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中的人物形象

时间:2022-04-13 10:56:53

万花筒中的人物形象

小朋友们,万花筒就要转起来了,这里面有很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文静的英子、好汉查理、善良的安利柯、大英雄、大作家萧伯纳……喜欢交朋友的小同学,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转动万花筒,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些人物的吧!

第一,动作描写。

【阅读选段】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选自《掌声》)

【技法点拨】

善良的小朋友,当你看到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的女孩子时,是不是内心会有好多的疑问,当得知她有残疾才会这样时,是不是内心有很多的痛,是不是很想去对她说:“我理解你,这不是你的错,你应该跟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我们做朋友吧!”

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者写英子,着重写了她的行动。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感受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英子默默地坐,早来晚走。

第二,语言描写。

【阅读选段】

“你想把它拿走吗?”听到说话声,查理才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轮椅上。

“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你可以拿下来看看。好汉查理,我叫杰西。”

“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他抽刀出鞘,仔细地看着。

杰西说:“这刀是我爸爸的,要不然我会送给你。好汉查理,能推我到外面晒晒太阳吗?”

“好吧。”查理恋恋不舍地把刀挂回墙上。(选自《好汉查理》)

【技法点拨】

这个说话掷地有声、干脆利索的男孩子是谁?猜对啦,他就是我们的好汉查理。他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喜欢帮助别人,举止言行很有“好汉”的做派。相信小读者们也愿意和这样的小伙伴交朋友吧!

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往往离不开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容易“泄露”人物内心的秘密,所以抓住那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语言来描写人物,可以充分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从而让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一个直接的了解。如果掌握了这个写法,你笔下的人物一定会生动活泼,让人喜欢。

第三,心理描写。

【阅读选段】

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选自《争吵》)

【技法点拨】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把引发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与好朋友争吵后的安利柯,内心很不平静。聪明的小读者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朋友的各种好一幕幕地浮现在自己的眼前,想主动承认错误,却又说不出口的矛盾心理折磨得我们好难受。作者的这一段心理描写,真是精彩极了。

温馨提醒一下,描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确切知道的。

第四,典型事例。

【阅读选段】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选自《军神》)

【技法点拨】

哇!这位不用就敢让医生动手术的人是谁?真心地想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一声“大英雄”。年轻人的话语、神态和动作,充分展现了他坚强、无畏的品质,用军神来形容他,简直太恰当了。

写作中,写人与叙事是分不开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无不展示着他的性格特点,但写作时事件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所谓典型事件,就是那些能够充分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三件事。同学们注意喽,典型事件可不一定是大事件哦!

第五,以小见大。

【阅读选段】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可是,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选自《大作家的小老师》)

【技法点拨】

大作家遇到了可爱的小姑娘,小之又小的故事,却折射出了一个道理,萧伯纳明白了,聪明的你呢?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这就是以小见大。只要同学们善于发现,小故事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上一篇:体育安全教学刍议 下一篇:浅谈北海油画风景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