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棠诗社》选段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可行性及教法

时间:2022-04-13 08:48:53

论《海棠诗社》选段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可行性及教法

内容摘要:《红楼梦》是我国经典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兼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十分适合作为中学语文学习内容。本文探讨的即是将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题》的前半段,海棠诗社的成立和众人作海棠诗的内容,这段作为课文选入教材是否可行,又应当怎样进行教学。

关键词:《红楼梦》 语文教材 课堂教学

《红楼梦》是我国经典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兼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十分适合作为中学语文学习内容。在已有的语文教材中,以苏教版为例,初中收有《贾雨村说贾府》,高中收有《林黛玉进贾府》,《香菱学诗》。但除去这三章之外,《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仍有许多经典篇章可供选入。本文探讨的即是将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题》的前半段,海棠诗社的成立和众人作海棠诗的内容,这段作为课文选入教材是否可行,又应当怎样进行教学。

一.主要内容

(一)课文简介

本段内容发生背景为大观园建成,众人搬入,此时贾政巡查在外,贾府危机也尚未显露,上下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在这种欢乐轻松的氛围中,大观园的年轻人们雅兴频发。于是在这一年的中秋之后,探春向众人发信,提议结诗社,得到响应后,大观园诗社成立。又因诗社第一次作诗即为咏白海棠,所以诗社名为海棠诗社。诗社成立时的主要成员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稻香老农(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集结了大观园众多文学人才的海棠诗社,其作品不仅精品频出,并且充分体现出个人特色。海棠诗社也作为一条暗线,在全书的情节发展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课文重点

1.古诗鉴赏。借景抒情,吟诗作对是《红楼梦》中人物的娱乐方式,产生了许多经典诗词作品。本段也不例外,几人所做的海棠诗各有千秋,个人特征鲜明,是本段表现重点。其中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的作品可单独作为古诗词鉴赏来进行学习,几首诗作从内容到感情都富有感染力,结合故事背景,可对诗作内容有更深的体会。并且,“诗谶”也是《红楼梦》一书的重要写作特色,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诗言志”指导思想也在几人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人物描写。对人物细致精巧的刻画是《红楼梦》的写作特色之一,本段中,作者着力描写的经典人物都得以登场。不同于其他片段,本段的特色在于除了传统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角度外,个人作品也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道具,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更深入人心。将每个人物在作诗前后的神态动作、作品、作品的评语等几方面结合,可以形成一种较为独特的品评人物的方法。

3.诗词知识。本段详细描写的诗社的成立过程,同样展示了第一次作诗的程序。其中,韵、体等古诗词写作知识也有所体现。这对于读者来说也是知识的补充,增加了对于古诗词,尤其是写作部分的了解。

二.可行性讨论

语文学科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征,因此课文选择也要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人文性方面,《红楼梦》蕴含的巨大人文价值不必赘述。选段中,六首海棠诗可作为诗词鉴赏进行单独教学,优美的词句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露可以给学生以美好的审美体验。除此之外,作诗过程也可看作是如何完整做出一首七言律诗的现场教学,有助于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而历来都作为教学重点的人物描写、场景描写、情感体会等在本段中的描写也有足够的教学点。

工具性方面,可以从古诗文鉴赏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两方面进行讨论。从古诗文鉴赏的角度来说,选段较适合高中生进行学习。选段中,作者已经借书中人物之口对几篇作品进行了评价,并给出评语,学生及教师可参考评语,对作品做出鉴赏。另一方面,由于几人个性迥异,六首海棠诗风格多样,十分适合用来做系列诗词鉴赏,在相互比较之中体会诗词之美,同时学习遣词造句的技巧。另外,作品中化用许多典故,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诗词知识,增添阅读趣味性。人物描写是本篇另一大亮点。文学作品是一个人情感的直接表现,对于人物塑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选段中,众人在作诗前的神态描写十分细致,如林黛玉的潇洒自如,探春的紧张严肃,宝玉对林黛玉的关心等等,都是以小见大,几个人物立即丰满起来。品味这些细节,学习描写技巧,对中学生写作有很大益处。

除了这两方面,从三维目标的角度看,选段也是具有可行性的。知识与能力方面已经包含在工具性中,不再讨论。过程与方法方面,这篇课文如果将重点放在古诗文鉴赏上,可以将六篇习作进行比较(史湘云的两作在之后的章节提到,可作为补充,并列而谈),并对重点诗句进行品味。如果将重点放在人物品鉴上,则可以一人为例,教师示范做出如何品鉴人物,学生自主讨论剩下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从细心品味人物的悲剧命运,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切感情等方面设计教学。

三.教学安排

正如前文所述,本段内容蕴含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如人物分析角度,古诗文鉴赏角度以及作文写作角度。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一)人物分析角度

人物描写是《红楼梦》一书的突出之处之一,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文学形象,而这些形象在本段中几乎都有登场。考虑到中学生在这个阶段多数已经全本阅读过或者片段学习过《红楼梦》,对几个文学形象已经有了基本印象,在这段中,就可以将课文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可将一人作为典型,展示探究人物形象的方法,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再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及归纳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教师控制课堂时间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质量。

如:林黛玉的主要特点是多愁善感而又清新脱俗,才华四溢。才华四溢这一点,可以从写诗前对她的细节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看出,她不像他人一样紧张端正地苦思内容,而是悠闲随意,这体现出了她的自信。待想好后,她一气呵成,直接“掷”给众人,非常潇洒利落,这些描写都体现出了她的才思敏捷。而多愁善感和清新脱俗,可以从诗作内容分析。这几个角度结合,林黛玉的整体形象就丰满立体了许多。其他人物同样适用这种方法。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再加上个人总结,最后由教师补充,这样整个课时都充满啦 互动性。

(二)古诗文鉴赏角度

选段中出现了六首海棠诗,这些诗作水平高低不同,体现的思想内涵也不同,结合人物性格和生平,蕴含的人生思考也不同。此外,这些诗作也可以让学生详细体会“诗谶”的说法。加之这些诗作主题、格律都相同,因此适合做专题鉴赏。根据选段描写,黛玉和宝钗的被评为优等。教师可选取其中一首做代表,从用词、格律等角度分析。在选段前半部分,涉及到了部分作诗的格律知识,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诗词鉴赏部分也可以采取和人物分析相似的做法,教师分析后将剩下的诗作分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鉴赏诗词,再在课上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做“评委”,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并给出理由。而鉴赏的过程,也可以作为小作文的练笔,写成诗话,写出自己的理解。

(三)作文写作角度

选段描写了一次即兴作诗的过程,对现代语文的教学也具有借鉴意义。诗社的主题“海棠花”和限定的韵“门”都是生活中的无心之选,而很多时候,作文题目正是来源于日常生活,要仔细观察生活,注重积累,才能在写作中有所发挥。教师可以此作为材料,启发学生积累素材。

另外,在原文中,虽说是李纨定了薛宝钗为第一,但在评选过程中,众位主人公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即使同为“参赛选手”,也在互相点评,并和“评委”有所交流,充满了互动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点评和评比是必要的,学生的互评更是有必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四.小结

《红楼梦》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对经典进行不断挖掘,寻找其中的教学点,是对经典的另一种解读方式,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方都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将经典选入课本,也是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经典形成具体的印象。而具体的教学方法,仍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红楼书声:中学教材中的《红楼梦》篇目浅探.朱琪.红楼梦学刊.2007(3)

[2]《红楼梦》与中学语文教材.郑万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光辉远照的场面描写――谈《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审美价值.顾雪松.铜仁学院学报.2007(5)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一篇:凄美的田园牧歌:《路得记》的文学特征 下一篇:书香校园与城市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