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篇 中药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时间:2022-04-14 10:20:09

医药篇 中药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2008年1~8月,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364.8亿元,同比增长25.45%;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280.91亿元,同比增长26.34%。其中,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113.66亿元,同比增长24.76%;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041.89亿元,同比增长26.00%。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251.14亿元,同比增长34.16%;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239.02亿元,同比增长35.33%。

2008年1~8月,我国中药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资产总额、累计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34%、2.29%、7.48%、25.27%,达到2000个、42.88万人、2219.54亿元、1212.66亿元。2008年8月末,我国中药制造业单位资产总额、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人均资产总额、人均累计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8776.35万元/单位、10783.98万元/单位、98.98万元/人、60.97万元/人,分别同比增长-0.74%、17.17%、2.58%和24.20%。

一、中药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8月,中药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资产总额、累计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34%、2.29%、7.48%、25.27%,达到2000个、42.88 万人、2219.54亿元、1212.66亿元。

2008年1~8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89.38亿元,同比增长23.7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33个百分点。去年8月末,我国中成药制造业资产总计为1913.24亿元,同比增长9.1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35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39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7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6.2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8万人。

2008年1~8月,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3.28亿元,同比增长37.6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3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资产总计为306.30亿元,同比增长11.8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企业数为6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7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6.6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82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8月末,中药制造业单位资产总额、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人均资产总额、人均累计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8776.35万元/单位、10783.98万元/单位、98.98万元/人、60.97万元/人,分别同比增长-0.74%、17.17%、2.58%和24.20%。2008年8月末,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27.29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79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52.77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8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7087.22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25.55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13705.17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7.89万元/单位。

2008年8月末,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33.68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09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46.2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59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3696.76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54.73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5071.18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58.32万元/ 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1~8月,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364.8亿元,同比增长25.45%;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280.91亿元,同比增长26.34%。其中,2008年1~8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113.66亿元,同比增长24.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7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041.89亿元,同比增长26.0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50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3.5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3个百分点。8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17.88亿元,同比增长11.9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04个百分点。

2008年1~8月,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251.14亿元,同比增长34.1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2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239.021亿元,同比增长35.3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06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5.1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5个百分点。8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28.27 亿元,同比增长18.8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79个百分点。

(四)盈利情况

2008年1~8月,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11.31亿元,同比增长15.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7.62亿元,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从子行业分析,2008年1~8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98.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10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6.15亿元,同比增长0.1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37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亏损面为26.2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5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6.2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55个百分点。

2008年1~8月,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2.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59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47亿元,同比增长18.6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99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亏损面为15.4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8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11.8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41个百分点。

(五)中药子行业运营绩效

成长能力。2008年1~8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3.7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3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率为13.95%,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8.79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9.1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3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3.7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5个百分点。2008年1~8月,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37.6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率为40.4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9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11.8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0.2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71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2008年1~8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毛利率为37.1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0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9.9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9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17%,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94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5.1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3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9.4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7个百分点。2008年1~8月,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毛利率为19.28%,比上年同期减少1.60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5.59%,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30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0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0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4.0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7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9.1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1个百分点。

偿债能力。2008年1~8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为45.0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3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为6.65倍,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64倍;产权比为0.8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5。2008年1~8月,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5.6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5 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为5.10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2倍;产权比为1.2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0。

经营能力。2008年1~8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总资产周转率为51.7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4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03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3次;产成品周转率为5.28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56次。2008年1~8月,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业总资产周转率为72.9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0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48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7次;产成品周转率为6.38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8次。

二、中药行业热点

(一)标准统一将带来我国中药饮片市场新机遇

中药饮片标准的统一有助于实现饮片生产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现代化、包装规格化、生产规模化、药材基地化,从而翻开我国饮片行业新的篇章。从去年9月24~25日在南京举行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国际论坛上透露出消息,2010版《药典》编制过程中涉及的325味中药饮片的样品炮制加工标准已完成,目前已进入检测阶段。届时,新版《药典》中囊括的饮片数量将大幅提升,中药饮片有望单列,中药饮片标准不一甚至缺失的局面将得到明显改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为中药行业的四大细分子行业,其中饮片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2007年三年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达到25%。其中,2007年1~11月中药饮片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41.7亿元,比上年上涨36.8%,完成利润14.5亿元,比上年上涨39.4%。对外贸易方面,2007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累计出口4.8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值的40.7%,出口单价同比上涨16.3%,部分中药材的出口金额和出口单价,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中药饮片行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不少隐忧,我国整个医药产业“多、小、散、乱”的行业特征,在中药饮片行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目前全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有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500多家,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007年销售额仅有3.5亿元。全国通过GMP认证的企业数不到企业总数的1/3,大部分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处在亏损或亏损的边缘。中药饮片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竞争无序,而中药饮片生产缺乏统一的炮制规范和质量标准,却是制约整个饮片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药品管理法》第十条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在基源、名称、炮制规格及炮制方法等方面的差别甚大,由于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一药数法”、“各地各法”的现象非常普遍。标准的不统一给国内饮片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困难,也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禁止其他地区生产企业进入,保护当地企业利益的正当理由;标准的不统一导致饮片市场陷入“劣药驱逐良药”的恶性循环,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很难造就全国性的名牌品种和名牌企业;由于标准不统一,往往在一个地区检验合格的产品到了另一个地区却不合格,药品监管部门执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大打折扣,不利于药品质量监管,同时这种混乱的局面也为非法制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标准的不统一也使我国饮片进入国际市场遭遇双重标准和苛刻的准入制度。全国中药饮片炮制标准的统一将是大的趋势,但短期内要实现完全统一还不太现实,考虑到各地不同的用药习惯、生产企业的现状等客观因素,通过分期、分批、分品种来制定、执行新标准的可能性很大。

(二)中药资源红色警告,3000种植物临近濒危

中药资源中近80%种类来源于野生资源,近几年监控系统的缺失和野生药材的无序采挖,导致野生中药资源急剧减少,大量物种濒于枯竭。第二届全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已有100多种野生中药资源出现资源量急剧下降。重楼、北沙参、半夏……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告急!在云南民间,当地草医将重楼作为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的良药,有民谚云:是疮不是疮,先喝重楼解毒汤。它是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季德胜蛇药片、抗病毒颗粒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制药工业的年需求量约达2000余吨,药材供应全靠野生采挖。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在对主产区横断山脉南段重楼资源调查后发现,该地区野生重楼的采挖量急剧增加,资源严重枯竭,已近濒危。曾有滇重楼广泛分布的昆明西山地区,植物种群已几乎消失,就连地处偏僻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靠近农耕区的山林中重楼也被采挖一空,部分药材收购点每年仅能收购几十公斤药材。由于就近地区资源枯竭,产区药农纷纷进入交通困难的高海拔和深山地区采挖,导致更大面积资源和生态环境被破坏。产区采挖量已远远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产区采挖量已不足1000 吨。大量生长年限不足的幼嫩根茎也被收购入市,10年前市面上较为多见的拳头般大小的个子货已少见,地产新期药材大多为指头般大小,药材质量也明显下降,经检测,合格率仅为30%。据悉,由于重楼缺货,云南白药等多个以重楼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近年已开始限产。

民间常用中草药北沙参,其药用功效给人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多年来,曾是盛产野生北沙参的山东、河北的沿海县市,在当地农民见一个挖一个,见两个挖一双的滥挖乱采下,原本像草一样多的野生北沙参资源,目前已采挖殆尽。当地人说,“好多年不见了”。北沙参为多年生草本,异花授粉植物,野生状况下生长极其缓慢,种子出苗后3~4年才能开花结实,其种子寿命生存年限不超过1年,自然繁殖受到很大影响。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的野生半夏也在告急。据1983~1993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半夏的野生资源蕴藏量为1.4万~1.5万吨。1987~1989年时,全国的收购量(野生加人工种植)就仅能满足需求量的1/3。近年来,随着农田深耕细作和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加之连年无序大量采挖,野生半夏在部分地区已基本绝迹,在10年前当地资源还相当丰富的湖北天门及其附近地区,如今已很难寻找到野生半夏了。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在1992年公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所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42%强。以利用野生植物为主的300~400味常用中药中,有100多种出现资源量急剧下降。如冬虫夏草、暗紫贝母、梭砂贝母、伊犁贝母、新疆贝母、川贝母、石斛、甘草、千金藤、银柴胡、肉苁蓉、羌活、重楼、新疆阿魏、八角莲、明党参、雪莲、鸡血藤等野生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正沿着“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而走向衰竭。人参、厚朴、杜仲、黄柏、黄芪、天麻、黄连等野生个体濒临灭绝,当归、川芎、三七、北沙参等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

(三)刺五加注射液事件暴露中药注射液监管问题

完达山药业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致死事件,已有了阶段性结论。去年11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刺五加不良事件调查处理的结果,认定完达山药业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受到细菌污染,后又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致使3 名使用该药品的患者死亡。“收回药品GMP 证书”,“企业直接责任人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国家药监局给出了严厉的惩罚。尽管完达山药业生产方面当初的信誓旦旦最终被证明是有根据的,但流通环节的软肋却让企业彻底低头。

上一篇:医药篇 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下一篇:陈冯富珍 领军WHO的中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