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感恩的心,寒门少女考取美国五所大学

时间:2022-04-14 05:04:07

怀揣感恩的心,寒门少女考取美国五所大学

2007年4月5日,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传来喜讯:中国郑州高三女生赵婧冉被阿勒格尼学院录取同时获得每年两万美元的奖学金。在接下来的三天里,Carleton College、蒙特豪利尤克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新墨西哥州立犬学的录取通知也先后到达,并且都无一例外地承诺,他们每年也提供两万美元的奖学金。

一名普通中国女生同时被美国五所大学录取!一时间,赵婧冉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鲜为人知的是,赵婧冉的父母亲双双下岗,家境一度十分贫寒。本刊特约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赵婧冉的成功秘诀里有这样两个字:感恩,而这恰恰来自她的父亲……

化解女儿仇恨,贫寒慈父播撒感恩种子

“爸――我考上阿勒格尼学院了!”2007年4月5日上午9点左右,绿城郑州细雨绵绵,在市区启福花园门口,一个扎着小辫的姑娘兴奋地迎向一位中年男子,把一封烫金的通知书从怀里掏出递了过去,气喘吁吁地说:“爸爸,我考上了!”中年男子双手颤抖地打开通知书,雨点和着幸福的泪水打在通知书上。“爸爸!谢谢您!”女儿一把抱住父亲,泪如雨下……

这个中年男子叫赵宏亮,今年45岁。1979年高中毕业后赵宏亮考上了当地一所纺织学校。因为家庭贫困,他不得不放弃升学机会,进了一家化工厂当了一名工人。1987年,赵宏亮与小自己两岁的同厂职工李芳结为夫妻,1988年6月23日,他们的女儿赵婧冉降生了。

婧冉从小就聪明伶俐,6岁参加郑州市“少儿故事大赛”就得了一等奖,还被郑州电视台和经济广播电台聘为特约小演员,赵宏亮夫妇很是欣慰。

然而,伴随女儿成长的,却是越来越困窘的生活。1999年7月,赵宏亮夫妇所在的工厂破产,两人同时下岗了。“好端端的厂子怎么说倒就倒了?”“还不是怪那些当领导的!”听着母亲的叹息,赵婧冉满心抱怨。

1999年8月上旬的一天下午,赵宏亮家的电话骤然响起,老师焦急地告诉赵宏亮,赵婧冉又打人了。一个星期中,这已是女儿第三次动手打人了。赵宏亮心急如焚地赶到学校。“老赵,你有没有发现赵婧冉最近打的同学,他们的家长都是当干部的!”听了老师的话,赵宏亮立即明白了。原来,大人的情绪已影响了女儿,让女儿对做官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小小年纪竟然学会了仇恨,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啊!”赵宏亮反复思考着老师的话,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两天后是个星期天,厂里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商讨破产后的一些事情。赵宏亮特地带上了女儿。会议结束后,许多人吵着要去找老厂长讨工资,赵宏亮挡住了大家,劝他们冷静。赵婧冉不解地看着爸爸,赵宏亮蹲下身来,耐心地告诉女儿:“孩子,并不是每一个当官的都是坏人,厂长爷爷为了救活工厂,头发都急白了,做人要讲良心,我们不能责怪他呀!”赵婧冉似懂非懂地看着爸爸。

接着,赵宏亮又来到车间,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极其认真地把车间打扫了一遍。打扫完了,又细心地擦拭起自己工作的那台机器。擦着擦着,滚烫的泪水汩汩而出,一滴一滴地滑落下来。赵宏亮动情地对女儿说:“孩子,是工厂养活了我们,爸爸舍不得离开啊!”赵婧冉抱住伤心的爸爸,也流下了酸楚的眼泪。

回家后,赵宏亮又与女儿进行了交流,很快地,赵婧冉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答应星期一就向同学道歉,向老师承认错误。

这件事启发了赵宏亮:每个孩子的本质都是好的,他们的内心都是纯真的,父母如果能够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感恩,就一定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而良好的品德才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素质啊!此后,赵宏亮有意识地对女儿实施感恩教育。

2000年,赵婧冉到巩义市郊区的姨妈家过春节。一天,她独自到市区玩耍,挤公共汽车时把钱丢了,急得大哭起来。一个好心的阿姨问明情况后,二话没说就喊了一辆的士,送赵婧冉上了车,并预先帮她付了50多元的车票。

几天后,赵婧冉回到郑州,把事情告诉了爸爸。赵宏亮眼睛一亮,这是多好的教育机会啊!赵宏亮对女儿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阿姨帮了你,我们不能叫人家白垫这笔钱啊!”赵婧冉明白了,爸爸是要寻找恩人。然而,赵婧冉只知道阿姨持当地口音。可偌大的巩义,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一个连姓名都不知道的人呢?

当天下午,赵宏亮就让女儿给巩义广播电台写了信,请求电台帮助他们播放寻人启事。三天后,从巩义广播电台传来消息:没有找到人。赵宏亮又启发女儿再想其他办法,赵婧冉想了一会儿,兴奋地说:“看电视的人比听广播的人多,我们去找电视台!”星期天,父女俩特地来到巩义电视台,恳请电视台出手相助。编导被他们的真情感动了,连续三天用流动字幕播出了寻人启事。父女俩的努力没有白费,2000年3月10日,他们终于找到了恩人李兰。李兰也被父女俩的真诚所感动,认赵婧冉为干女儿。

赵婧冉15岁那年,爷爷去世了。爷爷生病期间,父亲想尽办法筹集药费,爷爷去世后,他们全家已举债数万元。“爷爷清贫了一辈子,却也清白了一辈子。他自己病得那么重,却还那么有爱心,那么心疼亲人。”赵婧冉在作文里真情地记录着,“爷爷临终前夕,我和爸爸去看他。望着爷爷深陷的眼窝和毫无血色的脸,我的心像针扎般的疼。同样贫穷的爸爸,面对自己病入膏肓的老父亲,他的心也一定痛得出血啊!”

“多么难忘爸爸眼里愧疚的泪水,更难忘爸爸对爷爷说的那句凄凉的感谢话,他说:‘爸爸,谢谢您这么多年辛苦养育了我。可儿子不争气,没能让您过上好日子……’”而爷爷当时的回答更是让赵婧冉揪心,他说:“是我拖累了你们啊,对不起;你们一直这么为心,我谢谢你们……”爷爷与爸爸的相互抱歉与感恩让赵婧冉动容不已,在她小小的胸怀里更是悄悄蕴藏了一颗同样感恩的心。“当爷爷颤巍巍地把一只他好久没舍得吃的皱巴巴的苹果递给我的时候,我使劲地咬紧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因为我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只苹果了……”

爷爷出殡那天,赵婧冉和爸爸都哭得死去活来。几天后,她在日记里对爸爸说:“亲爱的爸爸,我失去了爷爷,您失去了父亲……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让您对父亲的遗憾,不发生在女儿这一代人身上!”伤心不已的赵宏亮欣慰地看到,女儿仿佛一夜间长大了。

失败是财富,挫折中父亲教女儿选择坚强

贫穷没有让小婧冉自卑,却让她更刻苦!12岁时,赵婧冉升入郑州中学。当时她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游,但在英语科上却表现出极高的天赋。2002年,在“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凭着良好的演讲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赵婧冉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闯入河南赛区决赛。按照竞赛规则,前六名的选手将参加2003年8月的全国总决赛。

2003年3月4日上午,赵婧冉满怀信心地来到郑州大学参加比赛。为了给女儿必胜的信心,赵宏亮甚至连庆贺的鞭炮都准备好了。孰料,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赵婧冉是第一个上

场的,心里有点紧张,没能发挥出全部水平。当评委宣布“第七名,郑州中学赵婧冉”时,她突然失态地叫道:“让我再讲一遍,我要参加决赛!”

得到消息后,赵宏亮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赵婧冉感到意外的是,爸爸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祝贺你,小冉!你是最棒的!”赵婧冉怔怔地看着爸爸,以为自己听错了。赵宏亮又说:“我的乖女儿可是全省第七呀!爸爸很自豪!”接着,赵宏亮深情地对女儿说:“婧冉,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最值得感谢,那就是失败。它让我们成熟,催促我们继续努力!”赵婧冉含着泪说:“爸爸,我懂了,谢谢您!”

可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又发生了。2003年3月17日,赵婧冉踢足球时受伤:左腿的胫骨和腓骨同时骨折了。演讲比赛才失败,又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赵婧冉的情绪低落到极点。出院回家后,她依然很消极,要么耷拉着脑袋不开口,要么就蒙头大睡。那天,母亲让她吃药,情绪激动的赵婧冉竟然把药摔到了地上。

苦难总是如影随形。也就在这个月,好不容易被一家饭店聘为经理的赵宏亮又出了大麻烦。因为赵宏亮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为了多拉客人,把生意做红火,他坚持为每桌客人敬一杯酒。随着客人的增多,赵宏亮喝的酒也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酒后吐血。经医生检查发现,他已患上严重的酒精肝,血管神经已轻度麻痹,再不戒酒会有生命危险!而更倒霉的是,邻近饭店竟借机散布谣言,说赵宏亮得了严重的肝炎,这下谁还敢光顾?无奈之下,老板只好让赵宏亮辞职。

“家长的表率比任何说教都重要,我们不能教育孩子是一套,自己面对问题时又是另一套。”赵宏亮毅然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女儿:“孩子,爸爸觉得这是老天对我的考验,是给了爸爸更好的发展机会!”赵宏亮提议,与女儿进行一次比赛,看谁能首先克服困难,从挫折中走出来。赵婧冉愉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赵宏亮就开始四处找工作。然而,失望是一个接着一个。看着那些踩三轮车的师傅,赵宏亮突然反问自己:“是不是我太心高了?为什么不从最低处做起呢?”说干就干!赵宏亮放下架子,第二天就开始站在马路上,与那些乡下来的村妇一道,做起了公司的廉价宣传员。

父亲的坚强激励了女儿。还没等完全恢复健康,赵婧冉就主动提出上学的要求。石膏绑在腿上,汗气散发不出来,时间一长,皮肤奇痒无比。赵婧冉就把风油精倒进去,继续学习,同学和老师既震惊又感动。不久,在期中考试中,赵婧冉第一次获得了班级第一名!而赵宏亮也在一家公司做起了业务员,上班第一个月,他的业绩就达到A等。

赵婧冉在日记中写道:“老爸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有一种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挫折。挫折能让人告别自大,会让人一步步走向成功!我真挚地感谢挫折……”

机遇总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2003年7月,一个同学因为要随父母出国,放弃了参赛机会。这样,赵婧冉就由第七名自然上升到第六名,得以到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在英语老师的帮助下,赵婧冉以这段骨折经历为题材,写了演讲稿《最难忘的一课》,最后竟获得了“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后来,她又把演讲稿作了整理,很快就发表在《英语周报》上。

捧着从人民大会堂领回的奖状,父女俩兴奋不已,他们兴奋地点燃了那几串鞭炮!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赵婧冉决定以自己的英语专长,向美国名校进军!

怀揣感恩的心,中原女儿征服美国五所高校

“我要考美国的学校!而且要争取到奖学金!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少为心了!”听了女儿充满志气的话,赵宏亮欣慰地鼓励说:“好!爸爸支持你!”

为了树立女儿的信心,赵宏亮特地陪女儿去了一趟少林寺。爬山时,赵婧冉渐渐跟不上了,赵宏亮就不断地给女儿加油:“小冉,你看这山,有多少人都曾经到过顶峰。假设大家一同爬山,那第一个到顶峰的人比后面的人多做了什么又少做了什么呢?他取胜的奥秘在哪里呢?”赵婧冉明白了爸爸的用意,她咬牙坚持着,一鼓作气,先父亲一步爬到了顶峰。她兴奋地大声回答父亲在山下提出的问题:“成功者比失败者多流了汗,少了些轻松也少了些遗憾!奥秘嘛――贵在坚持!”赵宏亮满意地笑了。

女儿在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父亲也没闲着。当时,赵宏亮的工资也就1000元左右,妻子李芳在一家超市工作,月薪也只有500元,两人的收入仅够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为了准备好女儿考试的各种费用,赵宏亮到郊区的一家化工厂当了一名翻砂工。因为这里的工资更高些,有2000多元。

没进过翻砂车间的人,是无法想象翻砂工的工作环境的。黑、红两色构成了翻砂车间的主色调――从屋顶到地面,从屋里到屋外全是黑色的砂土,而红的就是那滚滚铁水。化铁炉前,铁水映红了赵宏亮的脸。才几天时间,他的脊梁上就有了密密麻麻的疤痕,那是铁水飞溅的烙印啊!

一天,学校要收讲义费,赵婧冉利用中午放学时间到化工厂去找父亲。机声隆隆,在外面叫,里面的人根本听不见,赵婧冉只好到车间里去找父亲。“爸!爸――”热浪烘着脸,令人感到灼烫而窒息。赵婧冉扯着嗓子喊了几声,只有最近的两个工人听见回了一下头,都不是父亲。“爸!爸――”赵婧冉试探着往里走,可每走一步,她都感觉脚烫得无法接触地面。化铁炉里,红色的铁水闪着灼眼的耀光!赵婧冉感觉整个身子都要燃烧起来,每喊一声都觉得喉咙要裂了。父亲每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拼命劳作啊!

“小冉!你怎么来了?”一个光着膀子正在拼命干活的汉子突然转过身来,他浑身是汗满脸乌黑,只有眼睛锐亮一天啊!这哪里是我一向文弱的父亲啊!赵婧冉怔在那里,一句爸爸没喊出来,泪水已经爬满了脸颊……

那天中午,寒风中的马路上,赵婧冉骑着自行车飞奔,她的兜里揣着父亲给她的浸满汗水的50元钞票,她的脸上是总也擦不干的心酸而感恩的泪水……

2005年5月,赵婧冉第一次去北京参加托福考试,没想到没考好。接到成绩单后,赵婧冉急得直流泪。赵宏亮却安慰女儿说:“这次就作为试验和一次演习吧!我们明年再来。”赵婧冉道:“失败现在打不倒我了,重来!”她再次刻苦备考。

赵婧冉是住校生,学校明确规定,晚上10:30之后必须休息,以免影响他人。了解到赵婧冉有晚上学习的习惯后,学校特地给她安排了一间单独宿舍。校长嘱咐管理人员说:“赵婧冉不受学校作息时间限制。”赵宏亮和女儿都很感动。

2006年4月,赵婧冉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参加托福考试培训。到了北京,赵婧冉找了一问每天15元的地下室,每天吃方便面。5月,卧薪尝胆一年的赵婧冉第二次参加了托福考试。这次她考了620分,而哈佛大学的申请线只有600分!但仅靠托福考试的成绩很难拿到奖学金,没有奖学金,高额的学费是自己的家庭难以承受的。于是,她又把全部精力用在准备去香港参加号称“美国高考”的SAT考试上。

2006年11月7日,赵婧冉独自一人去香港参加考试。到香港的那天晚上,赵婧冉到一家饭馆要了碗面条,边吃边看书,也没注意价格。哪知道一结账却要30元,她心痛不已。老板得知赵婧冉的情况后,说什么也不要钱了。

赵婧冉用短信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赵宏亮,赵宏亮在短信中再次吩咐女儿:记住所有人的关心,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恩人,报答学校,报答社会!

天遂人愿,2007年4月5日,赵婧冉首先收到阿勒格尼学院的通知书,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以后的三天中,Carleton College、蒙特豪利尤克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先后到达。这些学校都承诺给赵婧冉每年两万美元的奖学金……

自己成功了,赵婧冉不忘感恩回报社会。2007年4月7日,她申请参加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志愿者,4月10日,她顺利通过了面试,成为全省25名入选者中的一个;2007年6月初,赵婧冉又主动牵线搭桥,为郑州市一家孤儿院联系了多名外教,自己则做起了义务翻译……

即将赴美国留学的赵婧冉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我的父亲,是他教会了我感恩与坚、强。我学成后一定回国,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和朋友,有生我、养我的祖国,还有一个教我做人的好老爸!”

上一篇:2100万天价勒索,县委书记智斗绑匪15小时 下一篇:一百五十公斤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