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刍议

时间:2022-04-13 08:49:04

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刍议

摘要: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载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思维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总书记对于我国科技创新、民族振兴的一句精典名言,也寄予了我国现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无限期望。作为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要学科的语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实践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如何开展创新教育仍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探究的课题。下面,我以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在实践创新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一点心得,献与大家,以飨同仁。

一、创设情境,强化思维的深刻性培养

思维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度。思维深刻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集中地表现为能深刻的理解文本,在思维过程中有较高的逻辑水平,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刻思维。因此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当强烈的情感碰撞进入高潮时,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现在学生很难感受到“饥寒交迫”的滋味、也很难体会到小姑娘的挨饿挨冻遭遇。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可通过语言渲染或图片展示或视频动画,给学生营造一种在黑夜、寒风呼呼、独自一人的可怕环境,让学生感受这种环境下的凄惨处境。当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种情境,引领学生去体会的时候,孩子身临其境,怎能不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这样,孩子不但对文本有了真切的感受,他们的思维也不再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学生自然就会对小女孩产生同情,并对她所处的环境进行痛击。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反复诵读,感悟,这样就能使文本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深深烙在学生的记忆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以提升。

二、由此及彼,强化思维的灵活性培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现代,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在语言实践和语言运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猜字谜进行识字教学。比如教“闪 ”字时,我就乱打了一个字谜,“一个人,躲进门,夏天下雨伴雷神。”前半段扣字形,后半段需展开联想。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猜出了“闪”字后,老师再要求学生按前半段展开联想,后半段扣合字型编字谜,结果有同学编出了“乌云漫天雷轰鸣,路上行人跑进门。”“银蛇舞空,人如门中。”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有意识训练,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逆向思维和换位思维。

三、触类旁通,强化思维的广阔性培养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范围的广泛和全面的程度。它表现为思路开阔,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就是充分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或文中空白,让学生发挥想像或联想,多角度、多立场思考,从而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教学《最佳的路径》时,格罗塔期叫司机挥车回巴黎的原因,文中没有说明,在回的途中,格罗塔期与司机的对话更让人思考。在教学到这儿时,让学生把段空白进行合理想像“补白”,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又如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烧”和“浇”时,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它们在结构和读音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引导学生根据结构的不同点分析字义,在此基础上,又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类似的形似字及字义,再写出几个形似的字,让学生分析字义。这样,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四、敢于质疑,强化思维的批判性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现成的答案和传统的见解、注释,要敢于质疑,勇于提出新的观点。教师可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一部分学生为“正方”,另一部分学生为“反方”按照老师设定的题目进行辩论。我就经常组织高年级学生辩论“勤能补拙”与“勤未必补拙”,“读书有用”与“读书无用”,“退耕还林好”还是“毁林开荒好”等题目。通过这次活动,学生逐步养成了”信书不唯书“的学习习惯。

五、标新立异,强化思维的独创性培养

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核心。特别是在科技速猛发展的今天,谁占领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有了发展生产力的领先权。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更具重要意义。如果仍旧按部就班地去搞科研,将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跑。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是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能力,看谁能突破传统,标新立异,如在描写花香时,我就组织比赛,谁的标题新,立意最有独创性。对有独创性的写作,给予恰当肯定和热情的赞扬,激发学生的独特想象力、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坚信,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创造教育之花,获得丰硕的创造教育之果!

参考文献:

【1】魏传宪,《创新思维方法培养》,西南交大出版社,2006.2。

【2】李永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三个原则》,2009.6。

上一篇: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