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节约:人居环境专业学术年会侧记

时间:2022-04-14 04:46:24

和谐与节约:人居环境专业学术年会侧记

2006年10月27、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了中国建筑师分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此次会议主题为“和谐与节约――人居环境设计的新走向”,与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50周年庆祝活动结合进行,并于会后组织了参观活动。刘燕辉、张恒业、刘晓钟、梁章旋、黄振利、樊则森、彭其兰,屈培青、刘艺等九位专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上还播放了董卫、潭洪起、苏志刚等三位同志的学术论文。现将与会发言摘录如下

主持人黄汇(建筑师分会理事、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建筑师现在做人居环境设计开始非常明确的面对住宅保障体系,来保障我们的社会能够和谐,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任何事业与人民同心才能与时代同步。新疆的节能在全国来讲是走在前列的,所以安排的参观就非常重要,大家可互通信息,交流认识。

史正武(新疆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本人受新疆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的委托,对各位领导专家对新疆建筑设计工作的指导,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最近能源与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从十六大以来国家制定了构建和谐及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建筑节能是重中之重。新疆这几年在节能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成绩,对人居环境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刘燕辉(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居住观的引导主要是在概念上的引导和实物上的引导,特别提出要建成中国技术集成型住宅示范工程。中国的住宅在改变,住宅也在改变着中国,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中的变化在外国人眼中近乎神话。纵观住宅发展的历程,功过参半,但我们没有遗憾,因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这么多人的住宅问题提高到这种居住水平。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不能代表人的居住观也能与时俱进,那么我们作为专业的人员就要引导人们的居住观,尤其注重舆论的作用。这里提出的示范工程,无论是对于专业人员的技术需要,还是对于提高人民居住观的需要,都至关重要。同时还要重视理论的创新,技术要先进,要配套,要实用。现在的很多住宅都是“经”装修,而不是精装修,没有达到产业化,这些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探索并克服。

梁章旋(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是个耗能大国,又是个能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建筑能耗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设计经验了解,具有福建地域性的建筑节能技术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适应生态气候的建筑规划,绿色建筑强调辨识场地的生态特征和开发定位,以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和能源,减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节能省地的外墙自保温体系。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是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外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福建气候特点和经济水平,应主要推广外墙自保温体系,即选用质轻、隔热、环保的非粘土制品外墙砌块;第三,建筑遮阳和通风是南方地区较为实用的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应从本地气候和生活习惯出发,福建地区的居住习惯是常年开窗,除特别炎热和寒冷季节靠空调和加热器调节室内温度外,主要靠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第四,绿色建筑强调从被动地节约能源、减少对自然的干扰转变到主动地利用自然资源。

樊则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十所副所长):住宅既是耐用消费品也是生活必需品,既是经济增长方式也是资源消费大户,为了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应在消费方式上回归理性,具体到90m2以下中小户型的设计,更需要务实而有创造性的思考。回顾历史,北京的住宅建设大致可分为“前”、“中”和改革开放20年三个计划经济时期和1998年至今的市场经济时期。在多年的工作中,有几点体会:

第一,住宅中小户型不能建成低标准住宅;第二,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节约资源一定要尊重科学,一定要确定好合理使用年限及标准,否则将造成更大的浪费和资源消耗;第三,计划经济时期的户型设计是孤立地考虑户形,用定型的户型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完成住区规划。现在的住区规划一定要将户型和规划统一考虑,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要素,创作一个整体性的宜居住区;第四,中小型住宅建设应强化公共空间,配套设施和软硬环境品质的提升;第五,中小户型设计将有一个量大面广的运用前景,因此要注重标准化的研究;第六,要注重户型设计的工程运用,切忌进行“不实际”的设计;第七,中小户型住宅要坚持市场化思路,只有通过市场,才能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

屈培青(中国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城市发展对地区经济的盛衰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城市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又是城市发展的生命肌理。在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一个建筑都做成标志性建筑,根据建筑的自身特性应该有不同层面的定位,一个城市既要有历史性的标志建筑及重要的公共建筑,也就是城市的红花,也要有大量风貌统一的民居建筑及一般民俗民风的建筑,也就是城市的绿叶。古城风貌保护及发展与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不是同一类概念,不是简单的建筑形态保护,而是城市一种肌理一种脉络的传承和延续,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同时,赋予了它新的气质和涵义。

刘晓钟(建筑师分会理事、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建筑师,我们要把当前的理论、概念在自身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在中标的“东坝河小区”项目中,就考虑如何把现有的资源利用好,将原本是垃圾场的用地变成适宜人居的环境。这块用地内有不规则深度的地坑,装满生活垃圾,上面还堆着很多建筑垃圾,如果用土填平,耗资巨大,那么我们就用设计来填补不足,在低凹的地方建地下室,并且顾及人的心理因素,尽量将住宅设计在城市标高以上,将功能用房设计在地下部分。

会上,青年建筑师刘亦、总建筑师彭其兰、振力集团董事长黄振力等也相继发言,最后由刘燕辉总建筑师对会议进行总结。报告会后人居环境设计专业组召开了工作会,大家踊跃发言,对今后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①希望《学会》从纯技术交流走向行业引导,在防止设计市场混乱方面发挥作用。

②《学会》要作好“对上”和“对下”两方面的工作,“对上”加强沟通,争取政府在住宅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听到一些我们的声音,“对下”加强沟通,与有影响的期刊合作。

③争取政府支持,举办与国家奖级挂钩的项目评奖,加强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研究。

参观活动选定在了绿色能源、中水利用等技术应用较领先的昌吉市“世纪花园住宅小区”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的乌鲁木齐市“华美文轩住宅小区”,并在由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获国际建协2005年罗伯特一马修奖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内,直接感受到建筑及环境设计中,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独特氛围。

作者:魏凤娇,《建筑创作》杂志社 记者

收稿日期:2006年12月

上一篇: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春季版) 下一篇:回忆我的父亲莫宗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