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披文入情

时间:2022-04-13 07:06:21

考情概览

鉴赏古诗词的情感表现,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考查的频率很高。从2016年高考8套试卷看,有下列四套试卷涉及此命题:

全国新课标Ⅰ卷古诗阅读第9题: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上海卷古诗阅读第15题: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江苏卷古诗阅读第11题: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山东卷古诗阅读第(2)题: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鉴赏古诗词情感表现的命题,大多是主观简答题型,答题相对自由,考生可据题自主发挥,谈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答题策略

一、分析意象,观照情感。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又由于以景传情达意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所以,诗词作品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和理解。通过分析诗歌文本意象选择与组织的特点,可以有效观照到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分析诗词文本意象时,首先要理解意象本身的通常或固有的意涵;其次要注意通过分析意象的结构关系,揣摩意象的有关修饰语,玩味由若干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的种种特点,从而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作者的思想倾向。

二、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是作者思想感情借以外显的形式。要把握作为语言艺术的诗词的情感,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通过品味诗词的语言来深入领会其所传达的情感,需要注意捕捉诗词中直接点明感情基调的字、词、句,分析作品的炼字炼句之妙――举凡虚字的调配,诗眼的设置,语序的调整,动静、色彩、虚实等的安排;辨析作品所用的修辞手法,赏析其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进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抓住典故,理解情感。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这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诗词若不用典,就很难达到这种境地。所以,诗人常以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表达情感。用典可使诗词作品语言精练,可以丰富作品内容,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把握诗词作品的情感,常常要抓住诗词中的典故,通过分析典故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四、“知人论世”,透视情感。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词思想情感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前提。它要关注该诗歌文本创作的社会的、时代的背景,联系诗人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来更深入而真实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高考诗词鉴赏试题,常以注解的形式提供作者的生平与作品创作的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是考生分析、把握诗词情感的重要抓手。但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解读诗词文本的一种参照信息,不可胶柱鼓瑟、生搬硬套。需要进行综合思考,才能透视作者的情感。

五、琢磨细节,体悟情感。

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诗词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并且,这些细节往往是情感的聚焦点。因此,把握诗词的情感离不开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细节是诗歌文本中对景、物的形、色、声、味等方面的细微特点以及人物的外貌、言行等方面的具体入微的展现。通过分析其细节描写,可以更具体真切地体验并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六、赏析手法,辨识情感。

诗词作品的情感表达,总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因而,把握诗词的情感,应该结合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进行具体深入分析,才能辨识作品所蕴含的某种情感。诗词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抑扬、象征、用典、衬托、对比、铺垫、铺陈、比兴、渲染、联想、想象、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通过赏析手法来鉴赏诗词的情感,要注意整体阅读感知文本,仔细辨识其所用表现手法的类型,阐释其运用该手法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内涵。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分析语句内容――辨识表达技巧――归纳感情表现。

精题示例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试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要正确解答这题目,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思考:

第一步:看清诗中用典的具置。从篇章结构角度看,开头用典,有曲笔入题之效;结尾用典,则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画龙点睛等效果。此诗在尾联用典,明显具有卒章显志之效:诗人在诗歌的结尾用典,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也点明了主旨。

第二步:辨别诗中用典的所属形式。有上述解说可知,此诗中的用典,属于“用事”, 可从注解③得知。其次,诗中用典为“明用”,也是“正用”。诗人借《庄子》中传说的任公子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的典故,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分析典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古诗中的用典大多表达作者的不满、批判或仰慕、向往之情,这是应该知道的常识。那么,诗人用任公子钓鱼这个历史典故的用意何在呢?首先,注解有“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涛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一句, “江涛中已无巨鱼了”,则无须垂钓,用不着有所作为;“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是说天下安宁了,是太平盛世,暗中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整合上述文字,便成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辟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z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上一篇: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下一篇:胡歌凭什么成了娱乐圈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