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时间:2022-04-14 01:34:35

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湖南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的省份。文章通过全面考察湘东革命老区资源赋存,发现湘东是一个气候宜人,景观独特,人文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红色文化灿烂的革命区域。红色资源是湘东各类旅游资源的亮点,通过整合资源,挖掘红色底蕴,开发红色产品,重塑红色品牌,是发展湘东区域旅游经济,建设和谐乡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红色旅游;革命老区;湘东

历史上的湖南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在这红色的土地上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树丰功伟绩形成的革命历史、史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的红色纪念地、标志物,地域上包括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路线。

湘东革命老区就是这样的红色区域,它包括8个革命老区县(市),即罗霄山西麓,106国道沿线的浏阳市、醴陵市、攸县、茶陵县、株洲县、炎陵县、桂东县和汝城县。随着20世纪旅游热的升温,红色旅游日益受到政府的支持、学术界的关注和旅游市场的欢迎。

红色旅游是指以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它是革命老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利用地方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途径。湘东革命老区的经济不够发展,但是一个生态环境优良、资源富集的地方,尤其表现在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上。

因此,加快湘东旅游业发展,就必须主打红色旅游品牌,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对于提升老区区域形象,充分挖掘老区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湘东革命老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复式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湘东红色旅游的措施和途径,旨在为湘东8县(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思路的理顺,最大效度地实现资源价值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

一、湘东革命老区自然资源优势与特征

(一)宜人的气候资源与独特的自然景观

湘东革命老区地处内陆,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富,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河湖滨水丰富的自然景观。区域生态环境保持较好,森林覆盖率高。

如炎陵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4%,拥有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亚热带生态系统的部级森林公园――桃源洞。桂东县森林覆盖率达7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座天然的“空调城”。浏阳大围山、道吾山、周洛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周洛景区还有亚洲唯一的原始野生桂花林和华夏罕见的瀑布群。攸县的酒埠江旅游区,以酒埠江水库、白龙洞、温水温泉和九天洞4大景区为主体,利用独特的水景、天坑、溶洞、温泉等资源,是开发康体、娱乐、度假等旅游项目的理想区域。

(二)绿色特征明显,资源禀赋较高

湘东革命老区八县(市)均距周边较大城市较远,交通通达性表现为一般。其受环境污染影响小,工业污染少,空气清洁度高,噪声污染小。该区森林覆盖率较高,绿化率平均达到78%,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乘飞机俯瞰大地,山峦叠翠,绿波荡漾,仿佛遨游于绿色海洋之中。湘东革命老区自然资源丰度大,禀赋较高。8县(市)中共有自然景观资源21处,桃源洞、大围山、云阳山、酒埠江均为部级或省级著名风景名胜旅游区。

二、湘东革命老区人文资源丰富,凸现“红色”情怀

(一)人文景点丰富多彩,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炎陵县的炎帝陵享誉四方,是国家一级始祖文化资源。炎帝奋发向上的自强精神,善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含弘光大的厚德精神,怡情悦性的乐天精神,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不断地激励着华夏儿女。而株洲县的新石器早期大溪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和茶陵的南宋古城墙均具有历史考古价值和市场开发价值,其传承的祭祖远古文化和农耕田园文化吸引着广大的旅游者。

(二)革命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意义深厚

湘东曾留下无数革命家工作和生活的足迹,党和红军的思想在此延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和运筹中国大地的伟大革命。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纪念碑分布众多、保存完好。秋收起义,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先农坛,主持连队建党旧址――叶家祠,迎还红军大队旧址――唐家大屋,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还有很多红军标语、口号汇集于此,让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三、湘东革命老区开发红色旅游的对策与思考

(一)转变思想,调整思路,以生态旅游为基础,打造红色之旅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单纯凭借湘东现有的自然资源来发展地区经济有些乏力,因自然资源的丰度和密度表现力不够。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由于交通的障碍,信息的闭塞,教育的滞后,新科技得不到及时运用,加上老区人民的思想转变还有一个过程,造成了老区经济的不发达。因此,要加大老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文化水平。

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要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公仆形象,通过通力合作,加强横向联系,融合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品牌,从而更好的推动湘东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整合始祖文化、民间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

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是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湘东要树立“炎帝”品牌,挖掘始祖文化内涵,有效推出“寻根之旅”;要打造“民俗”品牌,有效推出“风情之旅”。人文旅游资源品牌是吸引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从湘东的客观实际看,融合红色旅游文化,将更快更好地提升和发展湘东旅游。从客源结构看,湘东旅游市场客源在年龄、职业、学历等人口学上均反映出对红色革命文化的需求特征。

(三)深度加工红色旅游产品

开发湘东的红色旅游产品首先要深层次挖掘革命旧址、遗迹、革命纪念碑、红军标语、口号的历史文化内涵,搞活红色景点的经营机制,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地方行政管理与民间管理相结合的体制转换。

转变红色旅游景点单一和粗放经营的模式,仅供游客瞻仰为寓教寓乐于一体的开展方式。

加强产品的品牌宣传与促销,实现区域外红色旅游景点如瑞金、井冈山、韶山等地的联合协作,品牌共享和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马进甫.简析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

2、文军.开发江西赣州六县(市)红色旅游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上一篇:从“人肉搜索”谈网络传播的“把关意识” 下一篇: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