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体预测模型与变差函数关系探究

时间:2022-04-14 02:46:44

砂体预测模型与变差函数关系探究

摘要:本次研究,针对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期采油阶段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以确保油田稳产为前提,以多学科软件为研究手段,提出建立砂体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 即综合各种途径取得的地质信息, 对井间参数(主要是砂体)进行一定精度的、细致的预测估计。希望通过多学科技术的应用,寻求符合地质规律的地质统计学模型和方法, 表征各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用这种已知的规律对井间未知的地区参数的空间分布做出预测。以葡北油田典型井区加密前后各参数变化为依据,利用油藏地质建模petrel软件,对该区进行多相不确定性分析,对井间砂体以及全区砂体整体展布进行预测;同时分析模型的准确度和实用性,为葡北油田全区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提供有效地依据和方法,为油田的进一步挖潜提供有意义的探究。

主题词:油藏地质建模、变差函数分析、砂体预测

1 前言

葡北典型井区在二次加密后各项差异性明显,分析其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新井完钻后局部井区砂体形态变化较大、储层水淹程度高,但仍具有一定的潜力的特点,遂系统对比分析其加密前后的参数变化,运用多学科petrel软件的建模功能和数据分析处理功能,来完成对典型井区加密前与加密后的构造建模工作,找寻更能真实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地质统计学参数,即真实的可通用于整个葡北地区变差函数设置规律。确立葡北油田建模过程各项参数的规律性,为油田编制开发方案、提高油田产量提供依据。

2 工区概况

典型井区位于葡北一断块南部,主要发育葡I组油层,该油层位于白垩系姚家组一段,油层埋藏深度为800~1000m,相当于杏树岗油田葡I组油层的葡Ⅰ1~3层。葡北典型井区以三角洲内前缘沉积为主,主要储集体为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成因砂体,主要呈窄小条带状自北向南延伸,沿此方向砂体席状化程度虽有所增强,但总体较低。此次研究共用典型井区加密后油水井113口,其中新井32口,老井81口。

3 建立对比模型

首先,通过对四大类建模数据(坐标数据、分层数据、断层数据、储层数据)的准备,确定地质构造模型。将断层与层面模型进行组合,建立地层的空间格架,并进行网格化。根据井数据,即加密前的81口井和加密后的113口井来确立加密前后的对比模型。

沉积相的模拟采取了确定性方法建模,建立了各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立体图。三维储层属性建模采用了相控条件下的序贯高斯(SGS)模拟算法,建立加密前和加密后的孔隙度、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模型。

4 建立对比岩性模型

4.1 加密后岩性模型的确立

根据已知的小层数据资料,整理出岩性模型所需要的岩性数据,并导入petrel。在将岩性数据离散化后,进行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 , 数据分析包括数据变换和变差函数分析。

根据各项地质条件,加密后的岩性模型参数设置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对比,主变程设置为600m,次变程设置为400m,垂向变程设置为1m,基台值设为1,块金常数设为0,主方向带宽200m,搜索半径2000m,搜索步长210.5m。

在数据分析完成之后,根据分析结果运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岩性模型,运行了10个实现,并取得这10个随即模型的最大概率模型,将这10个模型与最大概率模型和沉积相模型进行比较,优选出最符合地质认识的岩性模型。

4.2加密前岩性模型的建立

将典型井区加密前的81口老井的岩性基础数据导入模型并进行离散化和数据转换后,进入到变差函数的求取过程。

相同的沉积环境下,砂体的各项参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输入参数进行拟合调整,将相同沉积环境下的变差函数参数设置大致相同的数值,经过多次调整,将加密前的砂体模型与参考模型的相似度达到了70%以上。将相似性最佳的模型的参数设置记录下来,此参数即为预测砂体模型时应选取的最佳参数。

表5-1 变差函数最佳参数设置

沉积

环境 主变程(m) 次变程(m) 垂向变程(m)

外前缘 632 453 0.9

过渡带 552 404 0.9

内前缘 499 336 0.9

典型井区的定量化的变差函数参数,也可以表征相同地质条件和相似动态条件下的其他区域。

5.结论认识

(1) 通过加密前后模型对比,可知砂体预测模型的精度与井网密度和储层非均质性有关, 随着非均质性由强到弱, 井网密度由小到大, 预测精度逐渐提高。

(2) 变差函数可以定性描述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不稳定型席状砂的平面非均质性最强,河道砂体的平面非均质性较弱。

(3) 变差函数的应用不仅可以定量描述参数变化,更能够通过数学处理提高模型精度,并将参数结果应用到相同参数环境的区块中区,更大范围的提高了砂体预测的精度,为油田的开发、挖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靳松,朱筱敏,钟大康 编. 变差函数在沉积微相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石油学报.

王根久 等编.随机建模中变差函数的敏感性研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兴国等编. 陆相储层沉积徽相与徽型构造[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165~169.

段天向 等编.Petrel 建模中的几点认识.岩性油气藏.

曾雪梅 等编.变异函数在井间砂体预测中的应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市政排水泵站的运行与管理 下一篇:浅谈智能移动Agent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