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2-04-13 06:09:29

新形势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摘 要:从我国核电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保障体系的内涵为基础,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地建设、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工程与核技术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03-01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得核能的发展与建设再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从国内的实际能源需求和能源发展规划来看,发展核能仍然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经之路.但是,核能的安全将成为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有必要对核专业人才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保障其人才数量的供给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应该以培训人才为中心”,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宗旨[1]。人才培养质量是指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以及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的充分程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程度[2]。因此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以这样认为即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高校培养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人才是否能够满足核电企业发展的要求,核电人才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硬件保障体系(财力、物力、人力等),二是软件保障体系(教学组织、管理方式等),在此前提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它们更好地为提高核电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是解决问题关键所在。

三、核工程与核技术人才保障体系的建立

以下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关于如何保障核工程与核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1)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由于历史的原因,核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师资紧缺,甚至出现断层,高校应该提供有利条件加大优秀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师资力量具体要求可参考以下指标: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少于7 教师/100 学生,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不少于4 教师/100 学生,核心课程一般都应该设有由教授、辅导人员和实验辅助人员组成的课程组,由学术水平高讲课经验丰富的教授负责。(2)加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材建设。建设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是院校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过去由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发展缓慢,教材建设步伐也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核类专业的学生数量少,各单位间缺乏沟通,核类专业的教材不够系统和正规,很多教材是由任课老师自行编写。建立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本科教材体系是实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3)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学生实践的场所,对于应用创新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室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必须在相应的实验室中完成,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应该满足必修专业课程的实验要求。(4)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基地应该专业对口,规范内容,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或毕业设计等。对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不是一般的实践活动,它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实战演习,是学生获取实践经验的场所。(5)建立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教学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能力及素质结构。其中各门课程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必须发挥教学内容的整体功能,对各类课程进行科学的组合,调整课程结构的设置,建立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另外还应该加强教研结合、校企联合培养、企校联合科研项目[4]等多种培养模式的研究。

综上所述,只要立足本校实际,从核专业人才需求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传统特色,肯定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的核电等涉核单位输送合格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彦德.我国可持续发展中能源问题.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6.

[2]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科技大会报告,2005.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2005 -10 -18 ,新华网.

[ED/OL]./politics/2005-10/18/content_3640318.htm.

[4]胡建军 侯毅 李阳, 核电人才培养中需关注的问题,中国核工业2011(12).

上一篇:科学家的梦想与现实 下一篇:试论“学习型展示”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