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户籍制度改革

时间:2022-04-12 12:10:34

浅谈高考户籍制度改革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就与户籍制度形影相随,经历了探索与初创时期、停滞时期、恢复与重建时期以及改革深化与发展多样化时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以及按省录取,户籍与学籍就难以分开。时至今日,户籍制度却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

关键词:高考 户籍制度 改革

一、高考户籍制度的概念

高考户籍制度就是,高考报考只能在你户籍所在地(一般是户口本为准),不允许在非户籍地报名,考试成绩及录取参照当地政策。

二、高考户籍制度改革背景

1.数量急速增多的随迁子女被阻挡在体制外,对高考户籍制度有一定冲击

近年来,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撼动”学籍加户籍的高考管理制度。最近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已达2.6亿,其中跨市进城务工人员总量2.2亿。因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求学已成为亿万人的呼声。

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从这一年起,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解决方案开闸。2012年10月24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的专家在内的15名公民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该事件一经发生,立即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2.各地高考录取分数落差较大,引发更大范围的教育不公平

更重要的问题是,高考的户籍限制制造了明显的不公。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一直存在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落差很大的现象,有些省份之间相差甚至超过100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高校录取名额分配的严重不均衡,这也正是“高考移民”现象的根源。为了追求并达到公平,政府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并用合理的制度加以保障。有些方面的公平,实现的难度可能比较大,但至少要先在理论或制度上消除不公平。

至此,高考户籍制度改革被提上议程,更多的人希望教育部能够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教育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化。

三、高考制度改革的回顾以及高考户籍制度改革展望

1.高考制度改革的回顾

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仅仅停留在高考考试管理改革和高考内容改革。考试管理上从全国统一高考到部分省市独立命题,单独选拔。考试内容从大综合到文理分科。与户籍相关的改革还没有开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不同的考试特点和招生形式,分为四个阶段。

(1)1949年-1965年:探索与初创时期

(2)1966年~1976年:停滞时期

(3)1977年~1984年:恢复与重建时期

(4)1985年至今:改革深化与发展多样化时期

2.高考户籍制度改革展望

(1)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 加快研究高考改革方案。由教育、科技、经济、法律、管理等领域26名专家组成的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2012年7月19日成立。委员会将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有效解决教育考试方面的突出问题。而高考改革将是重中之重。

(2)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各地异地高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升学的办法。

规划提出,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权利。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升学的办法。

(3)在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和社会化考试的基础上“一年多考”。规划在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新举措。“十二五”规划提出“开展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改革,实行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种方式”。 “实际上,高考改革之难不在考试而在录取,规划对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多元录取’作了细化”,这一政策透露出的信息是侧重能力分类而非成绩分类。同时,规划进一步明确“有条件地区可对部分科目开展一年多次考试和社会化考试的试点”,并从本科层次扩大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层次。

(4)个别省市探路,京沪审慎行事,各地出台一地高考试点方案。目前,天津、福建、海南、河北、陕西、安徽等省市正在积极探索解决随迁子女异地中考升学问题,山东、福建等省相继出台异地高考试点方案。异地高考是涉及随迁子女“小升初”“初升高”及高考全流程在内的系统性改革。审慎行事的背后,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目前,北京常住人口已达1900多万,上海更是达到2300万人。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流入地,同时也是教育资源最发达的地区,京沪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政策,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5)“异地考、异地录”或将成现实。异地高考的制度设计是以户籍改革与发展为依托的,可能会要求进城务工人员满足一定条件。从长远看,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形成面向广大随迁子女的、更加多元化的社会流动渠道。

所有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他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因此高考制度完善也是如此,他也是一个需要几代人努力完善的一个事业。积极的促成改革,宽容的面对改革,我想改革带来的必将是公平正义之风!

参考文献:

[1]胡军华,杨世云,黄玉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下转12页)

(接下36页)

[2]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J]教育学原理,2011年

[3]王海龙.我国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创新研究[G]天津大学,2010年

[4]王博.教育公平视野下的“高考移民”现象浅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政策解读[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5]林武萍.基于我国高校实行多元录取机制的思考[G].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1期

作者简介:

宋冰,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上一篇:充分认识营养午餐工程民生学意义为祖国花朵创... 下一篇:高职语文德育渗透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