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矿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浅析

时间:2022-04-12 05:28:50

厂矿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浅析

【摘要】加强厂矿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当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

厂矿企业内的建筑工程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现场环境复杂、变化较大、涉及面广,各流程及设备间相辅相成,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人员、建筑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也随之变化;二是施工面积较大,施工现场分散,施工人员流动频繁;三是为了配合产品生产销售,工程任务多是工期紧,任务重,企业又是投资资金主体,很难被有效监督及规范。

本文针对厂矿企业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规范对工程施工方及监理方的审查监管体制,强化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严格执行工程的招投标规定。加强对质量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设施、材料进入工程建设市场。严格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行为,从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制度,切实把好项目施工许可审查关,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机制,依法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禁止无用工资格的个人、组织及“包工头”非法用工行为,确保工程建设有序健康的发展。

工程施工图审查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设计不损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以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工程质量监管的关口。勘察设计质量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以致损害公众利益。而部分设计单位因屈于市场压力,迎合企业需要,致使设计质量问题频频出现,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低劣设计的工程由于其先天不足,施工再努力,工程建成后仍会留有隐患和缺陷。因此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学习相关审查文件,配齐相关各专业人员,强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规范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

企业管理者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企业内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视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工程质量“谁核定,谁负责”,而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这就迫切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要建立以工程最终顺利投运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

1、企业是把资金投向工程建设的人,是工程建设的原动力,因此对于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他们也是最根本的动力。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将会极大地提高工程质量。然而从统计资料上看,企业在开发建筑工程时的违规行为逐渐成为企业内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源头。企业在内部建筑工程建设市场中往往处于主导、强势地位,别的主体很难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有必要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体制,加强监督并加大企业建筑工程管理者与承包商双方的责任,提高违规成本。

2、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管理。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也是目前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工程质量的提高也要从原材料上抓起,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各项材料试验数据合格后才能使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物质技术基础。

3、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要求监理公司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既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从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来说,这两个负责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强调监理公司在工程监理中独立行使职能。没有监理工程师签字,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不得组织竣工验收。要把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和作用强化起来。 与此同时,还要推进监理公司提高素质,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总而言之,工程监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环节,要继续推进。

4、没有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是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不管是手工作业或使用自动化控制设备,都离不开人去操作。施工工人要经过技术培训,特别是重要工序、关键设备,更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去操作。同时,施工方的领导班子也要加强自身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健全,切实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技术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严禁偷工减料,防止为今后工程的投入运行埋下质量隐患。

(三)、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职责;

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在监督机构内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重要性的宣传,使全体工程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质量责任心。认真履行质量职责,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

3、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为主要手段,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

4、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活动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5、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过程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建筑工程质量是多因一果的问题,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厂矿企业建筑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一些点”的管理,更要注重整个“面”的管理,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将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进行全面控制,通过基本作业质量保证工序质量,通过工序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从而达到单位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简析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