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错误”变错过

时间:2022-04-13 03:32:36

【中图分类号】G632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解决数学问题时还是无可避免的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些“错误”对我们今后的课堂活动设计和作业安排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和思路。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人皆有错,而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则是不能原谅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学生在解题中所犯的错误,尤其是对一些基础性的错误进行正确地分析、归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搞活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错误变成知识的切入点。

错题和知识点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一个正确的认识、念头和做法,无不经历多次与错误的周旋,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的乐趣都是在一种“困惑”和“错误”碰撞过程中获取的。我们若要从错误中发现良机,就要善于将“错”就“错”,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出现转机,走向成功。例如:在教学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这一节课时,我先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讨论如何用代入法解这个方程组: ,5分钟过去了,没学过新知识结果当然很糟糕了,有的学生只能做到一半,有些同学做完了,有些同学答案做错了,就在这个时候,我就问同学们,解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们回答很麻烦,而且很容易做错。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组有什么特征,能不能有更简单的方法。这时候学生们豁然起敬,慢慢的七嘴八舌归纳方程组的特征,对接下来的加减消元法听的倍加仔细认真。

当我们在讲解新知识时,往往需要学生能够先进行动手、动脑去实践,获取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获得“困惑”和“错误”,然后再谈切入新知识来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和“错误”,可以让学生在心里面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新的知识点。同时把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就会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切入点,化解教学中的疑难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二、在错误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多学生在一些基础题中犯的错误,不是因为知识点没有掌握,不是因为审题不清,缺的是一些必要的数学习惯,尤其是反思的习惯。因此教师若能经常引导学生对做过的一些习题进行反思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必将会提高。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这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分别为3和4,求第三条边。很多学生马上回答是5,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问学生怎么得到的,学生也很快告诉我解题的方法。不过我又追问了一句,还有其他答案吗?这下全班马上安静下来了,继续新的思考,果然有同学提出了新的答案 ,然后说了一下解题思路,至此大家把两个答案求出来了。最后我要求学生把两种情况再讲述一下。

养成反思习惯,特别从数学思想上进行提炼和反思,这对提高数学能力有帮助。课堂上要留足时间给学生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同时对解题过程进行简要复述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方面,给足学生反思的时间,才能为学生提供分类的机会,才能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取前进的养料。

三、透过错误补全教学漏洞.

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样那样错误,才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能体现真实性。因为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配上适当的练习,尤其当堂测非常重要.当堂测试或者当堂练习,当堂发现问题,当天及时把问题解决点,把学生知识点的漏洞补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正确率。

例如:我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这几个题目由浅入深,从没出现分母到有去分母要求的不等式,能够反映学生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中很多知识点,能有效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些知识点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如果批完之后发现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辅导,这样才能把学生知识点中的漏洞及时补好,才能有效的提高作业正确率,从而提高中差生的学习成绩,并改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中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控制,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能力逐渐提高,避免部分学生因为不会解题而产生厌学情绪。通过每堂课的当堂练,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差学生减少出错的延续性,帮助他们能够及时回归课堂教学中来。

四、 归类错误强化知识。

在每章节学习结束后,学生会积累了一些错题,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一下解题经验与技巧。有的学校可以根据小组合作的模式同学之间进行一次错题分享会,每个人准备两道自己做错的典型题目,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错误原因,同时与小组成员交流题目的正确解法、题目涉及知识点,同类题应对方法等。然后再把每一小组的错题集合起来进行一次全班的错题荟萃,请每一小组的同学来讲解,可以组内推荐,也可以老师点名,同时穿插老师的点拨和必要的讲解,对于有些易错题目,学生如果漏讲,老师应当及时补充。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记录下平时做错的问题,在小组交流时让学生找出自己错误的典型问题,并与小组同学、全班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哲学家丹尼特有句金玉良言:犯错是进步之母。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差错是老师的义务。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有了“错误”才是真实的教学,教学中有“错误”才会更加精彩。因为这种“错误”是进步阶梯。学生产生的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切莫错过,只有善待学生的错误,才能充分利用错误的功效,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探讨 下一篇:河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