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时间:2022-04-12 06:08:35

一提起作文,许多高中生就觉得没有内容可以写。其实只要你用心,一首歌曲,一场比赛,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场面,一个细节,成功的笑颜,失败的痛苦……他们背后都有生活的哲理,命运的体悟。那些大家们常常借细微之物来描绘人世的大主题。例如《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由文人集会引发了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感悟;《石钟山记》里苏轼由对山名来由的考察告诉了人们凡事不可臆断的道理;《游褒禅山记》则借深入华山洞游览的体会,阐明了学习立业必须坚持不懈、知难而愈进的道理。

何不从生活小事中发现那和氏璧玉,去雕琢绽放那份璀璨,以小见大,让米粒之珠也绽放光华?

什么是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见微知著,从平凡小事着眼,深入分析,挖掘他所折射的社会大问题;以小见大,就是通过个别来窥知其全体,透过表象探究其本质,就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小见大,小就是材料小,角度小。大就是意义重大的大问题、大主题。“小”和“大”是对立统一的,“小”是“大”的一部分,“大”必须通过无数的“小”才能体现其本质特征。写作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虽然处处描写“小”,却要时时表现“大”。

如何才能在写作中以小见大?

一、善于以小见大,首先要有独到的眼光,学会细腻观察、仔细筛选。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这个神奇的万花筒时时上演着精彩的剧目,只要你用心,有独到的眼光就能发现其中的深刻。

许多大师就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璞玉,加以雕琢,成就精彩。史铁生从地坛花草昆虫的生生不息中体会到活着的重要性,写下了篇篇影响深刻的名文;邹忌从妻妾客对自己的态度,发现治国之理,使国家战胜于朝廷。鲁迅的小说,着笔的都是小人物,孔乙己、阿Q、范爱农、祥林嫂着眼的却都是大主题。他的散文少不了杂文创作,也随处见“一粒沙”“半瓣花”,当然也少不了“大世界”“大人情”。

学会“以小见大”,首先要善于要观察生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独到的眼光,揭开琐事神秘的面纱,认清隐含在其中的深刻含义,洞明世事,参悟人情。

二、善于以小见大,还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

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就是最好的范例。剃头大家司空见惯。可是何满子却由剃光头―剃头刀―剃头权―各种权―耍权弄权―如何用权。文章就从人人皆知的剃头说起,娓娓道来,却针砭时弊,箭头直指生活中许许多多掌握大权者耍权弄权的重大社会主题。想常人想不到的,批别人不敢说的,让掌权者汗颜,让爱国者清醒。

以小见大要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的闪光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学会思考生活。从生活小事想到人性、人生、命运、理想、事业,由小事想到类似的国家大事,由平凡小事想到道德,想到民族……

以小见大要由生活的细小事件展开丰富的联想,既可横向联系,也可纵向深入;既可同类联想,亦可逆向思维;既可挖掘其因,又可推测其果;既可探究历史渊源,也可展望未来。例如近来引起热议的“倒地老人该不该扶问题”。

横向联想:

2006年南京彭宇案,2009年10月许云鹤案,2011年2月发生在金堂的“成都彭宇案”,这些一次次挑战着传统观念里“助人为乐”的道德神经,而2011年8月殷红彬救人被诬陷事件也再一次跳入人们的视线。当耳闻目睹这一幕幕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禁沉思:这是有着优秀传统的中国人所做的事情吗?我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 “小悦悦事件”又一次刺痛了我的灵魂,让我不得不信。雷锋哪里去了?赖宁哪里去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哪里去了?这究竟是怎么了?扶一把倒地的老人孩童到底有多难?我们该如何重塑我们社会的道德体系?

对比联想:

2011年8月31日中午11点多,在南京夫子庙风景区建康路上,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名头发花白的来自意大利的老外医生跪在地上,为一名晕倒路边的中国老人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经过十多分钟的抢救之后,晕倒的老人逐渐苏醒过来。

一个外国人尚能在异地他乡救扶老人,有着优良传统的中国人,在自己的一片热土上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哪些怕碰瓷的人们情何以堪?伸出你援助之手,用我们的行动告诉整个社会,如果老人跌倒了,不要犹豫,不要当围观者和看客,伸出关爱之手,扶起老人,扶起美德,用我们的良知,呵护脆弱的道德,用我们行动激活所有的良知,让真诚回归社会,让传统美德永远传承。

由扶老人联想到美德助人为乐:

老人跌倒后,不要去为扶还是不扶纠结?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伸出你的手,扶起的不仅仅是老人,是真情,是爱心,是善心,是美德;扶起的是民族精神强盛的脊梁。

由扶老人联想到良知、国家、民族未来:

做人什么都可以缺,但不能缺少失良知!丧失了良知,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如果人没了良知,社会何以和谐,国家何来安定。老人伤不起,良知伤不起,社会伤不起,我们的中华民族更是伤不起!如果一个老人都扶不起,何来扶起整个民族?又何以立足天下?在“跌倒”的信任和道德面前,考量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还可由扶老人联想到诚信:

“扶的不仅是老人,扶的是诚信。”只要人人有爱心,个个守诚信,该出手时就出手,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国家才会更加富强。

三、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在小事中折射时代风貌。

优秀的文章总是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小中见大,不是简单的结论和生硬的哲理,而是贵在从小事中折射出时代风貌。关注热点事件、焦点事件。由生活小事联想到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精神、社会的进步,方能把握时代脉搏,写出跟上时代的文章。

例如地沟油事件:地沟油赚的是昧心钱,金钱和良知之间,餐桌上溜走的是中国人的良心。经济发展的时代,金钱拷问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你可曾愧疚,你的良心何存?切勿在金钱面做个小人,丢失了良心!

关注社会,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思索,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在小事中折射时代风貌,表现时代精神,针砭时弊,弘扬高尚。

四、我们做什么事情要有前瞻性,注重可持续发展,需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就是要以小见大。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产生了大影响的。发现小事件背后的大危害、大影响,方能深刻。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拿来主义》

鲁迅就是思考了“送去”的远大影响,鲁迅就是借“煤”这粒沙或这朵花将一味送去必将亡国的“大主题”“大危害”说了个透。

打开熟悉的生活视觉,用独到的眼光,学会细腻观察。放飞联想让自己的思维驰骋。对平凡的生活进行分析,捕捉自己特有的经历与体验,挖掘自己独到的心得和感悟,体味丰富真挚的情感,更高层次的思考命运、人生、社会、世界等重大的主题。探究事物的前瞻性,注重事情的可持续发展,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从小角度反映大现象,让小事折射大主题。

小角度立意,小事件大主题。小中见大,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上一篇:为学生建一条可触摸的写作思维之路 下一篇:怎一个“人”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