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影终究是电影

时间:2022-04-13 09:12:11

戏曲电影终究是电影

尚长荣最早和戏曲电影结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拍摄父亲尚小云的京剧艺术纪录电影。正是在这样一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留存那些戏曲大师的艺术成就,陆续拍摄了一大批戏曲舞台纪录片。尚长荣说,当时对于戏曲电影的界定也好,拍摄也好,都是比较模糊的,当时到底是纪录片呢,还是电影艺术片呢,很多时候是解释不清的。争议虽然很多,但是大家都对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把这些艺术名家的优秀作品保留下来。尚长荣说:“我觉得戏曲演员对于电影拍摄都是非常尊重的,大家都希望能通过电影这种容易传播的方式更好地发扬京剧艺术。而这些记录资料对于后人来说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让我们能在更久远的将来还能身临其境地欣赏到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

尚长荣说:“我父亲的《尚小云京剧艺术》在1961年获批,1962年正式开拍,大约100分钟的影片耗资达到了100万元,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父亲,包括其他参与拍摄的人都格外珍惜。那时候我才22岁,不但演了角色同时还参与了各类的研讨,在1962年炎热的夏天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开始我原本以为就是用电影胶片把舞台剧重新录制一遍,没想到完全不是这回事,回忆起当时拍摄的情况,还是有许多值得记忆的情景。”

“总体来说这样的艺术记录,看起来还是比较单调、过于写实,留有许多遗憾。对于虚实问题的处理,对京剧原有程式之美有一定的破坏,形式也比较呆板,比如在《失子惊疯》里,我的第一个镜头是从山上下来。如果在舞台上演出,就完全可以靠演员去演绎出“山”的感觉,演绎出如何“下山“的场面感,但是到了电影拍摄,就搭了实景,还真做了土道,导演还让我走机位,要求三步就要到镜头前,过了也不行,不到也不行,又要走出漂亮的台步,又要入镜,刚上场时,我这个‘电影菜鸟’怎么也不适应,穿着厚底一踉跄就摔下来了,后来是导演体谅我,改了场景才顺利完成。”

2009年,又一个炎热的夏天,尚长荣在摄影棚里拍摄他的舞台代表作《廉吏于成龙》,从早上9点上妆一直演到晚上收工,一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拍摄。

尚长荣这样形容他对舞台和电影两者不同感受:“舞台总是宏观的,有直接影响力和震撼力;但是镜头有它的好处,它可以把表演放大或缩小,展示许多微观的地方,充分地强烈细腻地展现人物的表演。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有了中景,就没有特写,有特写,就没有全景。”

随着科技和理念的进步,特别是多机位拍摄的运用,打破了以往戏曲电影中一机到底的模式,让电影和戏曲的结合有了新的可能。在虚实的处理上,电影《廉吏于成龙》导演郑大圣在突破舞台特有的起承转合间的空间局限时,用穿帮镜头来打破舞台和电影之间的隔阂,让两者穿插起来,不但令观众惊喜,也让尚长荣在摄影棚的表演“舒展”了起来:“在拍之前,郑导会交代走位和镜头,到了现场又有很多活的东西在里面。导演创造了一个无障碍的表演空间,用多机位来记录,让我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地表演,是一次愉悦的表演体验。 ”

2013年“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首批选择了《龙凤呈祥》和《霸王别姬》两出进行试点。尚长荣在这次新修改的《霸王别姬》中饰演霸王一角:“杨小楼和金少山是我的偶像,在杨小楼演了霸王之后,开创了武生演霸王之路,他在生和净之间,找结合点和展现点,让《霸王别姬》这个戏有难度,有演头。”

“《霸王别姬》的电影也肯定有别于《廉吏于成龙》。”尚长荣说,“就和戏一样,一戏一风格。《廉吏于成龙》是新编戏,程式比较少,而且大多是室内戏,相比‘于成龙’,《霸王别姬》更倾向于保留舞台的原貌。它不是“于成龙”模式,也不是舞台纪录片,它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中国京剧艺术精彩的舞台程式和规范,精彩地展现出来。”他着重强调《霸王别姬》是一部“电影而非舞台纪录片”:“电影终究是电影,终究不是艺术教材。比如说,以前拍的《群英会·借东风》,这当然是一个宝贵的历史资料,但不是好的戏曲电影。如果我说这部片子里一定要把我脚下那点功夫全记录下来,那就不是电影了,是艺术教育片了。戏曲电影要灵活考虑电影银幕和舞台表演结合的最佳点。”

上海戏剧:《霸王别姬》的导演仍是《廉吏于成龙》的导演郑大圣。和他的合作感受如何?

尚长荣:戏曲电影的导演要懂戏曲,这非常关键。我记得有位其他剧种的老演员就曾对我抱怨过,给他们拍影视片的导演一点不懂戏,让他一边拍一边着急。还有的电影导演要求戏曲演员要生活化,这在我看来是不合适的。郑大圣对京剧有认识、有理解,而且非常尊重舞台,所以和他合作非常愉快。戏曲电影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虚实问题,如何将戏曲特质与电影特质进行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上讲,《廉吏于成龙》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所以这次(拍《霸王别姬》),大家又不约而同想到他。

上海戏剧:您在电影中的表演和舞台上的表演不一样么?

尚长荣:应该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表演,舞台和摄影棚的演唱的节奏也是一样的。我觉得有经验的演员,到了现场自然会进入状态;一坐在那里化妆,就会心态平和。只不过,舞台上演员要时刻保持精神状态,但是电影的拍摄是不连续的,保持情绪的连贯,我的秘诀是走台的时候稍微进入一点情绪,到第一第二次试拍之后,再进入状态,晚一点进入状态,不要一下子进入太多,这和舞台不一样。

上海戏剧:您怎样看“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的意义呢?

尚长荣:首先,这对传统剧目的保护非常有意义。这些年在中国戏曲的复兴发展之路上,对新编戏做了很多,投入了很多。但是很少对传统剧目做这样大型的整理。希望通过这么一个艺术工程,让传统剧目精排、精演、展新意,焕发新的光彩。其次,在文化推动宣传,电影在这方面有优势。(“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会全世界推广我们中国文化的经典。我们只有用有力的精彩的艺术品来说明我们的艺术是独特的。把自己的艺术形式呵护好,保护好,更要推动好。也希望藉由这项工程相应带动很多关联性的、延伸性的研究科目。而且我觉得我们运作得好,一样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上一篇:把脉电信运营商 下一篇:傻博士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