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祛痰活血法对促进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及干预血浆CRP\IL-6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4-11 05:45:06

通腑祛痰活血法对促进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及干预血浆CRP\IL-6的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分析通腑祛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通腑祛痰活血法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对10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浆CRP、IL-6干预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天、治疗后10天与同期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治疗组可使IL-6水平稳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结论:通腑祛痰活血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较单一运用西医治疗中风,肢体功能恢复快,疗效较满意,血浆CRP、IL-6较早下降,且IL-6可持续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脑功能。

关键词 通腑祛痰活血法 急性脑出血 CRP IL-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146

资料与方法

收治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8~79岁,平均57±719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9~78岁,平均56±418岁。所有患者均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血管疾病分类和诊断要点为标准[1]。同时排除肿瘤、急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11例为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同上),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45~78岁,平均68±9岁。两组性别、年龄、危险因子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纤颤;严重感染,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障碍者;用过抗血小板、抗凝及降纤溶栓药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基础治疗: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每6~12小时给药1次,持续3~5天;稳定血压,血压>200/110mmHg时,给口服卡托普利25mg,3次/日;预防或控制感染,选用青霉素360~480万U,静滴,2次/日;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液体量维持在1500~2000ml。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于入院第1天开始口服中药“星蒌承气汤”加减方(组方:全瓜蒌10g,胆南星12g,石菖蒲15g,芒硝6~10g,全虫吞服10g,丹参15g,郁金10g,枳实10g,水蛭10g吞服,牛膝10g,大黄3~6g)1天1剂,两次煎汁400ml,分2次服,可根据兼症(兼头晕者加钩藤、、珍珠母;如舌质转红而彻夜不眠者属痰热内蕴而阴液内耗,可加鲜生地、沙参、麦冬;兼气虚者可加入黄芪、党参、太子参;风邪重者加天麻、钩藤、牛膝)适当加减,并使大便控制在每日1~2次,便质软而不溏。同样治疗15天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标本采集: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ml,标本室温放置,凝固后2000转/分离心10分钟,留取上清液,冻存于-20℃冰箱待测。24小时内、3天后、7天后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为CRP、IL-6。

检测方法:IL-6和CRP浓度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公司,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其他指标测定:测定全部患者的血清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LDL-CHO)、空腹血糖(FBG)。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采用SPSS 12.10,统计软件包,组间数据显著性差异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

结 果

一般情况:研究各组患者的监测情况,见表1。

两组IL-6和CRP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各实验指标(CRP、IL-6)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后3天与治疗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照组治疗后3天各实验指标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10天与治疗前相比,P

上一篇: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 下一篇:三七皂苷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