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昌方言看社会民俗文化

时间:2022-04-11 02:48:03

从西昌方言看社会民俗文化

摘 要: 西昌方言与西昌民俗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征,都是体现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们情同手足、形影不离。本文立足于西昌方言,探析西昌方言折射出的社会民俗文化。

关键词: 西昌方言 社会民俗文化 生育 结婚 丧葬

方言与民俗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索绪尔所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外,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正是语言。”①几乎每一种民俗都伴有相应的方言词语,而每一个方言词语都可能从某种角度反映一定的民俗。可以这样认为:民俗像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一个地区的人们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喜好禁忌。而方言则像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时代习俗、风土人情。因此,研究民俗词语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民俗文化。本文立足西昌方言,探析西昌方言折射出的社会民俗文化。

西昌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居住着汉、彝、藏等二十多个民族的66万多人口。由于多民族杂居,语言之间互相影响,再加之西昌地区历史移民较多,因此西昌方言较复杂。西昌方言的复杂性折射出西昌民俗文化的复杂性。西昌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不仅具有豫、晋等中原地区汉族民俗文化的传统,而且蕴含苏、粤等江南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更具有彝、藏、回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将从人生社会习俗――生、婚、丧三个方面探析西昌方言词折射出的人生社会民俗文化。

一、与生育相关方言词反映的人生社会民俗

生,即生命的源起、诞生和成长。生命是宝贵的,古人早就感悟到这个道理,为了新生命降生和成长,在生养的实践经验和心灵的美好祈愿中逐步衍生出一套仪礼习俗文化。

送瓜:这是旧时西昌民间的一种求子习俗,至今在一些偏僻的农村中仍有此陋习。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百悌孝为先,无后为大”思想的影响,若是夫妻婚后久未生育,家里人就会为其“送瓜”。送瓜寓含两层意思:一是因瓜类多籽,送瓜即为送“籽”(子);二是“瓜”同婴儿啼哭声“呱”音相谐,故含有“求子”之义。送瓜习俗首先是在本村子嗣较多的家庭中挑选一位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作为“送瓜童子”,送瓜童子怀抱“南瓜”由人护送至接瓜人家门前。接瓜夫妻穿戴上新衣服在厅堂外迎接送瓜童子,并将其迎至家中,参拜家神和列祖列宗牌位,再由长者对着南瓜为其取以“瓜”字冠首的乳名,然后送瓜童子一边学婴儿啼叫,一边将瓜送至求子夫妻。送瓜的民间习俗表现了人们求子的迫切愿望。

打三朝:这是向亲朋好友公布添丁消息的一种习俗。小孩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女婿要到岳父岳母家向老丈人、老丈母娘报喜,并向其他亲朋好友公布添丁消息,民间俗称“打三朝”。亲朋好友将前来祝贺,馈赠礼物。主人家收礼后,将杀鸡、买肉设宴招待客人表示感谢,并焚香敬祖,让先祖保佑孩子长命百岁。

红蛋酒:小孩生下满月后,要办“满月酒”宴请亲朋好友。宴席上一定会有一盘红蛋。红蛋就是将鸡蛋煮熟后,用红色的纸将其染红,以暗喻吉祥如意。因此,当地人把吃满月酒称为“红蛋酒”。

刮鸡棍儿:产妇生完孩子后,每天都会熬鸡汤以补充营养,但产妇不吃鸡脚、鸡翅、鸡头、鸡脖子,扔了又可惜,于是就留给丈夫吃,这就是“刮鸡棍儿”。同时,产妇坐月子的时候,不能触碰冷水,所以洗尿布的事儿由丈夫做,当地人就有了“刮鸡棍儿,洗屎片儿”的说法。

二、与结婚相关的词所反映的人生社会民俗

婚,即生命的繁衍和发展。古往今来,被人们重视,因此,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婚俗。西昌诗人颜启芬就曾作诗《西昌竹枝词》:“婚嫁遥遥楼两乡,花开陌上好风光。东乡女子西乡妇,蚕豆黄时又别O。”真实地展现西昌地方的婚俗文化。

有婚头:即指合配者。就是将男女双方的八字相配,看有无“冲犯”,无冲犯的为“合配”者,俗称“有婚头”。具体做法各种各样,有的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纸上,把纸置放于神龛上,如三日内家中平安无事,即为“合配”;有的用两粒豆子放在一个盛水的杯子中,豆子发芽后,用筷子在杯中正反各搅动三圈,待豆子静止不动时观察其形状,如豆子的两片叶子相对,即为“合配”,合配的男女双方才可订婚。如果男女双方不合配,则认为难以白头偕老,婚事也多会告吹。因此,民间还编排有不合配属相的顺口溜:“金鸡怕玉犬,白马忌青牛,兔龙泪交汇,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猪猴不到头。”

看人户:这是随着包办婚姻的解体,自由恋爱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民俗。当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一段时间,感情发展得比较稳定时,将告知家中父母二人打算结婚。这时,女方的母亲便会邀约本家的亲友选个吉日到男方家,俗称“看人户”。如果女方家对男方个人和家庭都比较满意,女方家将答应男方的邀请,留在男方家吃饭,男方则以为女方添置衣物为由送给女方一些财物。如女方家对男方不满意,便会婉言谢绝男方家吃饭的邀请,迅即离去。

安床镇斗: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家请已婚妇女为新房“安床镇斗”。布置时,要说一些祝福新人的“四言八句”。如安床时说:“安床安床,夫妻永同床,先生儿子,再生姑娘,夫妻和美,龙凤呈祥,日子兴旺,儿孙满堂。”铺床单时说:“这床床单就是好,乖儿乖女铺上跑。”铺被时说:“这床被盖四个角,儿女将来坐一桌。”床铺好后,忌讳他人去坐,只允许童男在结婚当日去滚床,意为将来会生儿子。除了铺床外,按习俗新房内要安放一个装满米的大斗,斗口用红纸封上,并在上面放上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和一杆秤,房内点上七星灯,意为“吉星高照,丰衣足食”,以此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X火盆:结婚当天早上,新娘被迎至夫家时,夫家将在门口放上一只火盆,让新娘从火盆上跨过去,以此预示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搅糖茶:结婚当天晚上,亲朋好友去闹洞房,主人家将用红糖、茶叶、生姜、花椒等混合熬成“糖茶”宴请大家。亲朋好友借喝糖茶之名,找各种名目刁难新郎新娘,俗谓“三天无大小”,大家都可以搅,因此得名“搅糖茶”。

坐十:又称为“走破日子”。婚后的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到女方家,俗称“坐十”,意为把日子走破,以后女儿、女婿可以随时来岳父母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三色礼: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带上礼品回女方家,所带礼品为肉(寓“女婿半边儿,儿女心头肉”之意)、酒、点心三样,因此称为“三色礼”。如果是农村地区,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后,丈母娘将把新郎新娘带来的酒倒出,然后用酒瓶装上泔水,让新郎新娘带回男方家倒入猪槽,以此预示喂养牲畜能六畜兴旺。

三、与丧葬相关的词所反映的人生社会民俗

丧,即生命的终结。按中国古老传统观念,那是灵魂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为了使灵魂在新的世界安宁、如意,活着的人便要进行种种仪礼――丧葬和祭祀。

老衣:人死后穿的棉衣。民间认为人死后不能穿毛类、皮革类、化纤类衣物。如穿毛类、皮革类衣物,来生转世只能变为畜生,穿化纤类衣物则将被困地狱而永世不得超生。同时,老衣讲究穿单不穿双,当地人有在死之前多添老衣,以此添寿的习俗。

接气:老人临终时,子女要守候在旁边,直至“落气”,俗称“接气”。落气后,尽快拆去其睡床上所挂蚊帐(因蚊帐古亦称为“网丝城”,与亡人灵魂去处“枉死城”谐音,故要拆去蚊帐,避免亡人灵魂被困于枉死城中而不得超生)。同时,旧时农村常用稻草来铺床,故老人落气后,立即燃放鞭炮,然后将老人枕下的稻草烧尽,俗称“烧落气草”。

烤发财火:道士办灵、做道场至半夜两三点结束,这时天气较为寒冷,故丧主家将用豆青树、桃树、柳枝等树枝树叶燃烧取暖,帮忙的人都聚集在火堆旁烤火。当地人认为这火越烤越火,越火越旺,即能够发财,俗称“烤发财火”。

偷丧:即旧时“偷柩”之俗。《西昌县志》卷五礼俗志记载:“出丧,门外停之,曰偷柩。盖古之孝子,不忍别亲,攀辕留柩,亲族偷以出之遗俗也。”②现今略有不同。如今指出殡前,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趁着天未亮时偷偷将棺材抬到悬挂招幡的地方,俗称“偷丧”。按当地风俗,四外人有偷丧风俗,而土巴娃儿没有此风俗。

踩丧鸡:即出殡时捆绑在棺材上的大红公鸡。当地人认为“踩丧鸡”可以开路、预示福音。故如果棺材抬至坟山时,“踩丧鸡”突然打鸣,则认为其打鸣处为最佳的下葬点。丧主将不用之前选好的下葬地点,而是重新在其打鸣处挖墓坑下葬。当棺材下葬后,“踩丧鸡”将被带回。道士将鸡冠扭断,用鸡冠血涂抹在福字上贴于房间以此辟邪。然后道士又将“踩丧鸡”随手扔出房外,看鸡头的朝向。若鸡头指向丧主的房屋,则不吉利,表示丧主家还有人去世,即发生“重丧”事件。

祭羊:这是彝族丧葬的一种习俗。祭羊的选择颇为讲究。有的彝族老人在自己健在时便选好祭羊,饲养起来以备丧用。祭羊以头角长而弯曲,且盘绕三圈以上的老公绵阳为最好,忌讳用母羊和骟羊。老人断气前,家人便将祭羊牵至其面前,老人一断气,立即请人将羊捏死,以此预示老人亡魂带着财产离开人世。祭羊死后,取出羊的肝脏观察苦胆。如果苦胆胆汁充盈,色泽鲜亮,则为吉兆,预示丧家会平安无事,如果苦胆干瘪,色彩暗淡,则为凶兆,预示丧家可能还会发生灾祸。最后,将祭羊煮熟,取羊肚、羊肝、羊肾、羊肩胛骨及荞粑放置在木盘中用来祭奠亡人。

综上所述,西昌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方言,不仅是这一地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这一地区的文化载体,包含着极丰富的社会民俗文化信息。透过西昌方言词,可以折射出本地丰富的人生社会民俗文化。

注释: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11:43.

②杨肇基,主编.西昌县志(民国版)卷五.礼俗志,278页.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李俊.西昌民俗集成[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

[3]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4]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上一篇:高职院校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六个切入点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研究综述