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哥”和他的“良心油条”

时间:2022-04-12 12:21:01

“油条哥”刘洪安,今年32岁,在河北省保定市卖早点。小时候家里穷,唯一的梦想就是能够走出大山。2008年,因为长期租住在阴暗潮湿的宿舍里,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每日遭受病痛的折磨,生活举步维艰。

2010年病好些后,他和爱人开始经营早餐生意,卖油条和豆腐脑,刚开始炸油条的时候他也曾经重复用油,虽然知道隔夜重炸的油不好,但不知道危害到底有多大。2010年春节,他从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健康之路》看到专家讲反复用油的害处和怎样健康安全用油,他如获至宝,炸东西剩下的油把最上面一层清的油瓢出来,利用余温炸成花椒油、辣椒油,黑油底扔掉,既不浪费还安全。春节后,他开始每天炸油条用新油,并在招牌上打出了“关注健康、做良心早点,安全用油、杜绝复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牌子。

刚开始这样做,他心里有些忐忑,担心成本增加会亏本,他每天倒掉三四斤油,每月损失四五百块钱,但是他坚持诚信经营,明码标价,别人卖4块钱一斤,他卖5块钱一斤,没想到的是虽然成本增加了,价格上涨了,来吃早餐的人却越来越多,多的时候有三四十人同时排队,有大爷骑两三公里自行车排队等一个多小时买油条,有大妈带着孙子每天都来买,有外国朋友吃完了还买两袋打包带走,还有好多人,慕名来买油条。

【素材积累与运用】

这些谁都可以做,就看他愿不愿意做,“油条哥”现在做的只是一件普通、正常的小事,那就是用良心经营,他认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能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只要你讲良心、讲诚信,顾客就能看得到,付出就能有回报,这就是他的从业准则。

夸一个“油条哥”之所以成为良心哥,不是说他把油条给发明创造了什么“高精尖”,而是说他不用这种过夜复炸的方式去炸油条,这是本,是底线。过去有很多人不断突破底线,现在我们就要重新建立底线。通过宣传树立楷模,可以让很多人不去想做坏事,但是仅有不想是不够的,如何制定规则和严格执行,让人不敢和不能做坏事,才是保证食品安全非常最重要的因素。

市场经济下,小到个体户大到著名的企业要想获得顾客的认可和青睐,既要有做“百年老店”的雄心,也要有从“一勺油”做起的耐心。

适用话题:良心 诚信 食品安全 付出与回报

上一篇:“最美司机”吴斌:用生命诠释职业素养 下一篇:有恐高症的狗和多打一份工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