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来“喻花”饰华章

时间:2022-04-13 08:25:48

中考作文中出色的比喻如一朵朵鲜花装扮着姹紫嫣红的苑圃。怎样培育这些花色迷眼、花香醉人的“喻花”,让阅卷教师点头称妙呢?方法有四:

一、标题设喻,一线串珠。“题好一半文”。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用比喻句做题目,启人联想,很有诗

意。2007年中考全命题作文,有的题目就是精心设计的比喻句,如广州的《心中有盏红绿灯》、南京的《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天津的《心中的彩虹》等,这些题目都以形象性强的比喻给考生提供巧妙构思的舞台。如需自拟题目,比喻是最易出彩的修辞手段。例如如果考“长处”话题,你拟题《长处的两面性》,就不如《长处是把双刃剑》好;如果考“选择”话题,你如拟题《他们都选择了明月》,就肯定会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2007年滨州有位考生拟题《让小船永驻心中》,以“小船”比喻“发现的眼光”,文中主体部分四段都以“发现是一只小船,驾着它,我赏读”开头,然后以四季为序,分别叙写“小船”承载的“发现”的内容―― “春天生命之萌动”、“夏天生命之跳跃”、“秋天生命之延续”、“冬天生命之聚蓄”,结尾仍扣题中之喻:“发现是一只小船,载着生命之陈酿,帆里涨满了美丽。”这样写,文章显示出喻贯全文、一线串珠的构思特点,诗意浓郁,极富韵味。

二、开篇设喻,珠亮全篇。题目是“明眸”,开篇则是“凤头”,两者都用比喻,则有珠联璧合之妙。2007年大庆市有位考生写“互相微笑”话题,拟题《将嘴角轻轻上扬》,开篇这样写:“轻轻将嘴角上扬,就一定会感动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言干瘪,缺乏形象性,后来他通过想像找到合适的喻体加以形容,做了这样的修改:“轻轻将嘴角上扬,脸上便会微微地泛起淡淡的笑容。这小小的一个动作,就像是春天的樱花,在大地上纷纷绽放;就像那柔柔的清风,在水面上轻轻抚过;就像是春天里的朝阳,能照亮你的整个心房。”这里连用三个比喻,这叫“博喻”,它能变概念化为诗意化,为全文定下抒情基调。2007年长沙一位考生写《留点感激在心中》,开篇设计的比喻很有特色:“如果说生命是一张七彩的唱片,那么感激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绚烂;如果说生命是一首和谐的歌,那么感激就是一个音符,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完美;如果说生命是一个音符,那么感激就是一架钢琴,它能使你的生命跳动起来。”作者连设3组顶针连环式比喻,环环相套,形象生动,凸显感激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统领全文。

三、首尾设喻,遥相呼应。方法可以因文而异。例如可以运用对比法,2007年连云港有位考生写《大爱无声》,文章先以情景交融的比喻开头:“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线,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抒写的是“我”嫌父母罗嗦,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在雨中的惆怅,接下去,写“我”被雨中所见父女俩的动人一幕深深感动,“我要赶紧去找回属于我的那份关爱与理解”,于是文章又以比喻结尾:“雨依旧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无声,却很温暖。”同是“雨丝”,篇首比喻没有尽头之烦恼,篇尾比喻充满爱意的“母亲的双手”,对比中形象地凸显内心感情的巨变,紧扣主题,十分耐读。引申强化法运用得好也能出彩,例如2007年北京市一位考生写《动力来自压力》,开篇设喻:“爆米花物语:‘没有压力,我才懒得开花呢!’我就曾经是一颗不饱满的玉米豆。”文章主体部分叙写初中三年面对压力不断成长的过程,最后以比喻结尾:“在黑暗的空间里,随着‘嘭’地一声,我开花了,伴着一股扑鼻而来的香味儿。我这颗并不饱满的玉米豆,终于变成了一粒优质的爆米花。那个狭小、黑暗、灼热的空间一直在挤压着我,虽然痛苦,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来自动力,动力来自压力。”多么恰切形象的比喻呀!喻体“一颗玉米豆”所蕴涵的题旨在结尾得到充分的延伸和发挥,与开篇遥相呼应,耐人寻味。

四、文中设喻,飞珠溅玉。这是指将比喻列于各段的开头,使之成为每段的总领句,既显示行文的脉络,又使全文美点频现,令人目不暇接。2007年连云港有位考生写《大爱无声》,中间部分三个自然段的首句分别是“无声大爱是一股春风,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无声大爱是一支火炬,照亮着每个人的行程”;“无声大爱是一个港湾,安抚着每一位远航归来的旅人。”一个比喻一个角度,层次清晰,诗意盎然。2007年苏州一位考生写《晨》,主体部分三个自然段分别用“晨是一座小桥”“晨是一溪流水”“晨是一户人家”开头,借用马致远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巧设比喻,将抽象的“晨”化为具体的物象,给读者“飞珠溅玉”的美感,作者对“晨”意的丰富理解寓于其中,别有情趣。

用好比喻的关键是要符合题旨,新颖贴切。例如2007年北京一考生写《动力来自掌声》,开篇用这样的比喻:“如果说人生是那颠簸在海上的航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那掌声就是灯塔,引领你挂云帆,济沧海。”这一比喻与题目中的“动力”这一概念就不能匹配,“灯塔”只能起导航作用,并不能提供能源。假如这样设喻就比较贴切:“如果说人生是那开放在田野的花朵,万紫千红,芳香四溢,那掌声则是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片花瓣。”因为“阳光雨露”能为花朵开放提供必不可少的营养,提供推助之力,所以把“掌声”喻为“阳光雨露”就能与题目《动力来自掌声》相吻合。

采来“喻花”饰华章。让我们从2007年中考作文的园圃里再采撷几朵“喻花”作一番欣赏。题目设喻:《磨练是种多面体》(江西考生,以“磨练”为话题);《解开心锁》(海南考生,半命题作文);《让爱化作相思雨》(宜宾考生,以“礼物”为话题);开篇设喻:“清晨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清晨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清晨是一本读不厌的书,清晨是一杯品不尽的茶,清晨是一条铺满朝霞的宽广大道,刻印千千万万少年的足迹。”(苏州考生,以“晨”为题);“读一本好书,就像欣赏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图画,令人赏心悦目;读一本好书,就像品味一杯醇厚无比的龙井茶,令人心旷神怡;读一本好书,就像游览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花园,令人沉醉其中,留恋往返。”(恩施考生,全命题作文《好书引领我成长》);“宽容是风,吹走骄阳的炙热;宽容是水,流进沙漠变绿洲;宽容是茶,饮一口满口留香”(成都考生《心系宽容》,以“宽容”为话题)。这些“喻花”何等绚丽夺目,芬芳扑鼻!同学们,只要你能借鉴美文,夯实积累,加强训练,你的中考作文定能绽放同样亮丽的“比喻之花”!

上一篇:父亲的坚持 下一篇:中考作文模拟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