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绿色学前教育的伦理之韵

时间:2022-04-14 01:26:20

和谐:绿色学前教育的伦理之韵

绿色教育

编者按: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课堂改进行动、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工程、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培养项目和北京•石景山绿色教育论坛等五个项目。绿色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与行动,其意义就在于:在和谐发展过程中真正享受绿色教育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喜悦。

绿色学前教育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和谐”是绿色学前教育的伦理之韵。从伦理的角度把握住“和谐”一词的指向,非常有助于人们认清与搞好绿色学前教育本身。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仅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危机,也是今后若干代人必须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是一个连续性的研究课题与教育话题。绿色学前教育的提出正是对这一社会与教育问题的回应。绿色学前教育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原则,并致力于回答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教育过程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二是如何通过教育使人与自然达成和谐。

进而,绿色学前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环境创设等方面做出了如下规定。

1.教育目标

使儿童拥有环境意识是绿色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认知方面,要求儿童初步认识环境与环境保护;在情感态度上,要求儿童养成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在行为上,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这一目标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是一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儿童做到“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这要求儿童不仅要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还要了解自然环境与自身生活的关系。

2.教育内容

环境教育是绿色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幼儿教育机构应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应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中去。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设有专门的科学课程,其中也部分涉及了环境教育,例如认识水、石油等自然资源,了解造纸活动的流程等。一些幼儿园也会组织幼儿开展采摘、踏青等活动,甚至在幼儿园内专门开辟出动植物园区。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的比例还不足,环境教育有的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中渗透得也还不够充分。

3.环境创设

绿色学前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机构及其运作本身就应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因此,园所绿化与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两项重要工作。

园所绿化不是单单地增加绿植面积,还应考虑绿植与师生活动、绿植与建筑以及绿植之间的协调关系。例如,在园所面积固定的情况下,绿植的栽种不能使师生原有的活动空间大幅减少,更不能妨碍活动室内的采光。同时,绿植之间应高低错落,交替相映。

回收利用废弃材料为幼儿制作玩教具,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同时,在废弃材料的再制作过程中,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育创造的空间,也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因此,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展了这项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绿色学前教育提出之后,其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承认,并将其扩展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层面。正如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人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社会性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环境系统与个人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具体到绿色学前教育领域内,对人与社会的和谐做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定。

1.构建民主、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从人与社会和谐互动的角度来看,要想确保儿童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民主、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首先,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应讲求人性化的设计与处理,考虑儿童的生活与发展需要。其次,幼儿园的文化环境与制度管理应做到宽严相济。即,幼儿教育机构应在其内部处理好纪律与自由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师应当在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约束与引导的同时,给予儿童足够自由与多样化的活动机会。教育管理者也应当在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规范与纪律的同时,给予教师足够自主的教育权利与空间。因此,绿色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幼教机构管理文化的改观。

2.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

对于儿童而言,幼儿园、家庭与社会都是与之相对应的外部环境。首先,每一个教育环境都应与儿童的自然天性相协调;其次,每一个教育环境自身都应是一个内部和谐的生态系统;再次,三个系统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应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绿色学前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但是目前,从社会的整体情况来看,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功能有所减退,幼儿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教育矛盾还十分突出。因此,绿色学前教育重视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以尽可能使三个系统协调运转。

3.品牌幼儿园建设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联合互动

除了社会对幼儿园建设的影响以外,对于单个幼儿园而言,其他幼儿园也构成了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在教育系统内部,单个幼儿园与其所在的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之间也存在着和谐与否的关系。根据绿色学前教育的要求,品牌幼儿园的建设必须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形成联合互动的关系。单个幼儿园的发展需要区域学前教育建设的支持;反过来,单个幼儿园的建设也会带动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这样的品牌幼儿园建设才符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则。

三、人与人的和谐

绿色学前教育源生于自然生态理论,珍爱生命是自然生态理论的核心价值。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其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之中。为了使个人的生命焕发生机与活力,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为此,人与人的和谐是绿色学前教育和谐理念的第三个层面。绿色学前教育重视人的生命,强调要尊重、关爱学生与教师的生命与价值。

人与人的和谐首先体现在人们的彼此尊重上。在绿色学前教育中,尊重生命更多地意味着求同存异,宽容彼此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师生在交往过程应时刻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在尊重的基础上,绿色学前教育倡导师生之间彼此关爱。教师应主动地关心儿童发展中的困难与进步,为儿童提供比公正本身更进一步的仁慈。教育管理者应积极地关怀教师工作内外的心理感受,使教师感受到工作与自身生命之间的意义关联。这样,幼儿教育机构在其内部营造出一种互助共享的氛围,使每个人都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关爱。

四、人自身的和谐

和谐不仅是个体与其他人或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个体自身内部也存在着和谐问题。在绿色学前教育看来,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不同领域之间也存在着协调统整的问题。因此,绿色学前教育将和谐理念贯彻到了人自身的和谐层面。

1.坚持儿童整体发展

从不同的角度,儿童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方面。最简单地说,儿童的发展可以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当然,根据教育活动中的五大领域或者多元智能理论,儿童的发展还可以细分为更多的方面。绿色学前教育坚持儿童整体发展的原则,强调儿童不同发展领域之间的协调统整,坚持儿童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以造就健康快乐的儿童。

2.坚持儿童发展的连续性

从纵向的发展阶段上来看,儿童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也是儿童自身和谐的一个方面。绿色学前教育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认为学前教育是儿童后续教育的基础。因此,绿色学前教育重视幼小衔接,并且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综合以上来看,绿色学前教育的“和谐”理念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四个层面。沿着这条伦理主线,我们清晰地把握住了绿色学前教育的涵义。人们在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过程中,创造并使用了绿色学前教育这一概念。之后,人们扩展了对“绿色”的理解,用其来表达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前教育理想,并强调教育系统内外的有机协调。概括而言,绿色学前教育就是以环境教育为基石,尊重、关爱师生的生命与价值,构建民主、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培养完整儿童,使儿童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一篇:真正的学者(上) 下一篇:创新管理,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