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的境界等

时间:2022-04-14 05:04:06

“谑而不虐”一词,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指开玩笑而不伤人。想想古人真是智慧,短短几字就概括出人际交流方面的某些规范。不过,与“谑而不虐”如影随形的还有两个词――“谑而近虐”和“谑而虐”,分别指开玩笑近于伤人和开玩笑伤人。这就生动揭示了三种开玩笑的境界。

想起一个故事。宋代有个人叫李元膺,年轻时很有才名,诗写得很精巧。蔡京(字元长)为当时太师,颇赏识他。有一次蔡京在学士院赐宴时失足落水,差点没被淹死。李元膺听说此事,笑着说:蔡元长肚皮里的文章都被浸湿了。蔡京听说此话,不由怒气冲天,李元膺从此终身仕途被阻。想不到一句玩笑话,就改变了李元膺的仕途命运。不过也难怪,蔡京身为太师,位高权重,吃饭时居然掉进水里差点淹死,已够让他丢丑了,你再这样奚落他,他肯定不舒服。

李元膺开玩笑的后果只是做不成官,而有些人开玩笑的后果则是丢了性命或锒铛入狱。大家如果不信,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句玩笑引发命案”,你会发现居然有6300多篇相关网页。随便读读其中的案例,不免让人唏嘘不已。谁会料到,一句随心所欲的玩笑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呢?

可是,生活中随心所欲开玩笑的不乏其人。他们开起玩笑,常常不分场合不管对象不顾内容。自以为很有意思,实际上却“谑而近虐”或“谑而虐”。举例来说,有的人喜欢讲所谓的“荤笑话”,也不管是否有女士在场,让别人羞愤不堪;有的人把黄色段子的短信到处乱发,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喜欢低级趣味,让人哭笑不得。还有的人拿别人的隐私、忌讳、亲人或身体缺陷等开玩笑,明为逗乐,实为讽刺。可遗憾的是,总有一些人冥顽不灵,用庸俗低下的玩笑伤害别人后,如果对方有意见,他还要抱怨两句:这点玩笑都开不起?这样一说,反倒是别人器量小了。

开玩笑是门艺术。玩笑开得好,不光显示一个人的幽默水平,还能反映出他的素质高低。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出三伏寒。”

像糖溶于水

李继磊

年轻的小赵最近郁闷得要死,刚刚参加工作几个月,却遇到了一大堆的麻烦。“怎么和同事相处起来就这么难呢?“小赵苦恼地说,”他们似乎个个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大家又似乎也都在一个大圈子里头,可是哪个圈子我也融不进去。他们交谈时,我插不上话,也不熟悉他们谈的内容,根本无法参与。可看到他们热烈地谈话,大声地笑,我就努力强迫自己凑上去,哪怕是只能陪着笑笑呢。这样搞得我好累,同事们看我也怪怪的,我该怎么办啊?”

“是啊,怎么就融不进去呢?”我看着他微微笑,心想这个年轻人好心急啊。不过,由此也可以断定,像所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爱挑战新事物,来到一个集体就想迅速地融入一个集体,好做出一番大成绩,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问他:“仔细观察过糖是怎么溶解于水的吗?”小赵疑惑地摇摇头。我拿来两个杯子,分别倒入糖,再倒入水,糖慢慢开始溶解。我拿来一个小匙,在一个杯子慢慢搅动,糖很快溶解。“看,溶是一个过程,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这个过程增加点动力!”

就如小赵所想,在办公室交往中,和大家一起热烈聊天确实是一个很有效的搅动棒,它能加速我们融入一个集体的过程。努力保证自己及时参加同事们的各种讨论和聚会,说说工作、学习或互相开开玩笑、说些俏皮话什么的,可以让大家多很多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可不要小看这些小招数,它会让不熟悉的人尽快地熟悉起来,而熟悉的人则会更熟悉。不用太担心会影响工作,因为这种聚会往往也是调剂工作的重要部分。

同时,还有一些细节也是我们迅速被认可的关键,如生日、退休、同事调走及节日的时候,公司或者同事们会自发地组织各种聚会,大部分是一些聚餐等,也提供了一个让大家可以增进了解的机会。分享一些食物和饮料,在放松的状态下聊聊天才能互相说些知心的话,这是个最容易使你和一个群体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坦白地说,这类的聚会往往是办公室社交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新人应该常常参加。

但是,如果我们实在找不到或者没有办法迅速地和大家打成一片,也没人邀请你参加他们的聚会,也就是说你找不到那根能为你大开方便之门的搅动棒。那么,也不用着急,我拿过另外一杯几乎已全部溶解掉的水告诉小赵:作为一个新人,我们的时间还很长,我们可以耐心地等,不用适得其反地主动上前,因为没有人会对一个拘谨的新人苛刻的,时间达到一定的度,我们自会“溶解”。

上一篇:电梯里的浮世绘 下一篇:相遇在楼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