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4-14 10:29:19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上了一步新的台阶,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说明了水利水电工程与其他工程的不同之处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研究了几种常见施工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运用研究

近年来,出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许多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纷纷上马,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在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施工技术落后、施工管理混乱以及施工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重点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一、水利水电工程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与其他城市基础建设工程类似,只不过水利水电工程是兴建水利设施的工程,因此这一类建筑工程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要求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承担着防洪、蓄水、发电等任务,并且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冲击力、压力巨大,因此这要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必须具备很高的强度、抗压、抗冻、防渗等能力。

第二,水电工程属于一次性工程。一般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在完工投入使用后可以仍对工程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但是水利工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投入使用后很难进行补救,这就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是需要一次性达标的工程。

第三,水电工程施工困难较大。水利水电工程多建立在河流、山谷之上,施工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从而导致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要求较高。另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与其他城市基础建设工程一样,对施工质量、工程造价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比较高。这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环境的改变较大,且河流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稍有不慎就会严重破坏河流环境的生态稳定性,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务必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

二、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因为施工技术不仅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工程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工程施工中采用正确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提高建设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第二,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推动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谁具备了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谁就能在水利水电建设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增强建设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第三,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技术水平,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差距一直以来是我国水利建设行业与国外存在的主要差距,而研究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可以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从而提高我国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设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一)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导流技术主要本运用在闸坝建设施工过程中。同时,为确保闸坝施工质量,企业还需要筑起围堰阻挡水流从而给工程施工提供保护,因此围堰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防冲击性以及防渗性。施工导流正是修筑围堰时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

施工企业在设计施工导流方案时,务必要结合实际施工建设情况,对围堰需要使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还要排除地质条件、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进度质量以及工程建设成本。

(二)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预应力岩锚以及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统称,是一种新型的锚固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改善建筑物的受力条件,在建筑物变形前期发挥重要的锚固作用,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与施工质量。

通常情况下,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要遵循以下流程:张拉、凿孔、放束锚固、编束以及维护等,在以上施工流程中,尤其要注意编束作业。编束作业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为避免钢丝出现剪断问题,编束采用的钢丝之间不能存在交叉,且全束保持平顺;注浆前,保留钢丝与钢绞丝锚固时的空隙,这样在灌浆后才能对钢丝形成有效的保护;灌浆操作时不但要设置进浆管,而且还要设置排气管以及通道;编束完成后要对暴露在空气中的锚束进行维护,从而提高锚束的锚固效果与使用寿命。

总之,在运用预应力锚固技术时务必要按照步骤进行施工,同时避免盲目套用施工技术,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不但能够提高锚固效果而且还可以确保工程经济效益。

(三)混凝土浇筑碾压技术

在闸坝建设操作中,需要用到混凝土浇筑碾压技术。大体积的混凝土碾压技术是坝体修筑工作中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碾压技术与普通的混凝土碾压技术不同,主要为:该技术碾压的混凝土是一种干硬的混合物,其配比与不同混凝土不同;该技术的的施工方法与坝体填筑方法相似;该技术施工速度快、施工效果好并且经济效益高;该技术充分利用了薄层铺材;该技术使用的混凝土骨料较细,掺杂着粉煤灰,并且混凝土中的水泥存量较小。

通常情况下,碾压混凝土主要分为贫碾压混凝土、高粉煤灰掺杂混凝土以及水泥砂石掺杂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碾压混凝土,同时按照严格的材料配比制作混凝土材料,并且采用正确的施工流程,确保坝体有很高的强度与稳定性。

(四)坝体防渗加固技术

水库坝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渗水、跌窝等病害,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坝体的质量,威胁着水库的使用安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坝体进行一定的防渗加固处理。

针对坝体的渗水病害,施工企业可以对坝体进行劈裂灌浆或者基岩帷灌浆处理,这样可以在坝体内形成连续的防渗体并且降低浸润线,提高坝体的防渗效果,避免渗水病害的出现。

在进行灌浆处理时需要注意灌浆口的设置,例如:设置劈裂灌浆孔时,要分开布置两排灌浆孔,两排孔之见的距离保持在3~5m之间,并且灌浆孔要竖直贯穿整个坝体,从而建立有效的竖直防渗体系。

(五)众多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开始得到应用:

第一,板式导流法,利用木质模板、木桩以及彩条布等构建一条U型导流渠,从而对河水进行导流,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施工快捷且材料可重复利用,因此十分适合小河道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绿化混凝土技术,以碎石、建筑废渣以及高分子材料混合制成预置砌块,然后在砌块中充填种子、肥料、腐殖土等。砌块在砌成河堤以后,内部的种子会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发芽生长,从而实现河堤绿化,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建设工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关系着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水利工程有很高的质量要求。本文在概述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以及研究施工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常见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严静.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4(4).

[2]李海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3).

[3]黄宗仁.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3(10).

上一篇:香樟在淮北平原区园林绿化的应用和养护 下一篇:高层建筑火灾的人员疏散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