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的平衡点

时间:2022-04-15 01:41:31

《杀戮的艰难》里给判了死刑的人下了一个这样的评断:他们都是被政府贴上坏人合格标签的人。书里还提到那些刽子手的心态:我们只是执行者,案子是法官定的,他们负主要责任。不曾作奸犯科的我们,又如何能理解“死刑”的意义。死刑离我们普通民众有多远?药家鑫案让许多人成为“民间审判官”,法律的风向标几乎被众口烁词刮偏了方向。风平浪静后,许多人开始思考,该死或者不该死,这个决断该用什么来衡量?古话说,法律不外乎人情。这句话到今天来看,孰是孰非?

古人云“三人成虎”,其实作为讯息的接收者,这样的教训有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成为止住谣言的智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微博成为社会底层的一面镜子。看了太多的道理和不知所谓的评断,我开始怀疑我看到的真实性和我心中的那个评判的基点准不准确。微博营销的力量成为当下宣传平台的重头之重。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繁杂的、浮躁的言论和讯息。就在这时候,我的那些曾经刷微博成瘾的朋友却都纷纷宣布退出微博大军,甚至有的还想申请删除微博ID。就连我,也不再热衷关注微博上闹腾得沸沸扬扬的是非。

《杀戮的艰难》作者张娟芬说,中国被封建统治了上千年,从来没有过权利的人从相对开放的社会中得到了所谓的权利,那么他们会怎样做?这句话间接点破了时期那些令人发指事件之谜。我从大陆的一些合法作品上看到过许多令我不解的事件,一夜之间,芊芊学子成为整死老师的恶魔;谦逊有礼的同事转脸成为造谣栽赃的对手,兔死狗烹、道德不再。有人将罪责推给政府、社会,张娟芬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性的最根本,在没有行使过权利的社会型人中,一旦给予他们从前只得仰望艳羡的行为模式,他们会反弹出你所不曾见过的一面,可能是你不曾想到过的善,也可能会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恶。我们在微博上看到的许多激昂慷慨的相互指责也是如是,先不提他们的道理是否正确,你在赞同或者反对的时候,会不会用另外一种暴戾去对抗?讲到这里,我忽然发现《杀戮的艰难》虽然是一本讨论该不该有“死刑”的书,但其中的道理却与我们解读当今社会的许多状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张娟芬在书中举例观点说,如果没有死刑,那么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会不会有再次伤害的可能?反对死刑的“废死联盟”则提出:用死来做个了断,会不会太便宜坏人了?随着论述的层层展开,你会发现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么特殊的一个问题,的确各说各有理,看着各种角度的案例来阐述不同的论点态度,自己心中的天平也会摇摆起来:是生、是死;如何生、如何死,法律和人道的天平该如何平衡?台湾知名女艺人白冰冰为了能留住台湾的死刑定谳权,不惜花费大量功夫去考法官一职。的确,她有着彻骨的丧女之痛,很多人会抱着同情之心去看待她的举动和支持她的做法。但是对于错判、误判的死刑犯,我们能报以悲悯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吗?章诒和说,本来看似漏洞百出的言论,一旦你赋予了一个案例,看起来竟然就真实了。的确,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先树立好自己的一个基本观点。就好比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会凭借自己已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看待书中的正派与反派,无论故事进程如何,我们的是非观是不会变的。对于论点和论据,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更要看到其中的细枝末节会对全盘造成怎样的影响。就好像支持“废死”的法官喊出的那句话一样,“废除死刑又不是说把他们都放出来!”支持死刑的人则会说,“我们会给犯人合理的时间来申诉。”的确,严肃的法律不需我们这么轻浮的评断。而一名真正的思考者也不会因为一两个个案就将自己的信念全盘否定。

在《杀戮的艰难》跋的部分,我看到两个字“盲目”。的确,观自内心,我们在盲目的时候会生出惶恐的情绪,随即而来的则是病毒性扩散的负能量滚雪球似的迅速扩张。这时候,我们需要有能力跳出来看清楚我们所在的位置,并进行拨乱反正。有的时候我会笑言一些朋友“知错不改”的行为:世人都想要当个聪明人,并且由于缺乏安全感而想要得到“读心”的超能力。有许多朋友都曾问我要过心理学入门的书单。但其实,没有安全感支撑的人学了心理学又能怎样呢?一个没有系统分析事情能力的人,你学会了读心术,自己就能心灵开阔了吗?对于读者来说,读书的功能性无外两种,一种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一种是用来学习的。但是学习有两种状态,第一则是学习基础知识,比如认知和概念。第二种则是学习将自己从前的概念学转化成创造能力的本事。如果你对生命观有一定的看法,却还有所疑虑,《杀戮的艰难》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张娟芬用先讲述事件、后陈述实情的方式,让读者看到“杀的理由,和不杀的缘由”。

上一篇:草原人家 第2期 下一篇:探索口语训练途径,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