的堡子,各有优劣之处。山顶的堡子往往建于悬崖或陡坡之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可以有效地保护堡子内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冷兵器时代,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很难将堡子攻破。况且, 堡子内配有石头、土炮、土枪等武器,可以有效地进行反击,从而更好的保护堡子内的人不受侵害,达到防御的目的。但由于修建在山顶,距离沟底较远,浅水层较深,取水不便,饮水困难。另一方面,山顶的堡子工程量大,造价高,费时费力。而山底的堡子建于沟、川的交汇处,地势低,修建较为容易(可以利用地势作为堡墙),造价低,且离水源近,吃水用水方便。但在防御性上,却不及山顶的堡子。由于堡子所处的位置较低,敌人居高临下,来袭时,往往采用的是掩埋护城壕沟,再攻堡门的方式。因为堡子低于黄土塬面,护城壕沟的一侧是堡墙,另一侧就是塬边。在塬边挖土,土经过疏导,就会流进护城壕沟内,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堡子被攻陷便是迟早的事。位于镇原县庙渠乡常俭行政村的堡子是典型的山底的堡子,曾被回民军攻破过,虽然后来经过修复,但是,损害仍然严重,已经无法较准确的测量出具体的数据。

1.3 空间组成要素

从尺度上来看,堡子的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结构各异。整体尺寸会根据住户人数、财力、物力等条件综合来决定。小型的堡子可以由一个村庄或一个家族集中而建,面积有数百平米即足已。而大型的堡子有的相当于一个县城那么大。如《西北丛编》中提到的“堡”。这类堡子主要由政府修建,集基层行政、商业、驿站、地方驻军等于一身,类似于现代的集镇。一般修建在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农业较发达的居住中心。此类堡子的破损最为严重,如甘肃省通渭县城西20公里处锦屏水库旁的堡子,现只有间隔约150米的两个残存角墩,还有鸡川镇所在的鸡川堡,也已损毁。下面就具体的要素展开:

1.3.1 堡墙

厚重高大的堡墙是堡子的核心要素,正是通过堡墙,才围合出独立的空间进行防御。堡子因其修建的地势地形不同,因地制宜,堡墙围合而成的独立空间在平面上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可以呈方形、不规则圆形、三角形等。从下面三幅图中便可清晰的表现出来:

堡墙用土夯筑而成,墙基宽5米,顶宽2米,高约7米,其断面呈梯形,这一断面形式很符合夯筑的修建过程与墙体的受力特征(相当于直墙加肋或斜撑的效果)。左图为堡子的一个纵切面图,从图4中可以看到堡墙的大致尺寸比例。

1.3.2 沟壕

在堡子周围距堡墙1-2米有环绕堡子宽约 7 米,深约7米的护城壕沟,壕沟同时也是是世家大族平时饲养牲口的地方,壕沟在靠近堡墙的一侧有斜坡供牲畜上下。

A 堡门

B 吊桥

C 堡墙

D 墙沟间距

E 沟壕

1.3.3 角墩和t望台

角墩和t望台面向受攻方向布置,一般位于堡子的角上,有时也可利用地形的高地进行建造。在一些大型的堡子中,由于两角的距离过大,也有可能在受攻方向这一整边堡墙上并排存在多个角墩和t望台。角墩和t望台主要功能有t望、反击、存储武器等。在敌人来临时,可利用角墩上存有的土炮、石头、 土块、土枪等简易武器向来犯者还击。(石头、土块等这些装备,大多是居民在劳动同时进行收集存储)

1.3.4 内部建筑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堡子,是狭义的用于防御的民堡,而非像城镇那一类大型堡子,故内部建筑只是简单的住房与存储室。大多以窑洞的形式出现。从上面的图1、图3中,呈半圆形状的,便是堡子中挖出的窑洞。大体有两种平面格局,其一为在堡中堆土挖窑,公共与交通空间环绕布置,其二为沿堡墙边堆土或利用环境挖窑,而堡子中部为公共与交通空间。

具体来看,窑洞高约3米,宽约2米,东西贯穿,窑洞与窑洞之间间隔约为2米。与一般的窑洞相比较小,原因是堡子大多处于山顶,冬春季节风大,寒冷,小一点的窑洞可以有效地避风,保暖。堡门也是窑形,堡门位于受攻方向堡墙的正中,呈窑洞形状,宽约 2 米,高约 3 米,修有与堡门同样大小的木门。下图为是堡门与窑洞的大致尺寸。(窑的深度依据具体地形环境而定,但基本在5米左右)

2 修筑方式

堡子,是一种生土建筑。《居延汉筒》中记载汉武帝时期玉门关“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而这玉门关的墙身也正是夯筑而成。夯土用当地的土,中间夹杂小碎石子,全部用夯筑实。右图即为玉门关长城古城墙。

2.1 生土的定义及其三种构筑方式

生土,是指天然未经焙烧、仅改其组成成分的比例(如含水率或颗粒配比等),并经过简单的物理加工(如压实或涂抹等),而用于建造的材料。

生土有三种构筑方式,按其发展的顺序来说,首先是掩土,比如窟、窑,与古老的穴居、地穴相关。其次是夯土,夯土是利用夯锤在模版内击实成型,作为建筑墙体或楼地面层。下图便显示了夯土的制作过程:

堡子的核心便是夯土的防御堡墙,因此,修建堡子的关键就是堡墙的施工。夯筑工程量大,造价高,费时费力(夯筑一层之后需要晾一定的时间才可继续向上夯筑),一座山顶上的堡子要完成需要五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当然,工程量的大小和财力的投入与堡子的坚固程度成正比,工程量大,才保证了堡子内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才使堡子虽然历经多次土匪的劫掠而完好无损。

右图为夯筑的古遗址城墙。遗址的墙体反映出一层层的行夯层次。

第三种构筑方式称作土坯,通过各种方法把生土加工成砌块,再行砌筑。

2.2 夯土技术的当下情况

夯土怕水,这是夯土材料长久以来不受重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但作为要长久存在的建筑,总会受潮或受雨水冲刷,从而使夯筑的墙侵蚀而酥松,影响了墙体的强度。因此,有一句夯土墙防水措施的俗语,“戴好帽子,穿好靴子”,形象的将夯土墙拟人化,准确的道出了夯土墙墙身构造设计的要点。

夯土建筑仍属于生土材料,当下做法多将生造为不同配比的三合土(石灰、粗砂、红泥配比调整),以此来改善材料的防渗等特性,而这也是最易于民间推广的方法。同时现代夯土技术的施工工艺也有提高,使用了更加精密高效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现代夯土的模版系统多借鉴或直接搬运混凝土的装配模版,这源于夯土和混凝土都有着版筑的特性。同时参考钢筋混凝土的组合,夯土墙可以采用竹筋、钢筋作为骨料。

美国的Pick Joy, 德国的Martin Rauch, 中国的王澍等建筑师,都重新使用夯土技术,将这一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王澍的五散房之茶室和水岸山居,这两个实验建筑正是夯土技术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尝试。

图4为五散房之茶室,其中黄色部分即为夯土墙身。

图5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一层平面,又名水岸山居或瓦山,图中可见的 一道道横墙即为夯土墙体。

3 意义

3.1 堡子在当下的意义

堡子这种建筑方式与当地的环境、气候、文化相适应,它承载了乡土的特点,时代的特点,是地方记忆的延续,展现了朴实、勤劳的地方文化。

堡子对于研究历史时期的人口具有重要作用。从堡子的选址及其分布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析出人口的多寡演变。同时对地方生态环境的研究也有重要作用。在黄土高原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下,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灾害频发较其他地区变化周期短,因此,很容易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而引起社会的变迁。而这类变迁,往往是小规模的,史书中很少有记载,而研究生态环境的变迁,只能从遗留的实物中寻找,堡子即为最理想的选择。

3.2 衍生的夯土建筑意义

由于生土材料的自然性以及夯土的层次肌理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界中层积岩的联想。当代建筑师对夯土的兴趣正是来源于对夯土建造的环保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时夯土建筑是探索地域化的尝试,对城市同质化问题也有影响。

从建构理念来看,自然建造是王澍重返自然之道的建筑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土生土长”一词可以用作对自然建造这一活动的生动描述。建筑是在环境里生长的,需要与环境适应、一致。而夯筑与堡的形式就是对环境(自然、社会)的真实反映,对建筑设计、理论发展有其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竹凤 汉语大词典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上海. 1988

[2] 林兢 西北丛编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 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出版 兰州1990

[3] 孛鹏旭 明清陇中地区堡子初探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9)

[4] 常建兵 民国时期陇东地区堡子研究 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01.3

[5] 张雯 《土生土长――以夯土为核心的自然建造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2013.6

作者简介:赵曜(1992-)男,甘肃静宁,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在校学生。

上一篇:简析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探究智能建筑消防的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