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唱黄河

时间:2022-04-12 08:28:55

黄河岸边唱黄河

“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黄河,你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生命之歌。

黄河,你这九曲十八弯的流淌,哪一段不是写满了泱泱古国深沉的历史?

黄河,你这如雷的阵阵涛声,哪一声不是在呐喊着中国人永不低头的豪情壮气!

美国有惊心动魄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欧洲有望而生畏的阿尔卑斯雪峰……可是在中国人心中,有什么能比上黄河?有什么能比得上母亲河?有什么能够比黄河的呼吸更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乌云哪,遮满天。伙伴哪,睁开眼!”在我们最艰难困苦的时候,黄河,你的博大给我们力量。“风在吼,马在叫。”在我们遭受外侮的时候,黄河,你的怒吼给我们勇气。

是黄河,将我们从五湖四海引来,汇入这奔腾到海的滚滚洪流。是黄河,让我们血脉相连,是黄河,让我们永不离分!

黄河,让我们和着你的脉搏纵声高歌,歌唱我们的黄河,歌唱我们的母亲,歌唱我们的中华民族!

登长城

长城、黄河,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让我们登上长城,让我们歌唱黄河,倾诉心中对祖国的热爱。

汉家今上郡,

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逶迤着全长7300公里的长城。他连绵起伏,屹立在巍峨的崇山峻岭,犹如一条威严的长龙,见证着中国的苦难,护卫着龙的传人。多少年来,烽烟不断,长城硕大的躯体布满累累伤痕,用他坚硬的臂膀抵御着侵略者的铁蹄,深嵌着朔风黄沙,刀寒甲冷的经年回忆。

朔风吹雪透刀瘢,

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

一时齐保贺兰山。“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深处永远不息的龙的精神,这是不受外侮坚强不屈的精神。正是这巨龙的觉醒,这巨龙的奋起,最终粉碎了敌人的迷梦。

长城,多少人登上你这中国的脊梁,多少人在你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尊严。

长城,你是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

秦筑长城比铁牢,

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

争得尧阶三丈高。

雄哉长城,壮哉长城,贺兰山下的鲜血黄沙,征服与反征服,巍巍长城上,你曾经历过多少的烽烟战火,你曾见证过多少民族的危难。

如果你还没有见过长城,

如果还不曾登上过长城,

不妨来到他的身边,看这长城如中华的风骨千秋耸立,铭刻多少功绩多少荣耀多少尊严!

唱黄河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西起青藏高原,东到渤海之滨,蜿蜒着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她浩浩荡荡,奔腾在茫茫的中华大地,宛若一条燃烧的血脉。讲述着民族的历史,养育着华夏子孙。

多少年来,滔滔滚滚,黄河锲而不舍地筑就了高山平原,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灌溉着辽阔大地上的山野草甸,森林庄稼。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一曲《黄河大合唱》―――这是中华民族用生命发出的最高亢的呐喊,这是震撼了东方乃至全世界的声音,正是这民族的声音,这民族的力量,最终打破了匪徒蹂躏祖国的妄想。

黄河,多少人为你这母亲河而纵声歌唱,多少人在你身边燃起了爱国的激情。

黄河,你是无穷无尽的爱国源泉。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千古华夏,千古黄河,黄土高坡的西北大风,奴役与反奴役,滔滔黄水,你曾演绎了多少悲壮酷烈的史诗,你曾承载过多少民族的故事。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你唱过黄河吗?

你可曾听过这华夏血脉的奔腾怒吼?

你可曾在黄河的怒吼声中和着它的咆哮高歌?

如果你都未曾有过,那么到黄河岸边来吧。为黄河而歌唱!用歌声与黄河的声音融为一体!为这不朽的黄河这不屈的黄河儿女,为这永远的中华民族。

1939年,冼星海指挥延安鲁艺师生合唱队排练《黄河大合唱》。

晋察冀二分区部队拔掉日寇据点

军民合力破坏敌人的铁路线

北京老战友合唱艺术团由原战友文工团的离退休成员组成,《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都是老战友最喜爱的曲目。

图/高峰

“中华民族灵魂的吼声”《黄河大合唱》

诞生:危难时刻爆发出的最强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的铁蹄踏上了祖国的千里沃土,华北告急!黄河告急!全中国告急!我们家乡遭到了残暴的蹂躏,我们的乡亲遭到了血与火的煎熬。黄河在咆哮,黄河儿女在怒吼,在黄河两岸,在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拿起了钢枪,像黄河的怒涛一样保卫我们的国家。在青纱帐里,在万山丛中,他们展开了英勇的血战。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全国军民的奋起抵抗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妄想,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游击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这场全民战争更加艰苦卓绝。

1939年,在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延安,《黄河大合唱》诞生了。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力作。就像人在最危难的时刻会发出最强烈的呼声一样,黄河大合唱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发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吼声。这歌声犹如黄河不息的怒吼,传遍了大江南北,传遍了所有华人的角落。直到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令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词作者光未然:左臂骨折,激情创作

1939年,诗人光未然作为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着抗日救亡团体抗日演剧三队的队员们,一群满怀着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从延安出发,进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为前线的抗日将士进行慰问演出。他们在壶口附近东渡黄河。黄河壶口奔腾汹涌的滚滚急流飞流直下,滔滔巨浪所发出的雷鸣般的隆隆巨响如龙吟虎啸。随着艄公的一声吆喝:“开哟―――”船夫们齐声应和道:“划哟―――”,光未然和队员们所坐的黄河渡船便进入了滚滚黄河的怒涛之中。每经过一处危险地带,船夫们都在艄公的指挥下,发出时而悠长高亢、时而低沉急促的号子,船夫们着古铜色的肌肉,在初冬的天气里却不停地淌下一串串汗珠。

光未然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的搏斗,聆听到那深沉有力的号子声,心弦被拨动了。他深深的感到,黄河的雄浑壮观,黄河船夫的奋勇搏斗,正是在面临外敌入侵的中华儿女英勇抵抗的精神写照。到达延安后,渡黄河的壮观情景不断在他脑海中重现,和胸中的澎湃激情相互交融,光未然激情难抑,不顾自己左臂骨折,躺在病床上写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1939年初的一个晚上,延安一个宽大的窑洞里,光未然在明亮的煤油灯下,向大家介绍了《黄河大合唱》歌词的创作动机和过程,然后详细介绍了它的结构。它由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8首不同形式的歌曲组成。每首歌前冠有“说白”,作为歌曲的引子。在场的抗日演剧三队队员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结构的歌曲,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脸上也露出惊喜兴奋之情。接着,光未然,这位25岁的诗人一气将全部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从头朗诵到尾。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后,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

《黄河大合唱》曲目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史诗性的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

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7.《保卫黄河》(轮唱)

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曲作者冼星海:6天8首,一气呵成

冼星海被光未然的词作深深打动,但是他没到过黄河,也没渡过黄河,于是他在演出队召开创作会,请来一些参加渡河的同志,一遍遍地向他细致地描述黄河的壮景,讲述渡河的惊险和体会以及前线的战士们英勇杀敌的故事。演出队员之一邬希零回忆道:“冼星海总是要我不厌其详地叙述描绘。我是力尽所能,有问必答。当我模仿哼唱船夫号子时,他更聚精会神地仔细倾听。可是,那是四十来个船夫自然的劳动呼声,没有唱词,没有旋律,光我一个人哼唱怎么能完满表达?于是,我边哼边解释,哼完划桨的,又学掌舵的,学完船夫的,又哼艄公的,哼完紧张的,又学松弛的,有时还得站起来比划动作;正当我忙得身上沁出汗水时,星海忽然好像有所感悟,调过头去,拿起铅笔飒飒地在纸上记下好几个动机音型。”所有这些,在冼星海的脑子里交相叠印成一幅中国人民觉醒奋起、共同抗敌的壮丽画卷,他如同身临其境,洋溢着炽热情感,很快进入了创作状态,仅用了6天时间,《黄河大合唱》就一气呵成。

光未然回忆起这一段的时候说:“他的工作毅力是惊人的,一开始写作就不愿休息,偶尔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一下,忽地又起来振笔直书下去。他的头脑里仿佛有无尽的乐语的泉源,刷刷地迸流出来,就使他经常处在一种兴奋的无法自抑的精神状态中。他爱吃糖果,当时延安买不着糖果,他要我买2斤白糖送给他。白糖放在桌上,写几句便抓一把送进嘴里,于是一转瞬间,糖水便转化为美妙的乐句了。”

延安当时缺乏西洋乐器,冼星海就用能找到的乐器写伴奏,提琴、竹笛、高音二胡、低音二胡、三弦、口琴、锣、鼓、钹、竹板、木鱼等共11种。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冼星海正是满怀着一腔热情,才促成了这一伟大作品的诞生。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005年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

1905年,冼星海生于澳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

1918年冼星海回国,入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他擅长吹奏民间称“洋箫”的单簧管,故有“南国箫手”的美誉。

1926年春,他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翌年进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和钢琴。

1929年,冼星海来到巴黎学习音乐。他靠在餐馆跑堂、做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几次在路边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后来,中国留学生马思聪为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大师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200法郎(约合10块银元)的学费。

1934年,冼星海参加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由于衣着不够华丽,被法国门警所阻,险些无法进入考场。他根据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使得主考当场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而冼星海却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此后,冼星海成为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学习作曲兼学指挥。

1935年夏,冼星海回国投入抗日救亡。一次保安队与学生对峙,剑拔弩张。这时,青年诗人塞克把自己写的一首诗交给冼星海。冼星海朗诵了两遍,倚墙只用了5分钟就写出曲谱。“枪口朝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当场这首《救国军歌》在学生中唱响,随后在场的老百姓甚至连保安队的士兵也跟着唱了起来,很多人边唱边流下了眼泪。抗战爆发后,他创作的《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歌曲深受人民喜爱。

1938年冬,冼星海奔赴延安。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的大部分创作,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合唱》等作品,而且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党中央决定每月给冼星海15元津贴,每星期能吃两次肉,两次大米饭,每餐多加一个汤。而当时总司令每月津贴只有5元。

1940年,冼星海赴苏联工作,后因苏德战争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满江红》、《阿曼该尔达》等作品。

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1999年1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的弗拉基米尔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街。

合唱:最有凝聚力的歌唱形式

起源

现代合唱源自西洋音乐,最早是在教堂歌唱的,为天主教教徒死后做的弥撒。“弥撒”是用歌唱的形式来叙述死者的一生,以纪念死者的功德。

18世纪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中加入了人声合唱的成分,歌词是诗人席勒的著名诗歌“欢乐女神,圣洁美丽……”。从此开创了合唱与管弦乐的结合。合唱作为一种通俗的音乐形式在民间歌舞中也很受欢迎。

形式

合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声部的齐唱、多声部的同声合唱、混声合唱和无伴奏合唱等等。大型的合唱多采用多声部合唱,其中又包括轮唱、重唱等形式。一般来讲,合唱都需要有低音作为基础,才能很好地搭配,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大合唱中,女高音高亢,女中音和缓,男高音与男中音嘹亮,而男低音深沉抒情。根据声音的不同特点,站位也有所讲究。因为人的右耳对声音的反应比较快,所以短且快的高音站在指挥左边,而长且慢的低音站在指挥右手边。女声一般在前面,男声一般在后面。

首场演出:全场同唱,热血沸腾

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黄河大合唱》举行了首场演出。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演剧三队的同志们掏出了军棉祆里的棉花,就不再显得臃肿,把洗得发白的军棉衣外套压得平平整整,戴着在西安时买的翻毛皮军帽,就成了在延安俏得令人羡慕的演出服。演出之前,合唱队给每个队员发了个生鸡蛋,让大家润润练了两个礼拜的嗓子。

乐队把延安所有的乐器都搜罗来了,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等等,二胡算是最好的乐器。没有低音乐器,就在煤油桶上弄个木头装两根弦;在搪瓷缸子里装上勺子当打击乐,连脸盆、洋铁罐都用上了。

首场演出时,由冼星海指挥乐队,邬希零指挥合唱队,词作者光未然担任朗诵,他披着半身多长的黑斗蓬,正好盖住他拄着拐杖的受伤的左臂,他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开始演剧三队的队员们还有些紧张,但是横渡黄河都是合唱队员们的亲身经历,很快大家就被情绪高昂的乐声带到了惊涛骇浪的黄河,投入到了激越的歌声之中。大家仿佛看到了民族的苦难和黄河的怒吼,忘记了自己是在台上演出,忘了台下还有听众。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当《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的一刹那,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像雷声一样从大礼堂的后部滚向了台前。观众们沸腾了!这是他们想唱的歌,这是他们想说的话,这是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的民族宣言!台上台下的激情交织成了一片。

几天之内,《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了延安根据地。当演剧三队在5月11日为中央领导专门演出的时候,冼星海亲自执棒指挥。唱到《保卫黄河》时,激动的他突然转身面向激动的观众,示意大家一起唱出来―――《黄河大合唱》成了千百个中国人对一切侵略者宣战的号角。

流传:向全世界唱响华夏的声音

抗战时期:鼓舞人民战斗的号角

在黄土高原,在西南边陲,在城市,在乡村,《黄河大合唱》鼓舞着每个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为保卫家园而战斗。

《黄河大合唱》最著名的指挥者之一,指挥家严良说:

“《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的作品,在当时中国的革命战争和艺术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在我们演唱全部作品之前,《黄河大合唱》的很多段落已经在重庆地区以及更大的范围内广泛流传。那时因敌人常在城市轰炸,很多机关和工厂都搬到了乡下,我清楚地记得,在从城里回驻地的路上,经常会听见《黄河大合唱》的歌声。有时从山头上传来高亢的男高音:‘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有时田间会飘落着清亮女声:‘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甚至的宪兵操练时,都会整齐地唱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要知道,宪兵是专门抓共产党的,可他们唱的却是从延安传来的歌曲。可见《黄河大合唱》的流传之广和对人们影响之深。”

1935年延安首演的9月14日至16日,云南昆明举行募寒衣公演,由西南联大合唱团、“歌岗合唱团”等演出《黄河大合唱》。此次演出为国统区首演全曲《黄河大合唱》。

1935年12月15日,在重庆,由国际反侵略运动分会主持,重庆文化团体联合演出《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亲自担任诗朗诵。此时正是“皖南事变”前夕,演出场地内外均受到暗探的重重包围,但演出反应强烈,群众的爱国情绪高涨。

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乐谱带到美国。1941年纽约附近一所大学用英文演出了《黄河大合唱》,黄河的滚滚气势和中国人绝不屈服的黄河精神令大洋彼岸的听众为之震撼。

1942年春节,在缅甸曼德勒云南会馆,由光未然担任总领队的“缅甸华侨战工队”连续举行3天公演,演出《黄河大合唱》。随后在缅甸眉苗、西保、腊戊等主要城镇进行巡回宣传演出。为整个亚洲的反法西斯战争唱响了战斗的号角。

1946年1月4日,在重庆举办了冼星海逝世纪念音乐会,《黄河大合唱》由国立音乐院的学生演唱,由严良指挥,钢琴伴奏。当时全面内战已经展开,此前不久还在昆明枪杀了请愿的学生,形势严峻。那一次到场的听众有、郭沫若、沈钧儒、李公朴,还有王若飞、邓发、叶挺、博古等人,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也来了,他们的出席,镇住了在场的特务的气焰。演出非常成功,群情激昂的歌声响彻山城夜空。

和平年代:凝聚华人精神的力量。

在台北,在纽约,在新加坡,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够听到中国人的《黄河大合唱》。

1983年在加拿大演出《黄河大合唱》前,一位来自香港的青年说:

“我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唱《黄河大合唱》?我再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过去老被列强欺辱?就是因为我们不团结!我们从春秋战国就开始打仗,直到现在不能统一。我们这些人信仰不同,职业不同,来自不同的地方,我们所以在一起唱《黄河大合唱》,就是为了四个大字‘民族大义’!”

美国新泽西州华侨,辽宁大学历史系79级毕业生高雁说:

“如果不是有些什么特别的原因,我怎能在冬日的寒风中穿着薄丝袜礼服裙,拽着先生在纽约曼哈顿道疾走?有一场我期盼已久的音乐会就要在著名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这一天正好是中国的农历除夕。

我们还是迟到了。剧场管理员,和颜悦色地将我们挡在前厅里,说是音乐会已经开始,要等到15分钟一个组曲结束后才可入内。我和我先生跑了一路,气喘吁吁说不出话来,美国人的认真负责我们是早就习惯的了,我们就是说出天大的理由也不会管用。但是我们真是不甘心。为了这场音乐会,我两个月前就订了票。为了准时到达,下班后顾不上吃东西。但是现在却只能无奈地站在音乐厅的前厅里等候。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音乐厅内传来了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声音。我们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千里万里的思念不就是为了这一刻母亲的呼唤吗?紧接着,那铺天盖地的船工号子“划哟!划哟!划哟!划哟!”一声紧似一声地向我扑来。我们完全不能自已,竟忘情地跟着里面的节奏唱了起来。看到那个美国青年在旁边发愣,我们兴奋地告诉他,这是我们20年前的歌,这是我们青春时代的歌,我们共同的最爱就是这黄河大合唱!今天,黄河流到了美国,黄皮肤的中国人现在就要拥抱黄河!他大概是被我们这对聊发少年狂的中年人所感染,竟然为我们飞快地打开了门,啊!我们马上便落入了那奔腾呼啸着的黄河声浪之中!”

中国・北京

1995年6月14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万人演出《黄河大合唱》。

中国・香港

1982年香港市民抗议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侵华历史章节,香港6个合唱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黄河大合唱》。

中国・台北

1989年6月,在台北举办“抗战胜利纪念音乐会”,是台湾禁演《黄河大合唱》后的首次公演,轰动全岛。

加拿大・多伦多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玛希音乐厅由华人乐团再次演出《黄河大合唱》,许多华侨听众哭成了泪人,外国听众则惊叹中国的《黄河大合唱》胜过了天主教的弥撒。

美国・纽约

2001年4月14日,美国纽约的百老汇的林肯中心,“黄河之声”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上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激动万分的观众一下全都站起来,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跟着唱起来,最后演员们唱了三遍《保卫黄河》,音乐会才徐徐落下帷幕。

美国・旧金山

2002年,当年最早演唱《黄河大合唱》的演剧三队到旧金山演出,反响强烈。庆功宴上,外国乐队成员问指挥严良,“为什么你们一唱这个《黄河大合唱》,场上所有的华人都跟着一起唱?”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壶口

2005年6月15日,在山西省吉县,在九曲黄河最惊险的河段黄河壶口瀑布前,光未然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黄河渡口,举办“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活动,《黄河大合唱》为指定必唱曲目。

《黄河大合唱》

经典歌词

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

当心啊,别偷懒!

拼命啊,莫胆寒!

咳!划哟!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

团结一心冲上前!

―――《黄河船夫曲》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黄河颂》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

发出你的狂叫!

向着全世界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怒吼吧,黄河》

世界各地:打动不同民族的财富。

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都热爱《黄河大合唱》,它象征着英勇不屈,正义自由的黄河精神。

以报道中国,支持中国抗日战争闻名的著名犹太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说:

“这歌声好像一位神情紧张、声音沙哑的司令官,在发动攻击前夕,向充满决心的士兵发表最后一分钟的战斗演说。演唱者不单单是以歌唱的成功为乐,而且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其人民的潜在力量和觉醒。”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在庆祝会上,由宋庆龄提供乐谱,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用英语演唱《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

1957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用俄文演出《黄河大合唱》,中国指挥家李德伦指挥,严良任艺术指导。

1995年8月15日,美国“联合之星合唱团”访华,合唱团的美国人用中文演唱《黄河大合唱》。

2004年11月5 日,由印尼海燕合唱团的印尼原住民和印尼华人共同演唱《黄河大合唱》。

外国爱国合唱歌曲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那些激励人心的合唱歌曲唤醒民众,抚慰人心,点燃希望,把生命注入一个民族。

战斗之歌―――《马赛曲》

法国从1880年开始,在7月14日举行国庆游行时奏《马赛曲》。这首歌于1792年4月24日深夜创作于斯特拉斯堡。这首歌曲最初名叫《莱茵军战歌》。当时法国正同奥地利交战,《马赛曲》鼓舞了士兵。马赛的义勇军十分喜欢它,他们一开到首都就高唱这一歌曲。于是,巴黎人便称这首歌为《马赛赞歌》,后来又称之为《马赛曲》。

1879年2月14日,在莱昂・甘必大的主持下,国民公会选定《马赛曲》为法国国歌。1915年,法国总统普安卡雷下令将它的作者鲁日・德・李尔的骨灰移至巴黎荣誉军人院,并发表讲话说:“《马赛曲》是一个不愿意屈膝于外国的民众发出的复仇和愤怒的呐喊。”

集中营的歌声―――《达豪之歌》

《达豪之歌》是一首诞生在集中营里的歌曲。1938年5月,在慕尼黑附近的山城达豪,音乐家齐佩尔被关入了臭名昭著的达豪集中营。在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作家索耶弗写出了《达豪之歌》,齐佩尔为它谱了曲。

“充满了死亡,高压线在我们的天地周围绕上了一圈锁链……无情的天空降下了炎炎之火、刺骨的冰雪和大雨滂沱……生的欲望、我们的女人、我们的城镇离我们那么遥远朦胧……但是我们都懂得了达豪的训箴,变得坚硬如同磐石一般。达豪的兄弟,保持仁爱,达豪的兄弟,做个男子汉。”

这首歌曾穿越过无数高墙,传唱到了法国、荷兰、英国甚至墨西哥的集中营,它又经历了战后年代,以口头传唱的形式保存下来。在阴暗的岁月,音乐不仅使人忘掉痛苦,而且鼓舞了生的力量。

黄土地上的歌谣咏唱黄河的三种方式创作歌曲

“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

―――《黄河》词/杨度曲/沈心工

“……我漫步黄河岸边,浊浪滔天向我呼唤。祖先的历史象黄河万古奔流,载着多少辛酸,多少愤怒,多少苦难。黄河向我呼唤,怎能愧对祖先。我面对大海长天,用歌声向未来呼唤,中华的希望像太阳一定会升起……我们不负祖先继往开来,走向明天。我们就是黄河,我们就是泰山,我们就是黄河泰山。”

―――《我们是黄河泰山》

词/曹勇曲/士心

黄河的雄沉,黄河的慷慨,成为灵感的来源。许许多多音乐家们歌颂黄河,咏唱黄河。在许多歌曲中,黄河和长城、泰山、长江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每一首歌曲虽然创作意图,演唱风格不同,但是都无一例外的激发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黄河号子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黄河船夫号子

有澎湃的黄河,就有激昂的黄河号子。黄河两岸的船工,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上,漂泊在木船上。在与黄河风浪搏斗的生活实践中,诞生朴实却充满力量的声声号子,抒发了船工们喜怒哀乐、忧怨悲欢。

黄河船工从来是不行哑巴船的。船工们一投入工作,就开始唱“黄河叫号”,招呼大家准备行船。船在岸上检修后拖船下水时唱“威标号”,接着有“起锚号”、“搭篷号”、“扬蛮号”,因为船工们忌用“翻”音,“扬蛮号”就是“扬帆号”。黄河壶口是黄河最险恶的地段之一,曾有不少船只在这里葬身河底。所以船工们在这些河段里行船,必须有同舟共济之心,力挽狂澜之胆。这时候使用的号子几乎不用歌词,全用“嗨、嗨”的衬词组成,恶浪翻滚,号子声震天。《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就是根据渡河者横渡黄河的劳动号子写成。

山曲

“天下哟黄河九十九道弯,亲不过我这水来,爱不过我这山,厚不过这黄土,高不过这垣,美不过羊肚子毛巾三呀么三道道蓝。坡坡上那犁哟,河滩上那个纤,拽出那个口头千千万,热辣辣的个婆姨、火爆爆的汉,汗珠子那掉的土呀土冒烟……枣花花那个香哟,沙果果那个甜,圪梁梁上那个妹子呦,牵魂的线,土窑里有我祖祖辈辈的恩和怨,人走那个千里也要往回返……嗨咿哟,天下哟黄河九十九道弯,谁有我这水来,谁有我这山,几千年的日子风刮散,只有这山歌从来就没有断,从来没有断。”

―――山西河曲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山曲儿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内蒙古一带,在山西叫山曲儿,在内蒙古叫爬山调,在陕西就叫做信天游。山曲旋律起伏度较大,歌词表白直露,情感真挚而粗犷,全无半点忸怩作态。黄河沿岸山西河曲、保德一带,无论男女老幼,干啥唱啥,想啥唱啥,歌词信口而出。据说最好的歌手能“连唱三天三宿都不重”。

黄河魂・华夏情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

―――首届中国黄河壶口国际合唱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黄河壶口更是以其无比的气势闻名中外。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的《黄河大合唱》在此诞生。2005年6月10日至12日,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弘扬黄河文化和根祖文化,在山西省临汾市尧庙华门和黄河壶口瀑布举办“黄河魂・华夏情,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首届中国黄河壶口国际合唱节。

这次合唱节由新加坡华人李良义先生发起倡导,由山西省旅游局,临汾市人民政府主办,承办单位是临汾市外事旅游局、临汾市文化局、尧都区人民政府、吉县人民政府、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临汾分公司、新加坡华鼎旅游有限公司、澳大利亚五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以及旅游时代杂志社。合唱节旨在昭彰黄河文明,提升根祖文化,藉黄河之声,扬中华之威,以团结友谊进步,和平交流发展为主题。通过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倡导天下华人同源、同祖、同根、同思、同想、同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黄河大合唱》中的经典曲目《保卫黄河》被定为必唱曲目。

在这次合唱节活动中,不但进行精彩激烈的合唱比赛,还邀请著名歌唱家精彩演出,并穿插全国小梅花奖获奖演员的戏曲表演,翼城花鼓表演。合唱团员和各界朋友参观尧庙、大槐树、壶口、广胜寺、丁村等临汾市景点。闭幕式上还举行百人威风锣鼓表演,百人唢呐表演和千人黄河大合唱。

作为本次合唱节主要承办方的本刊杂志社负责活动策划、方案制定、对外宣传以及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等工作。这次合唱节邀请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瞿弦和,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筠英担任主持,并由中央歌剧舞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中国煤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宁峰等音乐界专家组成部级、专业化的合唱节评委团。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合唱团参与,是一场华人共聚一堂,同声歌唱的大型盛会。

这次参加首届中国黄河壶口国际合唱节的海外合唱团均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华人合唱团,具有多次参加国际性大赛的经验,代表了各地华人合唱的高水平。如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合唱团,曾多次受邀参加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在意大利和丹麦举办的世华声乐大赛,亚洲“21世纪国际合唱节”等。其首席指挥吴多才荣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颁发的“青年艺术家”称号。新加坡南方艺术研究会合唱团曾参加“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盛典”、“新山合唱节”、“国际华乐节”等。其指挥彭竹生师从著名指挥家李华德教授,曾任多次国际性合唱节的评委。马来西亚华人合唱团由当地3支合唱团组成,参与团员曾参加“新山合唱节”、“马来西亚全国合唱节”、“亚洲声乐大赛”等。其指挥彭徽崇现任柔佛音乐学院院长、曾荣获马来西亚表演艺术薪传奖之个人成功荣誉奖。这些高水准华人合唱团的参赛,保证了这次大赛的演出水准和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

“临汾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点众多,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山西省临汾市市委书记张茂才

对于临汾市的旅游发展,首先认识要再提高。加快发展旅游业,是临汾争先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临汾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点众多,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改革要再深化。加快发展临汾的旅游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用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来推进,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黄河文化和根祖文化是临汾的重要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突出这个特色。

再次,领导要再加强。加快旅游业发展,形势紧迫,任务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旅游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性和全局性问题,制定好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及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山西省临汾市市长王国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无论是外形还是内涵,只有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才会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可以说,没有文化特点就没有旅游业,抓旅游就是抓文化。因此,我们发展旅游业,必须始终坚持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大力挖掘每个景点的文化内涵,并广泛宣传促销,使临汾的旅游更富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同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应该成为临汾旅游业发展的主题。

在旅游业发展工作中,我们的工作思路是“突出一个主题,狠抓四个重点,确保五个到位”。突出一个主题,即充分利用临汾深厚的文化积淀、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和根祖文化优势,全力打造“黄河魂・中华根”旅游主题形象,形成临汾独特的旅游品牌。狠抓四个重点,包括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扩大旅游宣传营销。确保五个到位,要做到领导精力要到位,宣传发动要到位,管理服务要到位,措施落实要到位,部门配合要到位。

“凝聚天下华人同根、同祖之亲情,体现华夏儿女同思、同愿之心声。”

山西省临汾市副市长苗元礼

临汾市古为帝尧之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是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吉县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黄河壶口瀑布,号称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著名作家光未然据此谱写的千古名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华夏儿女的心声,唱出了炎黄子孙的斗志,唱出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唱出了响彻世界的最强音!为了弘扬灿烂的黄河文化和悠久的华夏文明,为了激扬海内外华人赤诚的爱国热忱,我们隆重举办了“黄河魂・华夏情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首届中国黄河壶口国际合唱节,凝聚天下华人同根、同祖之亲情,体现华夏儿女同思、同愿之心声。

临汾市委书记张茂才(前排右三)在襄汾县汾城古建群进行现场办公。

临汾市市长王国正在临汾尧庙根祖文化旅游月上与民同乐。

临汾市副市长苗元礼在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临汾旅游宣传周上。

上一篇:热情的支持,悉心的服务 下一篇:涠洲岛:玩转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