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时间:2022-04-15 07:22:08

论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摘要]山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潜在的旅游市场很大。但是,一些限制因素的存在使得山西省的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主要论述了山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限制旅游经济发展的要素,同时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经济;资源丰富;制约因素;建议

一、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西北望长城,东靠太行山,西临黄河与陕西隔河相望,南与河南相接。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品位,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全国之罕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山西的旅游资源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堪称一座灿烂辉煌的历史博物馆。根据统计资料:“山西已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多达260处,占全国同类遗址总数的50%以上;山西的地面文化约35000多处,居全国之首,而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同期建筑的72%以上,古寺庙的保存量也远远超出了全国的多数省份;山西拥有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达120多处,居全国之首;山西现存的寺观与墓葬壁画达2400多平方米,居全国第一。”

(一)自然资源

山西省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黄土高坡,黄土断崖和黄土谷地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形成了晋南一带纯朴深厚的自然风光,散发着黄土文化的浓郁气息;而东部太行山的悄然屹立与华北平原的一望无际形成鲜明的对比;太行吕梁的峪谷、关隘、古道都处处展示着大自然的雄姿;“巍巍太行山、吕梁山象比翼齐飞的巨龙纵卧南北,气势磅礴;恒山、五台山、芦芽山、武当山、关帝山、乌金山、天龙山、绵山、灵空山、老顶山、历山、五老峰等众多国家级省级风景名山,宛若颗颗流光溢彩的宝石镶嵌在三晋大地东西南北中,使山西浑厚的高原又显得秀丽而迷人。”另外还有别具一格的娘子关岩溶水泉瀑布、气壮山河的“龙门三激浪”、清彻如镜的天池、景象壮观的黄色大瀑布等水体旅游资源。

(二)文化资源

山西的文化资源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和独有的文化特色。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既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仅根据目前考古学家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时空就跨越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三个时期迄今十三万年,而且发现的数量也居全国首位。这里有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岗石窟,有享誉海内外的平遥古城、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寺庙群……数千年文化的积淀使山西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异常浓厚且有着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层。还有晋商文化和黄土高坡地区的年节礼仪、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生产贸易等民俗事象,社火百戏、游艺竞技乃至深层次的民俗心理,都展现了风格独具的山西地方特征。同时,山西还是全国的的军事战略要地,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和山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也孕育了深厚的军事文化。

二、山西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随着山西政策的调整和政府的重视,山西的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平稳的发展。但与其他旅游省去相比它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和缓慢。制约山西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没有自己的特色旅游产业

山西虽然自然资源和人文文化丰富,但对旅游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旅游资源开发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小,开发层次比较肤浅、深度不够。没有深入挖掘自己的优势,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主导产品,致使山西旅游接待量难以快速攀升。

(二)宣传力度和对外开放不够

山西虽然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是很多外省的旅游者都对此知之甚少。而所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少借助于全国的大众媒体和网上技术进行宣传来营造山西的文化声势等等。山西位置是处于中部内陆,既不靠边也不临海,对外开放的客观条件不利,同时太原的国际口岸和外资旅游企业少,这些都不利于吸引境外游客。

(三)环境污染是制约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

旅游的目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兴趣,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它应该是一种享受,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旅游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山西是能源大省,煤炭、焦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这些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污染了这里的空气。目前,山西省的环境质量在逐渐下降,空气污浊,河流清澈度降低,这都直接影响了旅游资源的质量同时也导致了很多潜在游客的流失。

(四)配套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在旅游中,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们不仅要玩,还要吃住,在挖掘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发展相关的产业。山西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历来享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美誉,但是服务档次低。全省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的宾馆,绝大部分景点的宾馆都在二星级以下,不能满足高档次旅游者的需要。同时餐饮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地方特色。在山西很难找到保持了传统风味的特色店,山西面食文化源远流长,声名远扬,但是在山西很难找到真正品尝该面食的地方。另外,山西的道路崎岖不平,道路修整措施做得不好,游客出行不便。

三、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要深入文化挖掘内涵

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避免肤浅的文化。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增强游客的吸引力和市场的竞争力,在保持原来市场的情况下可以扩大新市场,在挖掘深层次文化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对旅游文化的需求。

(二)加强宣传力度

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和手段大力加强宣传力度,逐步实现旅游市场促销手段的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只有做好宣传工作,才能使旅游文化进入游客的眼前,才能向游客推销,才能使游客有来此旅游的想法。在宣传的时候不仅要宣传丰富的旅游资源更要宣传特有的旅游资源,宣传旅游业的特色,树立山西旅游业的品牌形象。

(三)政府要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完善配套措施

旅游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才能激发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建立和鼓励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投资或鼓励投资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面食馆;建立一些高档的宾馆满足高档次消费者的需求:修建一些具有旅游特色的道路,在方便游客出行的同时宣传旅游文化。道路的修建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方便,也会方便当地人们的出行,加速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耀文,郭艳红,《山西旅游经济复苏对策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6卷12期。

[2]余可文,韩小平,《山西省旅游资源的文化评价及开发》,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6卷第9期。

[3]王金枝,《关于山西旅游经济未来规划的构想研究》,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8)第7卷第4期。

[4]李元青,薛东前,《山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36~138。

[5]张琴,李鑫,《实施旅游文化建设加快山西旅游经济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第17卷第32期。

上一篇:环鄱阳湖经济圈之南昌LED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下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